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為何鄭州能夠成為九大『國家中心城市』之一?

2020-06-08知識

中國有個地方,「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兩腳一踩就是秦磚漢瓦」這個地方就是 河南

河南歷史文化悠久,但奇特的是它的省會城市 鄭州 卻更像一個現代化城市。

20世紀80年代末,當時中國的商業開始與世界接軌,鄭州率先爆發了震動全國的商戰。

1989年,一句「中原之行哪裏去——鄭州亞細亞」的廣告詞,叫響全國。

亞細亞從價格、公關、服務到環境,全面挑戰鄭州的五大國營商場,不僅註定要載入中國商業史,而且也為全國的商業改革開啟了一個突破口。

當然,後來的亞細亞雖然式微,被財經作家吳曉波以失敗的商業案例錄入【大敗局】,但亞細亞並未徹底消亡,目前仍存活於二七商圈,它就像麥克阿瑟說的那樣,「老兵不死,只是逐漸雕零」。

目前,鄭州還有個新身份—— 「新一線城市」

既然是「新」,那就代表沒有廣州、杭州光鮮亮麗,也沒有南京、北京物華風流。

偏偏又是現代化城市,同省的二弟洛陽和三弟開封有話說了:我們都是中國乃至世界聞名的古都,你鄭州是啥時候蹦跶出來的?憑啥做省會呢?

其實,真要比年紀,鄭州一點都不小!

01

鄭州很古老

鄭州說自己「老」真不是吹牛!它是真的老!如果往前數,可以一直數到人類文明乍現的時代!早在5000多年前,軒轅黃帝就曾在鄭州建都。

雖然5000多年有點遠,那時候鞠婧祎還不是第一美女。

但這並不是瞎掰。

酈道元在【水經註】記載:或言縣故有熊氏之墟,黃帝之所都也。而且還有【廣輿記】記載:軒轅丘新鄭,黃帝生於此故名。

意思就是:軒轅皇帝不僅在鄭州建都,而且就出生在新鄭的軒轅丘!

再說點「近」的:

提起商朝這個偉大的青銅王朝,大家都會想到安陽殷墟,但其實商朝也曾在鄭州建都,時間上更早於安陽。

據【竹書紀年】等史料記載,為了躲避水災,商王起碼遷都五次,而鄭州在很長一段時間裏,就是商王朝的都城。

在今天鄭州的中心城區仍保留著7千米長的商代城墻遺址——商代亳都都城遺址公園。據專家考證,這便是當年商代都城——亳都的CBD!

而這段遺跡的重見天日,要感謝一個「不務正業」的人—— 韓維國

除了小學老師這份本職工作,老韓同誌還對瓶瓶罐罐特別感興趣,特別是鄭州二裏崗一帶工地發現的陶罐、瓦片。

他總感覺它們記錄著歲月的年輪,也正是他的這份堅持,後來經專家調查確認:這裏確實就是安陽殷墟之外的的又一處商代遺址。

這個鄭州老城區後來就被命名為:商代亳都都城遺址,也叫 「二裏崗文化」

如果覺得青銅王朝的歲月還是久遠,那周王朝時期的鄭國總有印象吧?

對了,周朝時期的鄭國,都城就在今天的鄭州新鄭!

後來,戰國七雄中的小弟——南韓,吞滅了鄭國,也把都城從陽翟遷到了新鄭。僅從鄭國到南韓這段時期,鄭州的建都史就長達500多年。

從軒轅黃帝到夏商周,即便是看遺跡,鄭州也有3700多歲的年紀了!

所以,比歷史積澱,鄭州一點也不弱於洛陽、開封、安陽。

越是古老的城市,古董、古跡就越多,據不完全統計,鄭州有各類文物古跡多達1400多處,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多達26處。

比如黃帝故裏 軒轅丘 、「天下第一名剎」 少林寺 、宋代四大書院之一的 嵩陽書院 中嶽廟 周公測景台 元代觀星台 等等。

正因為此,2004年,鄭州被考古學界列入「中國八大古都」,成為和西安、北京、南京、洛陽、開封等古都齊名的特殊存在。

02

火車拉出來的城市

但,「古都」的輝煌畢竟屬於過去,鄭州的輝煌屬於long long ago!

