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聽為實,就像我們探店嘗美食一個道理,但就看一個圖或一個影片就能判定一道美食好不好吃實在會出現出現很大偏差。而在HiFi領域有很多東西都沒辦法盡可能的透過理論來說明,也就導致了有很多玄學。
不過好在我們都一直倡導耳聽為實,親身嘗試,畢竟一耳朵就能分辨出來的差距,何必非要認為是心理暗示?
最近經常看到有燒友詢問如何推好AKG的大手辦K701,也有不少老燒紛紛發言,而言論歸納下來基本也就兩點:
1、K701直推就算了
2、K701很難推
3、K701需要大電流
第一點我們可能還能理解,畢竟作為一款全尺寸大耳機,單元尺寸在那,阻抗與靈敏度也在那。但很多人還是不明白,作為一款低阻的耳機為什麽就難推,你說上放我明白,大不了找一個大的輸出功率的耳放就是了,但是需要大電流?
我相信很多人看到K701需要大電流肯定明白,意思就是讓你去找一款大電流的耳放就是了。但是各位看官有沒有沒法,無論是在網店上還是不管什麽品牌的介紹上,你在檢視耳放的的參數上,基本都是輸出功率、THD+N、SNR或者分離度這些,而老燒說的大電流這個參數從來也沒有出現過?
不信?要不您去去瞅瞅?反正我是沒看到過。那這到底是廠家漏標了還是什麽原因,留待我們下次邀請一個廠家來說說。這裏咱們就先說說這個大電流是個怎麽回事。
不管你是大電流還是大功率,基本都是圍繞耳機放大器或播放器(以下簡稱【耳放】)來說的,而這又是耳機發燒友們津津樂道的配件。你要說沒個耳放能不能聽,起碼手機跟電腦、隨身聽什麽的行。但你要說沒個播放器,那就真的要開腦放才能響了。
所以要讓耳機發聲那自然就跳脫不了輸出功率了。那說到輸出功率,討論的焦點自然是離不播放器或者耳放的推力大小。不過,這幾個數值是如何計算的,並不是每個朋友都了解。因此,本文的目的就是簡單介紹耳機/耳放的功率是如何計算的,希望能給各位提供另一個視點來看待這事。
不過在進入正題之前,還請大家回顧一下中學的物理課,當然不知道你還能記得多少
1、歐姆定律與功率的關系:
歐姆定理主要用於解釋電壓、電流和電阻之間的關系,R(電阻)=V(電壓)/I(電流)
無感電路功率P=(V^2)/R=(I^2)*R(註意此處的V是Vmax,峰值電壓)
2、靈敏度:耳機的靈敏度,通常用dB/mW,但讓也有dB/Vrms做單位的。它是,給出1mW的輸出功率,耳機在1KHz下發出的響度。由於靈敏度通常是測試出來的,所以考慮了耳機本身的阻抗。
3、RMS:平方平均數。在電壓計算中,通常用來表示交變電壓的有效值Vrms,Vrms計算結果是Vmax的1/1.414。由於傳統動圈耳機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電流驅動線圈發聲,此時線圈有阻抗,電流變化和電壓變化並不是線性關系。因此在計算耳機功率的時候,根據聲壓計算會較為簡便和準確。
耳機需要多大功率?
耳機作為回放器材,它需要多大功率,取決於音樂本身。如果你透過對現場錄音的波形檔進行分析,發現錄得的最大聲壓往往達到115-120dB,而平均值根據音樂類別不同,在<90 dB到110 dB之間。在回放過程中,為了防止耳機因為電壓不足,發生回放波形出現削波的現象,一般會根據105-115dB的峰值聲壓來進行計算。
當然現在更方便了,我們可以透過一些利小功率來直接獲得,也可以透過國外專業網站來獲取。這裏給大家分享一個耳機需求功率的網站,下文的數據計算也都會依據該網站的數據
透過上面的網站,我們可以看到,K701在115dB的動態峰值響度下,需求的輸出功率是154mW,壓擺需要3.16V,電流需要48.7mA,這樣就算可以很好的驅動K701了。是不是我們發現像輸出功率與壓擺我們在耳放的產品介紹上都能找到,但是對應峰值電流似乎就沒辦法確定了,那怎麽知道耳放的的電流是否足夠呢?
這裏我們在用兩個解碼耳放來做個電流需求的計算,我們先用一款千元的便攜解碼耳放XD-05plus來做事例。已知XD-05plus在負載32Ω下的輸出功率是1000mW,輸出壓擺是9.7V。那麽我們帶入公式:
I=9.7*1.414/32*1000=428mA,對應峰值電流I=428mA,那麽可以看出來作為一款大功率的便攜解碼耳放一體機,XD-05plus是滿足K701對於功率、壓擺以及電流的需求。
那麽我們再來看看同樣作為既可以作為便攜解碼耳放又能作為台式解碼耳放的chord HUGO2。HUGO2負載在32Ω負載下的輸出與功率是740mW,輸出壓擺是3V,同樣代入公式:
I=3*1.414/32*1000=132mA,同樣作為萬元旗艦解碼耳放一體機的HUGO2,這種即能使用電池也能插電工作的又能便攜又能台機的對於K701也是輕輕松松就能滿足它的需求的。
當然,這套公式能否套用到其他耳放上?這裏有一個前提,耳機的負載,因為在輸出電平這會根據耳機的阻抗變化而變化,耳機阻抗變高,輸出電平自然會降低,這點我們在乂度XD-05plus的產品介紹到也能看到,在負載32Ω、300Ω與600Ω下,輸出電平是不同的。
當然我們只是透過簡單的物理公式來判斷,具體是否還有更合適、更專業的方法留待我們與專業廠商探尋之後分享與大家。HIFI的玄學很大程度是沒有一個合適的科學理論以及來判定,但如果可以透過物理常識進行分析,會發現其實沒什麽玄學,更多的是我們沒有去了解,畢竟誰都不是物理專業大拿,我們就是聽個歌而已。
那麽到底有沒有必要透過參數、透過數據來判定聲音好不好?在個人看來,作為碳基大腦的我們自然比矽基大腦的數據要來的更真實一些,就像廚師口中那些少許、適量的語句不就代表了各自的個性不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