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如何有效克服選擇困難癥?

2014-04-14知識

引入


對於一名重度選擇困難癥患者而言, 每天都要面臨許多「艱難」選擇。


在琳瑯滿目的貨架前轉了無數圈但最終還是空手而歸;每天早上在衣櫃面前站的時間越來越長;中午吃飯在「吃什麽」的問題上越來越糾結……


著名心理學家 Sheena Iyengar 說道:一個成人平均每天至少要做70個選擇。 而對於糾結的人而言,每做一次選擇,就會有大量的腦細胞和多巴胺陣亡。


這些「糾結星球」的人們每次面對選擇會感到特別困難,猶豫不決,他們在選擇面前寧願逃避。


關於選擇困難,網上流傳著一個梗,哪有什麽選擇困難,還不是因為你又貪又窮?但是真的是這樣嗎?哪些深受選擇困擾的人,做選擇的機制是什麽?

為什麽會選擇困難?

1、 無法融合內心的矛盾訴求


矛盾感指的是人往往有多種訴求,但是這些欲求又是相互對立、無法同時滿足的。通俗一點講,就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看似有好幾個選項,然而每個選項都不是最優解。不管選哪個,都不能滿足全部需要,總是差那麽點意思
這種沖突、矛盾感往往來源於兩個方面:


一是「客觀矛盾」 ,比如當你很喜歡一雙鞋子,但是卻又覺得很貴,鞋子很貴這樣的一種客觀的外在條件,讓你的選擇變得猶豫不定。

二是「主觀矛盾」 ,即自身內在產生的對事物兩面性的權衡。你會不斷地權衡所有的選項,並陷入到無盡的糾結之中。你的腦海中就會出現兩個持不同觀點的小人打架。

2、窮盡所有選擇之後的疲憊

吃飯的時候想要挑一部電視劇看,飯都吃完了還沒決定追哪部劇

淘寶上一個小卡包也要翻遍所有的類別,然後再慢慢分析每一個的好壞

租房子的時候總覺得還會有更好的,結果挑了一圈,挑煩了,隨便選了一個,結果還是不滿意


如果以上是你做選擇時的常態,那麽你的選擇困難癥可能來自於「害怕有更好選擇症候群」(Fear of Better Options),個人會因為害怕錯過最佳的選擇,凡事都想窮盡所有可能的方案再做決定,卻同時給自己帶來了心理負累。


華盛頓大學的研究者 Iyengar 和 Lepper 把這種現象叫做「最大化」(Maximization),他們發現,當選擇更少的時候,人們做出決定後更容易對結果感到滿足,而沒完沒了想要找到最優解則會導致優柔寡斷、沮喪、壓力、後悔以及不開心。


現有的選擇不能夠讓人滿意,於是我們便去尋找更優的選擇,但更多的選擇並沒有緩解我們做選擇時的焦慮,反而陷入了 「沒有終點的無限輪回」。


鋪天蓋地的廣告也同時加劇了這種輪回。有數據說,美國人平均每天要看3000條廣告。也就是說除了睡覺的時間,每小時要看200條廣告,每分鐘要看3條以上!在這樣海量資訊的包圍中,可想而知,盡快作出選擇簡直就是不可能的任務。


3、人性對「失去」的討厭


盡管許多人都會在選擇之後告訴自己自己的選擇就是最好的,但總免不了一點悵然若失的心虛。甚至當選擇越多的時候,我們越容易對自己所做出的選項感到後悔。


選擇之所以困難,是因為背後始終承載著對其他未被選擇的選項的遺憾。在感情之中,「白月光」和「朱砂痣」就是一個最常見的例證。


任何選擇都是取舍,選擇這個必然要舍棄另外一個。而當選擇越多時,不論最終選擇了什麽,你都清楚地意識到自己放棄了一些東西, 內心感到不舍甚至是痛苦,而這樣的消極情緒也讓我們所選的那個「最佳選項」的魅力值下降。

再比如,有些人糾結要不要換工作。換工作意味著放棄之前的公司中的既有人脈和資源,要承受沈沒成本,而新的工作是否有更大的上升空間也未可知。


收獲能否抵消失去?能不能適應新的工作環境?這些都是令人頭疼的問題,在未知中選擇未知,還要付出相應的代價,就不難理解為什麽做出選擇會那麽痛苦了。

如何擺脫選擇困難癥?


【愛情公寓】中的曾小賢有句經典語錄:

「當面對兩個選擇時,拋硬幣,總能奏效。並不是因為它總能給出對的答案,而是在你把它拋在空中的那一秒裏,你突然就知道,你希望的結果是什麽了。」


但是,這樣的方法真的有用嗎?我們之所以糾結本質上不還是因為我們不知道想要的是哪個嗎?