在後來很長一段時間,「鄭州」幾乎沒有一點存在感。

甚至直到19世紀末,在全中國數千個大中小城市中,鄭州既不出眾、也不拔尖,頂多算個中下等,平凡得像根草。

在這沈寂千年的歲月裏,鄭州這座「王氣盡失」的沒落古都,一直蟄伏等待、潛龍在淵,直到 鐵路和張之洞 的出現:

1889年12月,時任湖廣總督的張之洞給清廷上了一道折子,請求修建從盧溝橋至漢口的鐵路:「豫、鄂居天下之腹」,「東引淮吳,南通湘蜀」,這樣就可「經營全域」,既便於國防,又「內處腹地,不近海口,無引敵之慮」。

張之洞的這番慷慨陳詞,打動了清廷—— 盧漢鐵路 (或叫京漢鐵路,也就是京廣線的前身)被批復修建。

但要修建這條貫通南北的盧漢鐵路,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就是——黃河!

而開封段的黃河是著名的懸河,被稱為黃河的「豆腐腰」,如果選擇從開封建橋,不但投資大,而且建成後風險也非常大。

怎麽辦?

張之洞想到了鄭州的滎澤口黃河渡口,這裏「灘窄岸堅」,堪稱修建鐵路的絕佳地段。正是基於這個考慮,盧漢鐵路果斷放棄了「豆腐腰」開封,轉而向西拐彎選擇了鄭州!

而這,鋪就了古老商都20世紀的重興之路。

1906年,貫穿鄭州的京漢鐵路通車,從此,鄭州作為交通樞紐,商業日漸繁榮。

當時曾有評論:「汴省自鐵軌交達,風氣大開,商務、實業進步甚速。」「要想富、先修路」真是個顛撲不破的真理!

鐵路在鄭州大地呼嘯而過,作為省會的開封豈能被冷落?既然大動脈不過開封,開個鐵路支脈總可以吧?

圖片來源於地球知識局

必須可以!

1908年,作為京漢鐵路支線而修建鄭州至開封段鐵路,即汴鄭鐵路建成通車,路線全長約68公裏。這是一段原本作為補償而修建的鐵路,但卻不曾想——這成了鄭州徹底崛起的最後推手。

汴鄭線這條東西走向的鐵道建成之後,又開始了向東、向西擴充套件延伸,而可能誰也沒料到,隨著幾十年的不斷擴建,它最後竟然成了一條貫通中國東西的鐵路大幹線—— 隴海鐵路

京漢、隴海兩條鐵路線交匯,讓鄭州成了中國的「十字路口」,也讓鄭州得天獨厚的站在了時代的風口!正是這個優勢,1928年、1948年,鄭縣兩次改名為鄭州,1954年,河南省政府遷移到鄭州,鄭州正式完成了對古都洛陽和開封的逆襲!

圖片來源於地球知識局

不過,位處中原腹地的鄭州,「野心」卻並不至於「十字路口」,「十」字哪有「米」字好看!以鄭州為中心向周邊八個方向延伸,不但溝通東—西、南—北,而且連西北—東南、東北—西南方向也都在鄭州互相「勾搭」!而「勾搭」的城市越多,鄭州的朋友圈也就越大!

據說某市號稱「九省通衢」,鄭州默默記下,然後擡起頭說:不好意思,老夫站了C位,是九州通衢!

或許正是鐵路的開通,讓鄭州在80年代就有了亞細亞的繁榮。

而縱觀鄭州的發展歷程,這個城市的性格不僅和河南類似,甚至有點像中國:都有悠久歷史,現代化的時間都比較短,而且治下人口還不少,同樣在發展過程中有曲折。

亞細亞的式微就是一個例子。

或許,中原之所以是平原,其文化特征也正是「平」——平凡、平淡、平常。

中原文化像個巨大的調色盤,各種色彩都有,但又相互交融,其滋味平糊而底蘊深厚,若中原大地一般。因此說,無明顯特征的中庸也就是中原文化、鄭州性格乃至市民風氣的基本特征。

當我們還在對亞細亞評頭論足的時候,鄭州已經悄然成為了「新一線城市,」敢於試錯,同樣會默默努力。

今天,無論是走南闖北的商業精英還是在外讀書的學子,當你們在不同的地方穿梭時,或許會聽到一句「鄭州站到了。」

「也許你從沒有到過這裏,但可能明天就會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