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 @桔了個仔 。
「目標變大」是否是不利因素這一點,
對捕食者和被捕食者來說是完全不同的。
因為「捕食者」的目標是接近獵物,而「被捕食者」的目標是遠離「捕食者」,避免自己成為獵物,最好能一輩子都不跟「捕食者」碰頭。
因此,從組成群體會導致目標變大這一點來說,反而對「捕食者」才是不利的,在接近獵物的過程中更容易暴露 [1] [2] ,導致獵物及時逃跑;而對「被捕食者」來說,其實結成群體,在某種程度上,反而會使目標變「小」,這一點我在下面這個回答中已做了詳細的闡述:
接下來我們就來說說動物成群還會帶來哪些好處。
(一)集體捕獵
透過集體協作捕獵,例如,非洲獅可以捕食與自身體型接近甚至比自己體型大很多倍的獵物 [1] [3] ,而像獨居的貓,就只能去捉比較小很多倍的老鼠、爬行類等 [4] 。
小群體的野狗只能捕獵斑馬等動物的幼仔,而大群體的野狗就能捕獵成年斑馬,由此可見形成了一定群體規模的捕獵者,它們的食譜範圍也變大了,也就有了更多的捕獵機會和選擇 [4] 。
但同時如上所說,這種方式也有其弊端,那就是在接近獵物的過程中更容易暴露自身。
(二)防止雄獅殺嬰
獅群中有很多不同的群體協作方式,例如互相幫助養育幼師 [5] 。
當獅群中的雄獅聯盟被取代時,入侵的雄獅往往會捕殺獅群中原來的幼獅,這時雌獅們就可能聯合起來抵抗入侵的雄獅,保護幼獅們 [5] 。
(三)合作養育後代
除了上文提到的雌獅合作養育後代的案例,非洲象也有共同養育後代的社會行為,非洲象的社群通常由具有親緣關系的雌象和其後代組成,不止是幼象的生母會給它哺乳,其他正在哺乳期的母象也會協作給幼象哺乳,並且成年象們還會透過組成方陣,將幼象保護在象群中間 [1] 。
在抹香鯨中也存在協作育幼的行為,當群體中的母鯨在深海覓食時,群體中的其他雌性則會幫助照看幼鯨 [6] 。
(四)有助於群體成員的學習
動物的 模仿 (imitation)行為,通常屬於 學習方式 的一種 [7] [8] 。
動物透過「 觀察 」其他個體的行為 [9] ,可以掌握新的技能或改善原有技能,這種學習方式就被稱為「模仿學習」 [7] [8] ;相比於獨居動物,在社會性動物中更容易出現模仿學習,因此又稱之為「社會性學習(social learning)」 [7] [8] (動物模仿學習的物件通常是同類動物,但也有非人類動物模仿人類行為的情況存在)。
舉兩個栗子:
[7] 獼猴透過觀察其他猴對蛇所表現出的畏懼,可以學會害怕蛇和躲避蛇。這樣群體中的個體就可以從其他個體那學習到各種生存技巧,群體成員的聯系越緊密,越多,相處時間越長,就越利於近距離的觀察與長時間的學習,提高整體的生存能力 [4] 。
(五)在反捕食方面的作用
(1)聚「多」成「少」
——群體更不容易被發現?
捕食者要想找到一個動物群體,
要比找到一個動物個體更難 [11] [12] [4] 。
這聽起來似乎有點違背直覺,動物如果成群結隊,那不是應該目標更大,更容易被發現才對嗎?
