這就要看具體是什麽問題了,關於題主的這三個問題:
你是什麽流派?
這個問題不僅可以回答,而且是必須回答的那種,因為來訪者有權利知道咨詢師的受訓背景和工作方法,而且工作方法都不知道,咨詢師和來訪者如何合作呢?不過咨詢師同時也需要關註,來訪者為什麽要問這個問題?對於各種流派過去有哪些認識?是擔心什麽,還是期待什麽?等等……
你為什麽從來不給我的表現下判決?
這個問題要看是在什麽時候提出的,也要看來訪者口中的「判決」到底是什麽意思。從心理咨詢的框架下,所謂的判決其實就是概念化,來訪者因為過去經歷了什麽,所以習慣性的用什麽方式理解關系和事件,所以今天有了什麽樣的表現,然後有了什麽樣的痛苦。
不過在精神科的框架下,判決似乎就是精神科診斷,抑郁雙相什麽的。這種東西咨詢師做不了,因為心理咨詢不是精神科診療,咨詢師沒有能力、器材、資質做出診斷。
如果在咨詢的早期,來訪者可能真不知道心理咨詢能做什麽,所以咨詢師要做心理健康教育,讓來訪者知道心理咨詢的功能和局限。
如果咨詢師已經做過了這方面的科普,來訪者依然不停的問,咨詢師就沒必要正面回答,而是可以和來訪者一起關註這個問題的意義是什麽?是不是非得下了判決自己心裏才踏實?是不是下了判決,才覺得咨詢是有價值的?必須給自己貼個標簽?還是必須得有一個強勢的角色定義自己。等等……
有時候我會害怕你,盡管你表現的十分溫柔,這是為什麽?
這個問題,咨詢師也不知道,所以屬於無法正面回答的問題。因為這是來訪者心裏的活動。但是,咨詢師可以做的是,憑借自己的專業技能,幫助來訪者搞清楚這是為什麽。
比如,來訪者的「害怕」和「溫柔」,看起來一個是理性的評估(你十分溫柔),另一個是主觀、直接的感性體驗(害怕),來訪者真實的感受是害怕,但似乎理智上找不到害怕的理由。
再比如,來訪者從沒有接觸過真正溫柔的人,總是有能力把別人變成一個攻擊者,而咨詢師就是不認同來訪者的投射。
等等……
確實想知道我在被使用什麽樣的療法、咨詢還會持續多久
用的什麽療法,原則上咨詢師已經介紹過了,或者咨詢師只介紹了療程,沒有把具體的名字說出來。
咨詢會持續多久,這誰也不知道,來訪者才是咨詢的主角,你的目標有沒有達到?你的痛苦感受有沒有降低?你對自己的心理活動是否有更清晰的理解和把握?你是不是更能夠用理智應對情緒沖動?如果咨詢已經進行了一兩個月,來訪者自己是有感受的,而且比咨詢師感受的還要清晰。
而咨詢師感受到的,是來訪者認知的變化、心理沖突的變化、隱喻的變化。但是,這些變化和來訪者是否滿意,是否認為自己完成咨詢目標並不直接相關。
這就好比說,你英語水平越來越高,但這不等同於你能談一個美國女朋友。
最後,來訪者在咨詢中的什麽感受都是正常的(精神障礙癥狀除外),因為咨詢的設定本身就是為了讓來訪者的癥狀呈現出來。
歡迎關註微信公眾號:心理小廚pl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