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代表了貫穿整本書的脈絡:
「大多數的父母會盡最大的努力來養育孩子,很少有父母要故意傷害自己的孩子。可是,父母也是人,會不可避免地把他們的觀念和行為傳遞給後代,正如他們一定會把自己的基因傳給下一代一樣。所以孩子們要學會的是,如何應對和防禦因此而產生的後果。」蛤蟆先生的父親,也是想盡最大的努力來養育他,只是不一定正確的發力方向。
蛤蟆先生的父親是一名傑出的牧師,後來晉升為「主教大人」,同時,也管理著一家釀酒廠,叫做「蛤蟆莊園」。自從蛤蟆先生記事起,家裏就經常來來往往各種成功人士,見識過了許多大場面。父親對蛤蟆先生有著非常高的期待,他希望兒子能獨當一面,將來成為蛤蟆莊園出色的繼承人,因此他對蛤蟆先生的要求非常嚴苛,從來不茍言笑。
要問為什麽父親如此期待,因為家族釀酒企業的創始人——蛤蟆先生的祖父,從前就是這麽要求父親的。
所以,蛤蟆先生的父親,也不可避免地把觀念和行為,傳遞給了後代。
蛤蟆先生對父親的評價是:嚴厲而正直。
「他很嚴厲,總對我不滿意。我一直都渴望他的愛與關註,卻從沒得到過。 「他總是為這為那訓斥我。他會用非常不滿的眼神看著我並叫我的大名說,‘要我跟你說多少遍?不準這麽做!’他總是在批評我、責備我,慢慢地我也會認為,他永遠都是對的,而我永遠是錯的。似乎這麽想的話,他對我的訓斥就都變得合理了。」對於父親嚴厲的指責,小蛤蟆只能哭,但是在父親看來,就連哭,也是不被允許的。
「我記得父親完全不允許我哭。我一哭,他就會說,‘馬上停下來,不然我就要對你發怒了!’所以我當然就停了下來。」
對此,小時的蛤蟆先生漸漸地發展出了一些應對策略,這些策略一直延續至成年,諸如:
1. 順從
蛤蟆先生面對強勢的人時,變得逆來順受,而不敢去爭取自己的利益,因為一旦想要奮起反抗,就會想起自己嚴厲的父親。
在蛤蟆先生現在的朋友中,有一個特別嚴厲的,叫做「獾」,獾總是自以為是,不顧蛤蟆先生的感受,而蛤蟆先生從來都不敢反抗。例如有一次,蛤蟆先生因為心理不舒服而缺席了校董大會,獾直接就和牧師申請取代了蛤蟆先生的職位。而蛤蟆先生,卻始終沒有申訴......
2. 壓抑憤怒
蛤蟆先生幾乎從來不會對人生氣,盡管在某些事情他很想生氣,例如被獾奪走了校董之位的時候,他強行壓抑了自己的憤怒,然後轉念一想:也許獾比我更加適合這個職位,他肯定會對工作投入大量的精力......
3. 自我審判
在經歷了與他人的沖突之後,蛤蟆先生必然會化為一個無情的法官,開始自我攻擊,例如:「我實在是沒用,根本就不配做校董,獾比我厲害我了。別人之所以願意讓我當校董,根本就不是因為我的實力,而只是想利用我的莊園來搞夏季活動而已。」
因為父親的影響,蛤蟆先生學會了一些不良的應對方式,導致他在人際關系上出現了問題,面臨抑郁,而如今,他來到了咨詢室,在咨詢師蒼鷺的幫助下,終於習得了正確的應對:
他們在咨詢中的關系,就如蒼鷺所說:
「 最初你來到咨詢室,對人非常依賴,像個孩子在尋求答案,看我的眼神就像在尋求父母的認可,但是我沒有給你,而是講問題拋回給你,對此,你很生氣。」
終於,在第十次左右的咨詢中,蛤蟆先生忍不住,憤怒爆發了。
「你又來了,又在問問題。告訴你,我受夠了你一堆該死的問題。」
「你那樣子就像我父親。好吧,我想我受夠了!」
而在此時,蛤蟆先生的療愈也終於完成了。
在最後一次咨詢中,蒼鷺咨詢師總結道:
「我知道。我現在能理解,那是你成長之路的重要一步。當時你表現得像個與父母對抗的青春期少年,你正面對抗我,意味著你情感的鐘擺從依賴的一頭甩到了對我發怒排斥的另一頭。其實,你是在反抗你對我的依賴。」
「因為你把對父親的情感轉移到我身上,這叫作移情。透過對我表達自己的想法,你終於也能對他表達了。你真正找到了力量和勇氣,表現得像個男人,而不再是個男孩。那是個轉折點,你成長了,也成年了,在你宣告對自己擁有主權的那刻起,你便能獨立行事了。」
這,就是心理問題發生和治愈的全過程。
以上,希望能幫到你,
我是 @宏桑,一個心理咨詢師,希望我的答案能幫到你。
同名公眾號: 宏桑(hongsang1989) ,歡迎關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