若是在相對較近的情況下,確實如此,動物群體目標更大、更顯眼,也就更容易引起捕食者的註意;但如果放到足夠大的空間尺度下,事情就起了變化。
在具有一定規模的空間內,如果將動物群體視作一個整體、視作環境中的一個單元,那麽動物群的數量必然是要少於動物個體的數量的,於是這就變成了一個概率問題。
請看下面兩張圖:
(為了便於觀看,我把圖中動物的尺度放大了,所以就顯得場地很小,還請知友們發揮想象力,想象圖中是一個比較大的空間~)
那麽如上面兩張圖所示,圖中以「羊」的形象代表「被捕食者」(獵物),以「狼」的形象代表「捕食者」。
我們粗略地將整個空間劃分為4個區域,在「圖一」中,如果每只「羊」都分散開來、單獨行動,那麽「狼」無論搜尋①~④中的哪一塊區域,都可以成功地找到一只「羊」,也就意味著必定有一只「羊」會被「狼」所發現。
而在「圖二」中,由於「羊」組成了一個獸群,如果「羊群」隨機地分布在①~④中的某一塊區域,那麽「狼」就相對更不容易順利地找到「羊群」。
當然,這只是一個極簡化的模型,實際情況要復雜得多,但可以看出,如果把「羊群」和「羊」視作大尺度環境下同等的單元時,由於「羊群」的數量要遠遠少於「羊」,因此被「狼」(捕食者)所發現的概率也就相對降低了。
(2)「多眼」假說
——及時發現捕食者
由於大多數哺乳動物是透過逃跑來獲得安全的,而非透過躲藏。因此,越早發現捕食者的接近,就越有利於及時采取逃跑行動,也就越能夠脫離危險 [12] [4] 。
在一定數量範圍內,群體越大就越有利於發現捕食者。
例如 長尾黃鼠 [13] [14] ( Spermophilus undulatus )在單獨生活時,其捕食者 紅狐 ,能暗中潛入長尾黃鼠身旁3米的範圍內,並將其捕食;但在長尾黃鼠組成群體生活時,當300開外出現捕食者,它們就會發出預警訊號,且根據不同情況,還會增強訊號的大小和持續時長 [15] [16] 。
像上面這種,「 群體可能比單獨個體更容易發現捕食者 」的現象,
就被稱之為「 多眼假說 」(the "many eyes" hypothesis) [17] [18] [3] 。
在許多嚙齒類的行為學相關研究中,都發現了這一現象:如 灌叢八齒鼠 ( Octodon degus )隨著族群密度提高,就越能更早地發現人類捕食者;再如 黑尾草原犬鼠 ( Cynomys ludovicianus )和 白尾草原犬鼠 ( Cynomys leucurus ),在族群密度更大時,它們往往也能越早發現捕食者 [19] 。
在鳥類中, 斑尾林鴿 ( Columba palumbus )的群體越大,就越能在更遠的距離外發現捕食者 [11] [4] 。
但這種效應也是有限度的,如果群體過大,反而容易增加「弱小動物」被捕食的可能性 [4] ;原因之一是:隨著群體增大,個體的警惕性會降低 [20] [21] 。
(3)自私獸群
——聚集的「向心力」
面對獅群,一只牛群中的牛,雖然似乎並不對同伴存有什麽友情或興趣,但哪怕只與同伴分離一小會,都可能令它難以忍受,會想盡辦法回到牛群之中,同時它還會努力向著群體的最中心鉆去,也許這樣能令它感到心安,就仿佛在那群體的中心,有一股重力,驅使著它做「向心運動」 [15] 。
上面的這種現象,就被發展成為
「 自私獸群假說 」(selfish-herd theory) [22] [19] 。
由於處在棲息地外圍的動物個體,往往更容易被捕食,因此,有些動物就傾向於移動到中心位置,在這種行為傾向的驅使下,動物就形成了集群 [11] [19] 。
(4)反獵者聯盟
——群體聯合防禦
如果「弱小動物」的體型相比捕食者並不小太多,又或者有些動物具有獨特的「武器」,例如蜜蜂的刺和牛的角,那麽這時「弱小動物」們組成群體、進行聯合防禦,往往就能成功擊退捕食者 [4] [23] 。
這其中,最具「聯合防禦」畫面感的動物行為之一,
當屬「 麝香牛 」( Ovibos moschatus )和它們的「環形防線」。
當面對狼群的迂回包圍時,麝香牛會組成環形防線,集體圍在一起以頭對外、角向狼群,形成一個防禦圓陣 [15] [24] [25] (如下圖所示):
