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秋天,冉12歲,全家跟隨父親支援三線建立陜西渭南紡織機械廠。支援人員是青島紡織機械廠的電機車間約二百人的隊伍。
父親與母親的祖籍山東省膠縣(今歸屬於青島市改名膠州)馬店公社鮑家屯與大鋪村。父親十九歲之前是在家務農的,他姊妹五個,仨哥一姐,他排老末。起先由膠縣來青島台東區冉的大姑家的工廠做學徒,1949年解放那年考入青島紡織機械廠做工。父親上過私塾,經過夜校及其自學,由工人幹起,拿得起焊槍做得了翻砂鑄模,車旋刨銑樣樣精通,支援三線的那年,已經是六級工匠電機車間工藝員。
父母結婚前都是膠縣的農民,按照那時候的成分定性,父親家是下中農,而母親家有幾只騾子,開著粉坊,定為中農。母親姊妹五個,倆哥倆姐,她排老末。六歲喪母跟隨嫂子長大,十幾歲跟著姐姐來到青島。那時候青島的紡織業印染業已經有了些規模,姐夫是青島印染廠的職員,租住的別人家的房子。對母親而言,不管咋說有地方住了,女孩家有個安穩的地方,很小就學著做針線活營生。母親九十多歲了操筆就能在宣紙上畫出牡丹,荷花,竹籃,鴛鴦的影像,以此在枕套被面上繡出圖案,這些技能就是那時候為營生而來的。
父母的家鮑家屯與大鋪村其實就是隔著一條路相距三裏的樣子,兩家在村子裏都算得上是大戶,即陸家與王家的姓氏居多。較之母親的王家在村裏有王善人之美譽,而父親的陸家書香之地,冉的爺爺當時是十裏八鄉有名的私塾先生。兩家的老的名字可是了得,不知道那時候的老家的人是咋想的,也不怕把後人給壓住了,冉的爺爺叫陸鎮嶽,姥爺的名字叫王振邦。好在其後代個個爭氣,至今隔著路邊一問,陸家王家誰誰誰依然有名。
後來聽母親講她跟父親認識戀愛結婚的事,不像這家那家婚姻包辦的,還略帶一點浪漫。那一天,就是冉的姥爺,領著一個瘦高的青年來到母親住在姐姐家的住地,眾人還在暗暗地端詳比較,畢竟父親的家境並不是殷實的,且單身一個在青島幹這個燒火做飯的夥計,啥都沒著落,母親卻一眼就相中了父親。說起來,這是母親的超前眼光,父親一米八十多的大高個,英俊挺拔,也看出來了父親老實,且肯出力能幹活又願意學習,什麽樣的日子不能過,只要人好人結實有文化,什麽困難都是暫時的。
父母親(1948年山東青島)
日子果然是艱難的,父親與母親結婚後跟父親做的最明智地選擇,就是毅然地離開了父親姐夫開的鐵工廠,那時候叫私營資本家,轉道青島紡織機械廠的招工,這是國營廠。
大姐、二姐與作者(1955年山東青島)
好多人事後議論全家北遷支援西北參加三線建設是否是明智,因為有好多家庭在決定內遷的時候,猶豫不決或者單身前往將家庭扔在了青島。而父母帶著六個孩子,最大的17歲最小的四歲,有點壯士一去不復返的勁頭,毫不猶豫地踏上了去西北陜西渭南的路程。
全家人在西北有一個逐漸適應的過程,飲食、水土、人文、氣候、習慣等,但都挺過來了,且孩子們各盡其才各得其所有所建樹。父母至少有十年的時間是在吃了上頓要考慮下頓的焦慮下度過的。尤其是母親為補貼家用什麽樣的苦活累活都幹過,箱板組的扶鋸,那都是男爺們的活。
父親在渭南紡機廠幹到退休,職稱工程師,母親同年退休。父母為共和國的建設事業的付出功不可沒,我們為父母在這個大家庭含辛茹苦操勞一生的愛心感恩。
而今苦苦經營的三線建設湮沒在歷史大潮洶湧澎湃中,斑駁苔痕訴舊事,命運終究資本中。
全家福(1966年山東青島)
家庭部份成員(1975年,陜西渭南)
父母親(1986年)
全家照(1969年、陜西渭南)
父母(1983年陜西渭南)
母親(前排中)支援三線前照(1966年山東青島)
網摘: 支援三線是支援三線建設。一線是沿海和邊疆的省市區;二線是介於一、三線地區的省市區;三線包括京廣線以西、甘肅省的烏鞘嶺以東和山西省雁門關以南、貴州南嶺以北的廣大地區,具體包括四川省、雲南省、貴州省、青海省和陜西省的全部,山西省、甘肅省、寧夏回族自治區的大部份和豫西、鄂西、湘西、冀西、桂西北、粵北等地區。
三線建設的實施,為增強中國國防實力,改善生產力布局以及中國中西部地區工業化做出了極大貢獻。但是也由於三線地區社會經濟落後,導致建設起來的企業單位在之後很長一段時期內經營發展都出現困難。
三線建設包括大三線和小三線建設:
大三線建設是中國國家戰略後方基地的建設,是三線建設的主要部份,建設內容是建立以國防工業和基礎工業為主體,包括交通運輸、郵電通訊的中國國家戰略後方基地的建設,三線建設的主要部份燃料動力和農業、輕工業在內的國家戰略後方基地。
小三線建設是指在各省、直轄市、自治區的戰略後方地區建立以迫擊炮、火箭筒、無坐力炮、步槍、機槍、衝鋒槍及其彈藥和地雷、手榴彈等輕武器生產廠為主,包括為武器配套的工業、交通運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