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成長經歷和生活環境都不同,導致每個人的性格和活著的體驗都不一樣,但完善的價值觀,整合的自我認知是每個人都需要的。
而需要心理咨詢的一部份人,則比其他人更需要一些。
我和我的心理醫生保持了接近6年的定期咨詢治療,現在狀態越來越趨於穩定,從最初的感知混亂,情緒極端,到現在可以對自己的未來開始有一個方向感和掌控感。
我想說的是,每個人其實都是有缺失的,這個缺失的起源可能來自於原生家庭,也來自於成長過程出現的一些重大事件,需要心理咨詢的背後,其實是一系列負面經驗長時間的積累後,個體無法承受乃至消化,內化的一種呈現。
而負面經驗,是來源於外界的,是外界的種種聲音幹擾了你去用更加「真實」的角度去看待這個世界。這個外界,也許是你的父母,也許是你學校的同學,工作中的同事,親密關系的另一半,而這個「外界」,在心理學上有一個名詞,就是客體。可以說,需要心理咨詢的人,在現實生活中都是很難找到一個安全,可靠的客體的。
而在我長達6年的治療中,我的心理醫生就是充當了這個角色。
好的客體能夠客觀的反應出你的情緒,讓你更加清晰的了解令自己苦惱的行為或者想法背後究竟在發生什麽。
好的客體首先能夠幫助你與自己建立真實可信的連結,其次才是與你身邊的人,與這個社會。
我認為,心理醫生的背後,是有一個完善的框架和系統的,心理咨詢的過程,是將這個系統和框架(專業知識,治療還分很多流派,不同的心理問題有不同的治療方式),運用到與病人之間的實際互動中去。
本質上,心理咨詢就是用專業手段,暫時性的替代你在現實生活中,無法找到的一個令你滿意的客體,而產生的各種問題
在這個過程中,不是對你指手畫腳,讓你去改變你的想法,讓你變得如何如何,而是用一個專業的心理學手段,讓你能夠去了解自己的內心,從而有能力去與這個世界建立聯系。
(其實幫助你如何去了解自己發生了什麽,想要去做什麽,以及如何才能做到,這個責任應該是父母要教會孩子的,然而事實上是很多父母連基本的安全感都給不到自己的孩子,所以一個好的心理醫生在有些層面可以說是你的「第二個父母」)
總之,這個問題其實問的挺大的,國內的心理咨詢行業很亂,我遇到過把你的感受生物化,直接開藥不會顧及你任何感受的醫生;也遇到過讓你「朝著窗戶外大喊自己的名字」,不然就是自卑,考個資格證就出來招搖撞騙的咨詢師,
但我對真正從事這個行業,把自己的身心,精力,還有金錢投入進去,願意在這個行業中不停地學習,提升自己,真正能夠幫助到病人,這樣的從業者是有非常大的敬意的。包括我自己,未來也想從事心理咨詢這個職業。因為我認為這個心理咨詢,是一個非常有意義,也有意思的行業。國內現在發展的很快,很多人的心理心智是跟不上這樣的節奏的,未來心理咨詢也會得到更大的普及。
不聊偏啦,以上就是我從我的經驗和感悟的角度分享一下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希望能夠有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