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在史書中都有哪些有意思的春秋筆法的例子?

2015-06-09知識

本來【三國誌】是以曹魏為正統的,蜀漢和孫吳都屬於偽政權,但是陳壽對三國君主的評價卻有古怪:

武帝紀

對曹老板用了一堆誇獎的詞,乍一看是說他天縱巫師,但是用來類比君主的卻是申不害、商鞅、白起、韓信四個臣子,而且這四個人不是功高蓋主就是造反被殺。低情商「老板亂臣賊子」,高情商「太祖韓白再世!」

文帝紀

全是褒義詞,卻給人感覺曹丕除了寫文章要啥沒啥……同樣的評價我感覺放李後主、宋徽宗身上好像也不是不行……

教練說,該球員天賦異稟,會拍有意思的小影片。只要每節比賽少丟一個上籃,少丟一個三分,改掉用腦電波防守,用嘴搶籃板的壞習慣,把傳球練出來,他將成為下一個喬丹接班人……

先主傳

說劉備雖然能力不如曹老板,條件也差點,但是用人識人類比的是劉邦,又能百折不撓。又高度評價他和諸葛亮的關系,連劉備老換合夥人的事都洗白了。只有蜀漢這邊這個是在評價帝王,又沒陰陽怪氣。

後主傳

補上阿鬥的:沒大功也沒大過,最大的優點是能把球穩穩地傳給球隊老大,缺點是自己態度和表現的能力都很一般。一個好人和不過不失的皇帝,好不好看大臣牛不牛,但是國家在他的治理下,能穩定多年也是真的(對比下曹丕,「如果你能做到怎麽怎麽樣,就離古代賢主不遠了」)還吹了一下諸葛亮的重要性。

吳主傳

渣權被直呼其名,連個尊稱都沒。歷史樣版:勾踐,差不多的能力,差不多的性格,差不多的不思進取,還導致亡國。

對比劉禪,明顯那邊用詞溫和多了。

我雖然讀書少,但是總體看下來,感覺陳壽對三國君主的看法和【三國演義】是類似的,而且陳壽頂著政治正確也要尊劉貶曹,更看不上孫權。

還有開頭也是:

【史記 高祖本紀】
先主傳

劉備和劉邦的性格、以前說過的話都很像,家裏還有異象。曹魏這邊就曹丕那邊有,我估計是不講一個實在是說不過去了。

太祖本紀

和劉備一對比,這段只能感覺曹操以後可能能力很強,也沒有一般皇帝的異象,還說曹操他爹的身世是有疑點的。就沒見過這麽名不正言不順的太祖。

孫破虜討逆傳

這個「蓋」字是精華

吳主傳

兩段加起來和曹老板很像,都是身世有疑問,後面有貴人賞識。劉備和劉邦一個格式,曹老板和孫吳一個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