有網友經常笑稱到「遇事不決,量子力學」,聽起來「不明覺厲」,但是選擇困難真的到了「無藥可救」的地步了嗎?在【選擇的悖論】一書中,施瓦茨教授給出了明智選擇的幾個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擺脫選擇困難癥。


1、瑣事上形成習慣,把精力集中在最重要的選擇上。


在現代「選擇過載」的環境下,很少有人能擺脫眾多選擇的誘惑,畢竟在眾多的選項中選擇能夠讓我們感到自由,自主,幸福感也油然而生,這也是很多人認為有錢人更幸福的原因,他們能夠在更豐富的物質世界中不受財務狀況的制約,更自由地做出選擇。


沒有選擇會造成人們的無力感,而選擇過多也會降低人們的幸福感,所以我們在選擇的時候要學會抓大放小,放棄一些選擇,用行為慣性去替代選擇,只關註那些對生活而言最重要的選擇。


在瑣事的決策中,習慣的培養可以減少選擇的範圍,對抗多余選擇的幹擾。


比如知名up主「老師好我叫何同學」 在影片中就曾經說過自己一年之中點了217次麥當勞,有6條一模一樣的褲子。


習慣的養成能夠幫助我們在日常的生活中減少不確定性,從而減少我們在各種選擇中消耗能量, 避免在瑣事上付出過多的時間和精力成本


例如,許多科技大佬的在服飾的選擇上就奉行著一種「極簡主義」的時尚哲學。Facebook的創辦人馬克艾略特朱克伯格的標配就是黑色休閑外套/灰色T恤+配著牛仔褲。萬年不變的黑色線衫、藍色牛仔褲、新百倫運動鞋也成為喬布斯的經典搭配。


2、做不可逆的選擇,並告訴自己不後悔


很多優柔寡斷的人在決策後,往往會陷入到懊悔的情緒中。:如果當初我買的是另一個樓盤,現在會獲得更多的升值、如果當年高考時我再多考5分,就會被更好的大學錄取……就像武林外傳裏的佟湘玉,永遠在糾結、後悔自己為什麽要「嫁過來」。


而當一個選擇不可逆的時候,我們會調整自己的心理預期,提升自我的適應能力和滿足感,以維護自己決策的正確性。
例如,人生的重大選擇就是婚姻,而婚姻的反悔成本很高,所以促使人們在婚姻中遇到困難時,努力調整、經營,找到當前選項的價值、意義。


當一個選擇很難反悔時,那麽人們會更多的調整自己內心的秩序,努力接受現狀,也就避免了搖擺不定、患得患失的消極負面情緒的產生。換句話說,就是盡量適應我們的選擇,而不是將自己置於更多的選擇之中。


這其實是構建了一個虛構的場景,使得後悔更加痛苦,嚴重者甚至陷入其間不能自拔。為了減少後悔,我們可以采用這樣的辦法。采用「足夠好」的標準,不要執著於找到最好的選擇。多想想所作決定的優點,不要糾結於不好的方面。


3、列出決策清單,分析每個選擇的利弊


有時候我們沒法準確做出判斷,是因為我們對選項的利弊並不清楚。這個時候我們可以以嘗試對問題進行分解,把影響你決策的因素拆分出來,然後,再根據這些因素去獲取相應的資訊,進而做出判斷。


例如,當你在offer之間糾結,那麽你可以考慮一下決定你選擇一份工作的因素有哪些?薪酬收入、福利待遇(吃住五險一金)、個人成長、公司環境、人際和諧、離家近、人身安全、獨立自主……


這些因素就是下表中的思考維度,繼而判斷該因素的重要程度、滿意度,最後計算一下每一項的加權分:滿意度*重要程度,最後將思考維度的加權分相加,就可以看出你更傾向於哪個答案。

結語


做出選擇的確很難,但是我們還是希望能夠把握選擇的主動權,避免陷入無可選擇的無力感中。


研究表明,選擇其實是能夠給人帶來幸福感的。只是過多、過於糾結的選擇讓這些選項都變成了「甜蜜的負擔」,一味的求優求全只會讓選擇變得更加困難,適當舍棄,少即是多才能讓選擇之幸變成確幸。


當我們開始丟棄生活中那不重要的90%,剩下的10%會讓我們收獲更多。


就像亦舒在【花解語】中所說:「無論什麽都有代價,一個人,只在彼時彼地做對他最好的選擇,或對或錯,毋需對任何人剖白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