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王圓磊
要說2024年哪個領域最熱,跨境電商一定榜上有名。
「不出海,就出局」,出海已經成為當前商界的主要議題之一。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促進跨境電商新業態健康發展,最佳化海外倉布局,支持加工貿易提檔升級,拓展中間品貿易、綠色貿易等新增長點。
在出海浪潮下,跨境電商的產業角色從「平台」升級為「全生命周期孵化器」。從幫助「產品」出海,到幫助「品牌」全球化。「跨境平台」正成為中國產業帶深度連結全球供需兩側的樞紐,讓中國品牌國際化的過程中,完成從高速發展向高質素發展的躍遷。
在2024亞馬遜企業購年度論壇上,亞馬遜全球開店正式啟動「亞馬遜企業購工業品出海孵化器」,推出一系列新舉措和新專案,進一步升級跨境B2B服務,助力中國賣家抓住全球工業品采購的新增量機遇。
借此機會,億歐專訪了亞馬遜中國副總裁、亞馬遜全球開店亞太區企業購負責人楊鈞。
跨境B2B出現三大趨勢,工業品是一個極具爆發力的賽道
海外業務為大量企業貢獻了相當可觀的營收,以上市公司來看,根據月狐數據釋出的研究報告顯示,目前中國上市企業海外收入總額已接近10萬億元,占企業總營收比重持續上升。2023年,有超過3500家A股上市企業開展了海外業務,占比創下歷史新高。
尤其是今年以來,出海的熱度持續上升,對很多企業來說,出海從選擇題變成了必答題。在這種趨勢下,跨境電商迎來發展機遇。據海關統計, 今年上半年,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達1.22萬億元,同比增長10.5% ,高於同期外貿整體增速4.4%,成為拉動外貿增長的新引擎、新動能。
跨境電商的興起,也催生了中國商品出海再次迎來變革。全球商業采購加速線上化,也讓跨境B2B成為新增長點,呈現與跨境B2C並列發展的態勢。
據亞馬遜統計數據,過去三年,在亞馬遜平台 同時布局B端和C端業務的中國賣家數量,增長了近2倍 。並且, 中國賣家B端銷售業績增長迅速 ,在亞馬遜企業購上的年銷售額增長超過了400%,2023年企業購訂單金額大於100萬美金的中國賣家數量,與三年前相比,增長了三倍多。
亞馬遜中國副總裁、亞馬遜全球開店亞太區企業購負責人楊鈞在接受億歐采訪時介紹,「微觀層面出現了三個趨勢, 一是B端賣家的產品品類和場景越來越廣 ,不再局限於以前的傳統品類; 二是產業帶裏越來越多的制造型企業開始布局跨境電商 ,對跨境電商的熱情和能力大幅提升; 三是B端賣家越發註重產品創新 ,根據終端消費者的反饋和互動,自驅性地進行產品的研發和創新。」
據亞馬遜此前調研數據,線上采購比例在40%以上的企業買家,占比已經接近70%。這是一塊市場規模相當可觀的「大蛋糕」。亞馬遜企業購歐洲站負責人介紹,2022年,全球B2B電子商務市場規模是B2C市場的5倍以上,且仍呈現高增長態勢,預計2027年全球市場規模將超過37萬億美元,復合增長率達12.2%。
楊鈞介紹,跨境B2B市場廣闊,將會成為跨境電商新的增長點,線上化是不可逆的趨勢, 尤其是工業品出海,將成為一個極具爆發力的賽道 ,背後更是中國品牌全方位出海的時代趨勢。
圍繞「四大出海能力」,賦能中國賣家提升全球化能力
中國工業體系齊全,在全球500種主要工業產品中,中國有四成以上產品的產量位居世界第一,是名副其實的「制造業大國」。在過去幾十年高速發展中,逐漸形成了上百個大大小小的產業帶,包括福建晉江「鞋產業帶」、江蘇丹陽「眼鏡產業帶」、河南許昌「假發產業帶」等等。
基於產業帶發展起來的工廠型賣家,品牌意識逐漸增強,且產品更加多元、附加值更高,將成為跨境電商B2B主要支撐。中國也在積極推進「跨境電商+產業帶」新業態,實作跨境電商與產業帶融合,最大程度發揮供應鏈的優勢。
去年9月,亞馬遜企業購正式推出「產業帶加速器」專案,計劃用三年時間扶持萬家產業帶廠商。今年6月,「亞馬遜企業購產業帶加速器」升級為「亞馬遜全球開店產業帶加速器」,對於不同階段的企業,推出針對性措施,為萬家工貿企業透過DTB模式拓展跨境電商提供深度賦能。
