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陜西一個村,全村一個姓,始祖廣東人,說正宗客家話

2024-10-21心靈

客家,千百年來,中原地區的漢人南遷,聚居贛、閩、粵一帶而形成的漢族民系。

關於客家這個稱謂的來歷,學術界一直有爭論,目前最普遍的認識是:客家最初來源於東晉時期的「給客制度」。

當時,大量中原家族南遷,根據【魏晉南北朝史】的記載:南遷人口約90萬,占據東晉總人口的六分之一。主要集中於荊、揚二州的沿江一帶,尤以三吳地區為多。

東晉政府把這些南遷人口統一稱呼為「僑人」,設定了僑立州、郡、縣進行安置。

此後,逐漸演變為唐宋「客戶制度」,形成「主籍」和「客籍」,演化為客家。

「寧賣祖宗田,不忘祖宗言」,客家人在南遷過程中,但無論遷往何處,他們始終堅持使用自己的語言。並最終在中州古語的基礎上,形成了客家語,漢語七大方言之一。

廣東梅州梅縣,是客家人入粵定居較早的地區,近幾百年來,許多地方的客家人都是從梅縣遷出來的,因此「梅縣話」成為客家方言的「標準語」。如今電台、電視台中的客家專欄節目,都以標準的「梅縣話」播出。

正宗客家話,在梅州。

但是,在距離梅州1800公裏外的一個小村莊裏,近千名村民,也一口純正梅縣話。

這個村子就是陜西省商洛市商州區黑龍口鎮的羅家灣村。

羅家灣村不大,村民約有1000人左右,除了少數人外,這裏的人幾乎都姓羅。

羅姓,得姓始祖為三皇五帝之一的顓頊。

顓項帝之孫祝融氏,其後裔的封地在羅國,今湖北宜城一帶。

周莊王姬佗時代,羅國被楚武王熊通所滅,羅國人開啟遷徙之路,為不忘故土,他們便以國名為氏。

目前,全國羅氏人口約為1500萬,廣東省羅氏人口人口密度全國第一。

羅氏先民入粵,主要有兩條渠道:

一條經廣東南雄珠璣巷南遷,聚居於珠江三角洲地區;

一條經福建寧化石壁鄉入粵,聚居於梅州、潮汕地區。

已經南遷落戶廣東, 為什麽羅氏先民又返回陜西羅家灣村呢?

走進這座古老的山村,我們發現村子建築獨具風格,村中建築沿小河依山而建,以土樓居多,上百年的老宅隨處可見。

在村裏的羅氏宗祠中,看到這裏貼著堂聯、掛著「豫章堂」燈籠。

我們也逐漸了解到這一段曲折的歷史:

羅家灣羅氏的始祖羅尚華,為豫章堂羅氏四十五世孫,南遷後,他一直不忘祖地。

明朝初年,他攜子孫,從福建寧化石壁遷徙到上杭縣,之後輾轉到廣東嘉應長樂縣、湖南瀏陽、陜西安康,並終於在康熙三十年來到了羅家灣。

在宗祠後邊的山崗上,保留有羅氏墓地。始祖羅尚華墓碑上清晰刻著:「廣東長樂人氏,遷至陜西商州西鄉秦嶺鋪」。

如今,村子裏年輕人並不多,主要是老人們,與村子裏玩耍的小朋友聊天,她們會用好聽的梅州話告訴你:阿爸、阿姆打工,阿公、阿婆在,涯得人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