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心理咨詢能解決和處理現實問題嗎?

2022-01-14心靈

先講一個故事:

某高級數學教師改行做心理咨詢師,他接待了一個高三的來訪者。來訪者的主訴是考試焦慮,尤其是數學考試特別焦慮。咨詢師發現,來訪者的焦慮是因為他數學基礎不紮實,很多題不明白,越不明白越焦慮,越焦慮越不明白。所以咨詢師開始在咨詢中給來訪者補數學。
一個月過後效果明顯,來訪者數學水平突飛猛進,也就不再對數學考試焦慮了。

那麽問題來了:

1. 該咨詢師做的是否是心理咨詢?

2. 這一場工作是否解決了問題?

3. 這一場工作是否達到了心理咨詢的效果?

對心理學工作的定位

很顯然,咨詢師的行為並不是心理咨詢,而是教育行為,他的行為和數學老師完全相同,只是套了一個心理咨詢的「殼」。

那麽它是否解決了問題呢?顯然是解決了。我來的目的是讓我數學考試不焦慮,現在數學考試不焦慮了。完美達成。

那麽它是否達到了心理咨詢的效果呢?

答案是沒有,因為來訪者的心理問題並不是數學考試焦慮,而是在「遇到難題時出現的負面認知」。這些認知和信念並沒有被討論,也沒有開展工作。心理咨詢師做的,只是讓來訪者遠離了「啟用」這些信念的環境,即數學難題。

讓我們來整理一下思路:

1. 因為有數學難題,所以我出現了不合理的信念

2. 因為有不合理信念,所以我出現了焦慮

3. 因為有焦慮,所以我數學考不好

數學老師的工作,是讓你數學沒有難題;心理咨詢師的工作,是處理不合理信念。二者都可以緩解焦慮,但一個在第一環節發力,一個在第二環節發力。

帶著這個公式來看:第一環節解決的問題,是現實問題;第二環節解決的問題,是心理問題。

還有別的例子嗎?

l 我找工作屢屢受挫,教授我職業生涯規劃和面試技巧,是解決現實問題;討論自我否定和自我挫敗的行為模式,討論自尊,是解決心理問題。

l 我跟我伴侶總是吵架,學習各種溝通技巧是解決現實問題;討論依戀、內在客體關系,是解決心理問題。

l 我們家孩子讀書註意力不集中,培養學習習慣註意力是解決現實問題,【劃重點!!】討論家長看待孩子和自己的認知,是解決心理問題。

解決哪個問題更快?

解決現實問題能幫你更快的度過難關,因為現實問題通常是外界的問題,它與你的內在可能是不自洽的。

其實你會發現,很多心理問題本身是自洽的。

例如強迫型人格障礙者,他們對自己的要求非常高,而且總是覺得自己應該要對他人負責。緊跟著,他們就會經常覺得別人沒有責任感,馬馬虎虎。因此他們就相信自己必須掌控一切,控制、要求他人,最終他們的行為就是吹毛求疵、周密嚴謹。 [1]

這些信念和行為會組成一張網,當你試圖討論「我需要為他人負責」這個信念時,個體會覺得「別人馬馬虎虎,我怎麽能不負責呢?」當你試圖討論不要吹毛求疵的時候,個體會覺得「如果我不掌控,出了問題會有人責怪我」。

雖然把每一個觀點拿出來,個體都覺得「我這麽想可能有點偏頗」,但當到了改變的時候,個體其它與其自洽的觀點就會出現,形成阻礙。

(這實際上正是傳統認知行為療法的短板,例如對於抑郁障礙,治愈率是60%,而復發率高達30% [2] ,尤其是對於一些慢性的、易復發的問題,並沒有很好的辦法。後來Young等人發展出了「圖式療法」填補了這一空缺。)

解決哪個問題更核心?

無論現實問題還是心理問題,其實沒有辦法定義核心:如果你認為人是問題的中心,那麽解決心理問題就是核心;如果你認為環境和系統才是本質,那麽解決現實問題就是核心。

有人說:90%的心理問題,本質上都是錢的問題。這樣的說法其實過多側重描述環境,確切的說,應該是90%的心理問題,都會因為沒錢而被誘發。

其實無論有錢沒錢,個體就是有相應的信念和心理活動,只不過貧窮讓它們更頻繁地被啟用。

貧賤夫妻百事哀,也是這個道理。(某種角度講)親密關系的(心理)本質其實是依戀的問題,兩個不安全依戀的人在一起本身就容易發生沖突,而貧窮讓他們碰到的問題更多,解決問題的資源更少,所以誘發負面情緒的概率也更高。

給他們足夠多的錢,就像一開始的數學老師一樣,他並沒有解決夫妻間的依戀問題,僅僅減少了依戀問題的觸發器。

該如何選擇?

其實,心理問題和現實問題並不是非此即彼的東西,因為它們指向的是兩個方向和目標。當你要討論心理問題,去接受心理咨詢時,就意味著你經歷的這件糟糕的事情並不是核心,你只是想要搞清楚經歷這件事情的自己,心裏發生了什麽,為什麽會這樣。

當你去解決現實問題的時候,你關心的則是改變外界環境和事情的結果。

想要解決現實問題,找心理咨詢師性價比是很低的,去找醫生、律師、教師、辦事人員、中介、大了、說說道道的、有路子的、有「能耐」的這類人,效率也高,花費可能也更少。

這就涉及了另一個問題:有時候我們的問題是復雜的,而且每一個領域都會遇到很大的阻力。這時候任何一個專業人士都會感到自己難以開展工作。比如嚴重的抑郁焦慮來訪者,他們通常需要心理咨詢和精神科醫生的合作,咨詢師感覺如果不用藥,來訪者的情緒會影響建立咨訪聯盟;醫生感覺沒有心理咨詢,來訪者不願意遵醫囑服藥。同時兩個人都會認為,來訪者的生活困難較多,至少需要社工幫助他處理一部份工作和照看老人的困難,否則個體可能沒有時間接受任何幫助。

這就涉及到多機構之間的合作,實際上在社會功能受損嚴重的群體中,這種合作應該是常態。

[1] Beck, A. t., Davis, D. D., & Freeman, A. (2018). 人格障礙的認知行為療法 (3rd ed.). 人民郵電出版社.
[2] Young. J. E., Weinberger, A. D., & Beck, A. I. (2001). Cognitive therapy for depression. In D. Barlow (Ed.), Clinical handbook of psychological disorders (3rd ed., pp. 264-308). New York: Guilford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