麝香牛這種獨特的聯合防禦行為,似乎是專門為了擊退狼群而產生的,如果人比較靠近麝香牛群,它們會拆散防禦圓陣而逃跑, 非洲大羚羊 和 亞洲水牛 也有相類似的聯合防禦行為 [15] 。
當蜜蜂用蜂刺攻擊來犯者時,蜂刺中會釋放一種化學訊號,這種化學訊號會引來其他蜜蜂立刻趕來加入戰團 [26] ,這也是一種典型的聯合防禦行為。
蛇是狐獴的捕食者,單只的狐獴一般不會與蛇開戰,但狐獴組成群體往往就能成功擊退大蛇 [27] 。
(5)稀釋效應
——蟬如何用「數學知識」提高存活率
對被捕食者來說,群體越大,則每只動物個體被捕食的概率就越低,這被稱為「 稀釋效應 」(the dilution effect) [11] [19] 。
在稀釋效應的案例中,十三年蟬和十七年蟬的生活史最為有趣。
這兩種蟬在演化過程中,透過時間和空間上的同步化,使得在特定的時空之下,其群體極其龐大(尤其是在時間層面上的分布非常集中),產生了極大的稀釋效應 [4] ;
即:幼蟲在地下生活13年或17年後,才破土羽化而出,當上千萬只蟬同時破土之時,就能有效減少每只蟬個體被捕食的概率。
那為什麽偏偏是13年或17年呢?
若你是專食這類蟬的捕食者,面對如此長的捕食間隔,你要麽轉變食性、改吃他物,要麽也進行同樣時長的休眠,以匹配上獵物的休眠周期,於是這就變成了一場時間上的「競賽」,最後是十三年蟬和十七年蟬贏得了勝利 [4] 。
雖然13年或17年,已經是兩個相當長的時間了,但為什麽不是12年或者16年、18年呢?
科學家認為,這是因為13和17都是質數,13和17,都只能被自身和1所除,反之如果是12年,那麽捕食者就可以透過一個持續3年或4年的生活史周期,來與蟬達到同步,於是,在自然選擇的作用下,13和17這兩個質數脫穎而出,造就了奇特的十三年蟬和十七年蟬 [4] 。
(6)混淆效應
——群體的「反復橫跳」
捕食者在面對獵物群體時,常常會被「迷惑」 [4] 。
例如,當一只金魚要對一個密集的水蚤群下手時,金魚的註意力會不斷被一只又一只的水蚤所吸引、目光不斷從一只水蚤的身上轉移到另一只的身上,直到金魚成功捕食到本次狩獵行動的第一只水蚤,像這樣的現象,就被稱之為「 混淆效應 」(confusion effect) [28] 。
通常, 黑斑羚 ( Aepyceros melampus )如果察覺到危險,一群黑斑羚就會開始突然朝向不同的方位、突擊式地奔跑,這種既突然又混亂的行為,常常使黑斑羚的捕食者感到「迷茫」、「猶豫不前」,於是就錯過了下手的最佳時機 [4] 。
參考
- ^ a b c 哺乳動物學(原書第六版)/[美]T. A. 佛漢(Terry A. Vaughan),J. M. 瑞安(James M. Ryan),N. J. 恰普萊夫斯基(Nicholas J. Czaplewski)編;劉誌霄 譯著.—北京:科學出版社,2017.6〔Mammalogy(Sixth Edition)〕
- ^ 現代生態學(第二版)/戈峰 主編.—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
- ^ a b 動物行為原理與物種保護方法/蔣誌剛 主編.—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8
- ^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行為生態學(第二版)/尚玉昌 編著.—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8.10
- ^ a b 認識生態(第6版)/[美]小曼努埃爾·C. 莫裏斯(Manuel C. Molles Jr.)著;張振鈞 譯.—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9.7〔Ecology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Sixth Edition)〕
- ^ 海洋哺乳動物(第三版)/[美]安娜麗薩·貝爾塔 著
- ^ a b c d 尚玉昌. 動物的模仿和玩耍學習行為[J]. 生物學通報, 2005, 40(11):14-15.
