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兩個字,聽起來很嚇人。本著除惡務盡的原則,很多癌癥患者在手術切除腫瘤後都要進行全身系統性的治療,以清除可能已經轉移到全身各處的癌細胞。
但有些癌癥,其實沒那麽危險。像甲狀腺癌,不少患者終身不會發病。而腎癌中也有一部份患者,其實並不需要全身性的治療。
近日,MD安德森癌癥中心的Chad Tang就證實,寡轉移性的腎癌患者可以不進行全身治療,在手術後僅接受放療就可以控制腫瘤[1]。參與試驗的30位患者中位無進展生存期22.7個月,與全身治療的歷史數據相近。
近些年來,腎癌的治療有了很大的發展,免疫治療靶向治療輪番上陣,晚期腎癌基本也能有11~24個月的無進展生存期[2,3]。但無論是免疫治療還是靶向治療,都屬於腫瘤治療中的全身治療,藥物作用於全身,能殺滅全身各處潛伏的癌細胞,但也會在全身造成副作用。這些臨床試驗中大約48%~82%的患者會出現3級以上的不良反應。
而腎癌這種病,其實 異質性很強 ,不同患者的病情會有很大差異:有的廣泛轉移,病情進展很快,但也有腎癌患者病情進展緩慢,腫瘤轉移也比較少[4]。這兩類患者,病情急緩不同,對治療的需求也會存在差異。
無論是靶向治療還是免疫治療,近期這些腎癌的治療進展都是針對那些進展快的患者。而 進展緩慢的患者,本身病情沒那麽危及,也需要進行免疫治療、靶向治療這樣的全身治療,忍受全身的副作用嗎?還是僅針對病變部位進行局部治療就可以了?
放療是一種有效的局部治療手段。Tang等人就嘗試在轉移部位不多於5個的寡轉移性腎癌患者上,僅透過放療控制病情。
研究一共招募了30位晚期寡轉移性腎透明細胞癌患者,他們在手術切除腫瘤後至少接受了1輪放療。這些患者中有21人沒有接受過任何全身性治療,另外9人接受過帕唑帕尼等藥物的全身治療,但因不良反應或疾病進展等原因終止了全身治療。
按照試驗規則,這些患者在手術後的定期隨訪中如果有限度的復發(3處以內新發或進展的病竈),可對復發部位進行局部放療,哪裏復發照哪裏。但如果病情進展超出限度,則讓患者進行全身治療,並視為局部治療失敗。
在中位隨訪17.5個月的研究中, 13位患者出現了病情進展,1年無進展生存率64%,中位無進展生存期達到了22.7個月。 數據截止時,所有患者均存活,但有6位患者局部治療失敗,開始了全身治療,還有1位患者主動改用了全身治療。
在治療過程中,6位患者出現了2級以上的不良反應,3位患者出現了3級以上的不良反應,包括照射部位附近的疼痛和肌無力,以及胰腺照射後的高血糖,都在保守治療後恢復。相比全身治療48%~82%左右的3級以上不良反應發生率,局部放療的安全性是很有優勢的。
論文作者Tang表示:「鑒於這些結果,我感到鼓舞的是, 寡轉移性腎細胞癌的連續放療有可能改變臨床實踐。 我們正在為患者提供另一種治療選擇,以 最大限度地減少對身體的毒性負擔,同時延長生存期並最大限度地提高他們的生活質素。 我們計劃繼續對疾病負擔稍重的患者研究這一策略,並分析這些患者的生物標誌物,以找出能從這一療法中獲益的患者。」
參考文獻:
[1]. Tang C, MsaouelP, Hara K, et al. Definitive radiotherapy in lieu of systemic therapy foroligometastatic renal cell carcinoma: a single-arm, single-centre, feasibility,phase 2 trial[J]. The Lancet Oncology, 2021.
[2]. Motzer R J,Tannir N M, McDermott D F, et al. Nivolumab plus ipilimumab versus sunitinib inadvanced renal-cell carcinoma[J].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8.
[3]. Motzer R J,Penkov K, Haanen J, et al. Avelumab plus axitinib versus sunitinib for advancedrenal-cell carcinoma[J].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9, 380(12):1103-1115.
[4]. Turajlic S, XuH, Litchfield K, et al. Tracking cancer evolution reveals constrained routes tometastases: TRACERx renal[J]. Cell, 2018, 173(3): 581-594. e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