在本次論壇上,亞馬遜全球開店正式啟動「亞馬遜企業購工業品出海孵化器」,「 是‘亞馬遜企業購產業帶加速器’的細化和延伸 ,」楊鈞向億歐介紹, 透過「跨境電商+產業帶」的結合,更針對性地幫助工業品發揮在供應鏈和制造等「產研」方面的優勢,插上「銷」的翅膀,實作「產研銷」一體化 。
據了解,「亞馬遜企業購工業品出海孵化器」將聚焦工業品高頻使用場景,精選個人防護解決方案、器材安防解決方案、清潔用品解決方案、物料搬運解決方案等四大工業品解決方案, 在認知力、產品力、營運力和品牌力「四大出海能力」上,賦能中國賣家成長 ,幫助賣家提升全球化能力。
以蘇州產業帶為例,亞馬遜企業購將為蘇州產業帶提供深度賦能, 重點在品類選擇上選擇蘇州更具優勢的產業帶,助力當地企業實作轉型 。具體來看,將為本地企業提供跨境電商培訓,提升本地賣家的店鋪營運、行銷推廣、廣告投放、品牌打造等各方面服務能力。此外,亞馬遜還將與政府部門、優質服務商通力合作,共同最佳化本地跨境電商的發展環境。
「‘亞馬遜工業品出海孵化器’的目標是深入60個中國工業品產業帶,在100個核心工業品品類打造中國制造標桿,孵化500個高價值工業品出海品牌。」楊鈞介紹。
加固「護城河」,用C端反饋助力B端創新
在跨境電商市場,除亞馬遜等全球性平台外,速賣通、SHEIN、Temu、TikTok Shop等「出海四小龍」發展迅速,據三方機構釋出的【2024移動市場報告】,在去年全球購物APP下載量前十名中,「出海四小龍」榜上有名,成為跨境電商市場的一大亮點。
與此同時,全托管、半托管等跨境電商的服務模式也在不斷創新。換句話說,當下的出海市場,賽道玩家越來越多,業態模式越來越新穎,競爭越來越激烈。
楊鈞向億歐透露, 亞馬遜企業購的優勢之一是B端和C端客戶能在同一個池子中選品,亞馬遜企業購在B端上的服務舉措,很多來自於C端的經驗,「是站在C端的基礎之上」 。
為賣家賦能的效果顯而易見,以物流為例,物流是制約中小賣家出海的一大難題,一件中國商品要想漂洋過海送到海外客戶手上,要經過境內攬收、分揀、海關清關、海外分揀、配送等諸多環節,並且在旺季時,海運、空運價格上漲,疊加各項服務費用,極易壓低利潤空間。
楊鈞介紹,河南洛陽龐村主要生產金屬櫃,已成為「百佳產業集群」,在物流環節,當地廠家根據亞馬遜企業購後台數據,結合終端消費者的反饋,對包裝進行大膽創新, 經過最佳化後,平均每台頭程海運能節省15美金費用,FBA物流費節省20美金的費用,極大地實作了降本增效 。
目前,亞馬遜企業購已成為亞馬遜全球增速最快的業務之一, 吸引了全球超過600萬企業和機構買家 ,通用亞馬遜企業購進行采購,且企業購訂單平均退貨率比B2C訂單低42%。
2023年,中國貨物進出口總額近42萬億元,其中出口23.8萬億元,連續15年位居世界第一。從承接代工,到如今自有品牌出海,中國制造的產品競爭力持續提升。楊鈞介紹, 明年 ,「亞馬遜企業購產業帶加速器」 將深入20省60座城市的100個以上產業帶 ,全面助力中國賣家出海。
當前,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素發展階段。高質素發展是體現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的發展,也應是生產要素投入少、資源配置效率高、資源環境成本低、經濟社會效益好的發展。
從卓越網,到卓越亞馬遜,再到亞馬遜中國,其始終以「特立獨行」的節奏深耕中國市場,始終以使用者和消費者為中心。今天, 亞馬遜企業購的深度布局,正契合了國內高質素發展的產業升級思路。貫通來看,我們正好看到了中國產業走向全球化的一個切面。
未來,隨著越來越多跨境B2B產業帶的崛起,將有更多的中國品牌,透過跨境平台深度參與全球競爭,逐夢中國品牌全球化的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