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吉林:用心把思政課講深講透講活|各地教育成就巡禮

2024-09-05心靈
到2035年建成教育強國,是黨中央作出的重要決策部署,是習近平總書記念茲在茲、殷切期盼的「國之大者」。教育系統牢記囑托,砥礪奮進,奮力書寫教育強國建設支撐引領中國式現代化的新篇章。日前,教育部新媒體矩陣推出「奮進在教育強國大路上——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砥礪前行」 專欄,展示教育系統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的生動實踐。
今天,「奮進在教育強國大路上——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砥礪前行」專欄之「各地教育成就巡禮」 系列,透過一個影片、一組大圖、一篇報道介紹吉林 如何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建設「大課堂」「大平台」「大師資」——
組圖帶你看
吉林大學生態主題夏令營營員學生在聆聽思政課教師講述「梨樹模式」在保護黑土地方面的作用機理和推廣套用。
長春新區北湖英才學校學生在參加滾軸溜冰訓練。
長春汽車職業技術大學學生在工業機器人技術中心參加實訓。
長春汽車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二實驗學校學生在參加中小學人工智能綜合實踐活動。
吉林省長春市綠園區同心小學學生在學校「活力操場」上騎獨輪車。
吉林省教育廳供圖
報道帶你看
吉林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建設「大課堂」「大平台」「大師資」——
用心把思政課講深講透講活
「習近平總書記念茲在茲的珍貴黑土地,要如何保護?」
「習近平總書記點贊的‘梨樹模式’,怎樣成為糧食生產的‘壓艙石’?」
「既要保護黑土地又要多產糧食的生態吉林,又將怎樣實作美麗中國的圖景?」
…………
「帶著這些問題,我們把課堂搬進鄉間田野,在廣闊天地間把思政課講深講透講活,讓思政教育更加富有解釋力和感召力。」暑假裏,吉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郝玲玲帶領學生來到吉林省梨樹縣國家百萬畝綠色食品原料(玉米)標準化生產基地核心示範區地塊,在這裏上一堂「行走的思政課」。
近年來,吉林省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聚焦「大思政課」的善用之道,充分調動全社會力量和資源,靈活采取「線上+線下」「課內+課外」「校內+校外」等方法,建設「大課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師資」,把思政課的「大道理」講深講透講活,不斷提升「大思政課」鑄魂育人實效。
整合社會資源
構建思政課「大課堂」
「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是構築思政育人同心圓的關鍵一環。在思政課中,不僅要解決每一時段青少年成長中的困惑難題,而且要透過這條循序漸進、螺旋上升的育人鏈條,幫助學生掌握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去應對社會生活中各種復雜的問題。」東北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部副部長、教授李爽表示。
今年5月,東北師範大學舉辦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暨新時代學校思政課建設推進會精神工作部署會。「緊密結合自身優勢,破解思政課建設中的難點問題,是思政課教學改革的目標方向。」李爽說。
從2020年開始,吉林省以課程教材一體化貫通、教師隊伍一體化配備、專業發展一體化培育、教育教學一體化研究、政策措施一體化落實「五個一體化」創新實踐,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不斷發展。
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
「一直以來,吉林省著力推進思政課體系建設,加快推動思政課課程群建設。」吉林省教育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處處長楊延秋告訴記者,「做好思政課建設,要註重發揮高校各門課程的育人功能,指導高校講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開好‘學習築夢’選修課、上好思政課導學課、建好校史思政課,著力構建具有吉林特色的‘必修課+選修課+專題課+課程思政’課程體系。」
好的思政課不僅在教室裏。
走進四平戰役紀念館、楊靖宇烈士陵園、長春中國光學科學技術館……在剛剛過去的暑假裏,吉林高校師生參觀遊覽、考察調研、參與誌願服務,將思政課教學空間和資源拓展到廣闊社會生活中去。「興林鎮‘河裏抗聯老家’、城市規劃展覽館……我們每年都會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在吉林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團委書記隋琳眼中,社會實踐這堂「大思政課」真正讓青年學子實作從傾聽者到參與者、組織者,再到收獲者的完美蛻變。
吉林,紅色底蘊厚重。除了紅色銘印,生態吉林、科技吉林、團結吉林,也成為一張張嶄新的吉林名片。吉林省教育廳組織編寫【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吉林大地的生動實踐優秀教學案例】,編制【吉林發展成就活頁】,建立科學精神專題實踐教學基地、工業文化專題實踐教學基地、先進文化專題實踐教學基地、鄉村振興專題實踐教學基地、黨史新中國史教育專題實踐教學基地等37個實踐教學基地,把思政課堂搬到紀念場館、工廠車間、社區街道、田間地頭,真正打通理論聯系實際的「最後一公裏」。