- ^ a b c 動物行為學/尚玉昌 編著.—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7
- ^ 比較心理學辭典/任仁眉 主編.—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3
- ^ 家畜行為與福利(第4版)/[英]布魯姆(D. M. Broom),[加]弗雷澤(A. F. Fraser)編著;魏榮,葛林,李衛華,顧憲紅 主譯.—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5.11〔Domestic Animal Behaviour and Welfare(4th ed)〕
- ^ a b c d 動物生態學原理(第三版)/孫儒泳 編著.—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9
- ^ a b 野生動物行為學/張明海,劉丙萬,高中信 編著.—哈爾濱:東北林業大學出版社,2009.5
- ^ 嚙齒動物學(第2版)/鄭智民,姜誌寬,陳安國 主編.—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2
- ^ 嚙齒動物生物學/施大釗,王登,高靈旺 編著.—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08.12
- ^ a b c d 社會生物學:新的綜合/[美]愛德華·O. 韋遜(Edward O. Wilson)著;毛盛賢,孫港波,劉曉君,劉耳 譯.—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8.5〔Sociobiology:The New Synthesis(Twenty-fifth Anniversary Edition)〕
- ^ Ernest A. Carl. Population Control in Arctic Ground Squirrels[J]. Ecology, 1971, 52(3): 395-413.
- ^ Judith Goodenough, Betty McGuire, Elizabeth Jakob. Perspectives on Animal Behavior Third Edition[M]. John Wiley & Sons, 2010.
- ^ STEVEN L. LIMA. Back to the basics of anti-predatory vigilance: the group-size effect[J]. Animal Behaviour, 1995, 49(1): 11-20.
- ^ a b c d 衛萬榮, 麻安衛, 何凱, 張衛國. 嚙齒類動物群居起源研究假說[J]. 草業學報, 2016, 25(4):212-221.
- ^ GILBERT ROBERTS. Why individual vigilance declines as group size increases[J]. Animal behaviour, 1996, 51(5): 1077-1086.
- ^ L. J. Keeling, H. W. Gonyou. Social Behaviour in Farm Animals[M]. CABI, 2001.
- ^ Andrew J. King, Alan M. Wilson, Simon D. Wilshin, John Lowe, Hamed Haddadi, Stephen Hailes, A. Jennifer Morton. Selfish-herd behaviour of sheep under threat[J]. Current Biology, 2012, 22(14): R561-R562.
- ^ 動物行為學(第二版)/尚玉昌 編著.—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9
- ^ Peter C. Lent. Ovibos moschatus[J]. Mammalian Species, 1988 (302): 1-9.
- ^ 套用動物行為學/李世安 著.—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5.4
- ^ 昆蟲的社會/[美]愛德華·O. 韋遜(Edward O. Wilson)著;王一民,王子春,馮波,李智,豆威,吳婧,張楠,彭水香,程偉霞 譯;黃同陵 譯校.—重慶:重慶出版社,2007.1(The Insect Societies)
- ^ 動物的群居生活/[美]東尼·奧爾曼(Toney Allman)著;李哲,張海會 譯.—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1.1(Animal Behavior:Animal Life in Groups)
- ^ 動物的社會行為/[英]尼可拉斯·廷伯根(Nikolass Tinbergen)著;劉小濤 譯.—北京:華夏出版社有限公司,2021.1(Social Behaviour in Anim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