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從時間角度上講,年輕的時候每天運動1小時,年老時,是否能夠對等延壽?

2024-12-11心靈

這部份投資完全值得,而且收益還不止是單純延壽。

這類問題顯然不能就某個個體去討論,要就群體討論。

道理很簡單,個體的情況不同(關鍵是基因),有的人運動後在延壽上收益大,有的則收益小,還有一小部份人是負收益(比如某人有肥厚性心臟問題,不動沒啥問題,心率高了猝死的概率較大。他要是不怎麽運動能活65歲,但他堅持運動甚至劇烈運動最後導致在50歲時猝死)。目前的科學還難以判斷具體個體的情況,只能從群體的線性回歸去參考。

假設現在有個群體,年齡18歲,男女各半,數量10萬,日常不怎麽開展運動(該群體中已經去除了運動量最大和最小的那10%人群)。

假設讓他們每周總運動或體力活動達到450分鐘(其中met值3-6的中等強度運動時間總計300分鐘,met值大於8的高強度運動75分鐘但會翻倍計數,運動的具體專案與形式隨意)

註:met即代謝當量,躺著時為1,走路2左右,每小時10公裏的速度跑步大概在9-10。這個值越高,則身體運動的強度就越大。

如此從18-44歲(國際認定44歲前為青年,本問題問的也是青年時期)一直持續,44歲以後則隨意運動。

那麽,我認為這個群體可以獲得兩大好處:

1.平均壽命提升3年(主要是降低早亡率——比如某甲不運動本來55歲死,運動讓他多活8年)。

2.健康壽命時間延長2年。(主要是臨終前的殘疾壽命時間段縮短。比如某乙本來可以活80歲,但75歲開始做輪椅,79歲開始臥床。多運動後她能活80.5歲,77歲開始坐輪椅,臨終前3個月臥床。)

註:以上是本人根據常年的醫學運動學研究模糊計算得出,沒有直接的研究支持,信不信由你。感興趣的可網絡自行查閱相關資料。

我們再來算算投資回報率。

26年,每天投入直接時間54分鐘,算上額外的休息恢復,計60分鐘,則總付出為395天。

投資回報率大約2.7倍。

在以上的基礎上減少投入,可能投資回報率會略有提升(回報總量減少);增加投入則投資回報會受到邊界遞減效應的影響。

註意,請不要和我談諸如某某不運動卻活的很長或者某個人經常運動但40歲就死了這樣的個例,誰想討論我就投降認輸是你贏你說了算你想怎樣那就怎樣好走不送謝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