善用數碼資源
搭建思政課「大平台」
近日,「吉小思」微信公眾號啟動「百名輔導員話吉林」接力講述活動。長春理工大學多名教師動情講述該校電腦科學技術學院教師楊宏偉的故事:「楊老師以黑土地為紙,以科技為筆,用堅實的腳步丈量鄉間田地,用滾燙的汗水浸潤農村沃土,用科技的力量解決千家萬戶的實際需求,用實際行動詮釋把科學研究成果實實在在運用到人民群眾中去的為民情懷……」學校電腦科學技術學院2022級碩士研究生馬銘陽說:「我將努力學習專業知識,積極投身社會實踐,畢業後,接續楊宏偉老師的腳步,守好大國糧倉,端牢中國飯碗,揮灑青春熱血,實作科技報國的夢想。」
借助新媒體開展思政課,「吉小思」成為新的「明星」。
2019年4月,吉林省高校網絡思想政治工作中心成立。「中心著力打造了涵蓋微信、微博、易班等網絡平台的立體多維新媒體矩陣,搭建面向全省高校的網絡育人‘中央廚房’。代言人‘吉小思’卡通形象深入人心,深受師生喜愛。」吉林省高校網絡思想政治工作中心執行主任、長春理工大學網絡思政工作中心主任王佳惠告訴記者。
以微信公眾號「吉小思」為主視窗的「一站式」吉林高校網絡思政工作平台,凝練「吉思」「吉聚」「吉刻」3個品牌,推出「‘吉思廣議’青年說」「‘奮鬥有我’大思政課堂」「‘新聞現場’思政課」等專題圖文、資訊、影片內容3000余篇,打造了吉林師生專屬的紅色「超話」。
作為「青梨派」大學生自主學習平台首批3個試點省市之一,吉林省組織省內12所試點高校陸續上線社會化賬號「東師青梨派」、原創網站「長理青梨派」、微信公眾號「長師指尖上的思政課」等各具特色的吉林「青梨派」試點賬號、平台12個,打造專題欄目35個,制作釋出優質思政微課、優秀實踐成果600余個,累計授課1800余次。
「吉林省高校網絡思想政治工作中心發揮規劃推進、共建共享、研究實踐等方面作用,整合省內高校網絡建設管理資源、文化資源和教育資源,打造‘縱向五級貫通直達學生、橫向一站整合輻射全省’的省校雙中心協同聯動的網絡思政‘吉林模式’,形成了‘吉’具特色、共建共享、互聯互通、同向同行的網絡育人新格局。」楊延秋說。
借助人才資源
建設思政課「大師資」
早在2018年,吉林省委、省政府就出台【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實施意見】,其中,「配齊建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和黨務工作隊伍」受到高度關註。
【意見】還提出「專職思想政治工作和黨務工作幹部數量不低於全校師生人數的1%,思政課師生比不低於1∶350」的目標。
為此,吉林省透過加大招聘力度、鼓勵轉崗使用等辦法吸引人才,在職稱評聘中單獨設立馬克思主義理論類別,實行單列計劃、單設標準、單獨評審;出台高校思政課教師崗位津貼發放管理辦法,為思政課教師設立人均每年1萬元的崗位津貼,進一步激發了教師積極性。
講好新時代的思政課,除了要補足配齊思政課教師隊伍,還要求思政課教師緊跟時代步伐創新發展、不斷提升思政課教學的理論溫度、努力創新教學理念和方式方法。
借助人才優勢,吉林大學、東北師範大學、延邊大學3個教育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研修基地,開展「手拉手」備課,組織大中小學一體化備課等;每年舉辦兩期哲學社會科學骨幹研修班,常年組織思政課教師開展研修活動;評選思政課教師年度影響力人物,設立高校思政課教師名師工作室26個。東北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部部長、教授孟憲生,吉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教授石瑛,長春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張淑東等思政課教學名師成為吉林思政課教學的「領頭雁」。
長春中醫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徐德斌是學校中藥學專業2021級2班的「思政班主任」。「學生工作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項主要工作,既能解決學生們思想上的困惑,也能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上的困難。了解學生才能真正把思政課講深、講透、講活、講準。」徐德斌告訴記者。
結合中醫藥院校特點,長春中醫藥大學實施「杏林青馬工程」,積極探索馬克思主義教育與專業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深度融合。8年來,青馬學院共計培養青馬學員822人,極大激發了學生成為「黨的青年、政治骨幹」、成為「黨的事業接班人」的熱情;422名青年教師加入青年馬克思主義學會,實作師生共學共進共成長,解決青年教師思想政治教育問題。
如今,在吉林,重視思政課、關註思政課的氛圍愈加濃厚,越來越多的人加入思政課教師的隊伍。
4月16日,全國勞動模範、中車長春軌域客車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操作師、國家級高鐵焊接專家李萬君來到吉林大學,以「匠心築夢 強國有我——我的成長之路」為題,給師生帶來一堂生動的思政大課。這是吉林省「大國工匠進校園」活動的一個縮影。來自全國各地的40余名大國工匠分赴全省30所大中小學和職業院校現場授課,並與師生面對面座談交流,以更加多樣的教學方法和角度引領青年學生。
思政課承載著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吉林省始終堅持思政課建設與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同步推進,紮根吉林大地講好思政課,不斷開創新時代思政教育新局面,為吉林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貢獻教育力量。
文字 | 杜亞麗、李瑩、楊維國
來源 | 【中國教育報】、育見新聞影片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