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
這是11月24日在法國巴黎拍攝的點燈後的香榭麗舍大街。新華社記者 高 靜攝
近日,國際信用評級機構穆迪將法國長期信用評級下調至Aa3級,表達了對政治前景持續動蕩下法國經濟前景的擔憂。在經濟復蘇持續疲軟的背景下,法國政治碎片化負面效應不斷發酵,疊加經濟領域結構性頑疾,由此催生的多重不確定性風險將持續制約法國經濟增長。
12月初,法國前總理巴尼耶動用憲法第49-3條繞過議會強推社保預算案的政治豪賭,遭到左翼和極右翼的聯合反制,並在國民議會發起不信任動議,巴尼耶政府遭彈劾下台,也成為法蘭西第五共和國在任時間最短的政府。13日,法國總統馬克龍任命民主運動黨主席弗朗索瓦·貝魯為新總理,希望借助其多面化的中間派政治影響力,盡力彌合當前法國政壇的深刻裂痕,盡快恢復公共財政,重建穩定政府,特別是迅速推出新的財政法案,平息各方擔憂情緒與不穩預期。對此,貝魯表示,「在一個嚴重分裂、議會沒有明顯多數的國家領導政府,任務將是艱巨的」。而極左翼和極右翼都已經發出警告,「如果貝魯固執重走馬克龍的老路,新政府將在組建伊始就面臨風險」。可以預見,無論如何在各黨派之間縱橫捭闔,在多方勢力持續博弈下,貝魯尋平衡、謀穩定的努力註定充滿波折,而涉及預算、財政等關鍵議題也必將再次成為各方爭議的重點。
正因如此,在貝魯當選次日,穆迪將法國長期信用評級從Aa2級下調至Aa3級,這也是繼今年5月份標普全球評級將法國長期發行人信用評級從AA下調至AA-後,國際評級機構第二次下調法國信用評級,凸顯各方對法國經濟前景的觀望與擔憂情緒。對此,穆迪在聲明中指出,「政治的分裂形勢正極大削弱未來幾年法國的公共財政,在可預見的未來,法國持續縮小財政赤字規模的可能性非常低」。
本輪政治動蕩引發系列危機,表現為法國經濟領域的結構性頑疾擾動著政局的不穩定,並與政治碎片化亂局交織,持續形成難解的「政局動蕩—預期減弱—復蘇乏力—政見割裂」惡性迴圈,使各方陷入悖論式的漫長拉鋸戰。
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法國央行最新經濟展望報告顯示,2024年,法國經濟增速將為1.1%,低於此前預期,且2025年將下滑至0.9%。對此,法國央行首席經濟學家奧利維耶·加尼亞指出:「法國經濟正面臨下行加劇風險,將使消費者和投資者更多采取謹慎觀望立場。」「為確保在2025年實作將赤字占本地生產總值(GDP)的比重降至5%至5.5%區間的政策目標,需要執行兼具削減財政赤字與推動經濟復蘇的平衡性政策路徑。」預計法國的經濟復蘇將推遲至2026年或2027年,屆時經濟增速將保持在1.3%的低位區間。法國統計局近期釋出的預測顯示,2024年四季度,法國經濟將陷入停滯狀態,且這種態勢在明年上半年只會略有改善,預計2024年經濟增速將為1.1%。有法國經濟學家認為,推動經濟增長的兩大引擎正陸續熄火,其一為公共支出,但受政治不確定性影響,預算的懸而未決將持續制約財政刺激效果;其二為對外貿易,美國新一屆政府可能采取的政策正不斷打壓著法國的外貿預期。同時,結構性頑疾正持續發作,綜合制約著法國的經濟復蘇步伐。在消費上,購買力的提升效應尚未形成增長拉動力,政局的動蕩則加劇了消費者的觀望情緒,使前期的刺激措施大打折扣;在債務上,穆迪預計2025年法國赤字的GDP占比將達6.3%,公共債務將持續惡化,減赤字與促增長之間的博弈將進一步加劇;在就業上,法國勞動力市場形勢依然緊張,且受經濟低迷與疫情期間損失部份生產力等影響,法國失業率在2025年和2026年將達約7.8%的峰值。
同時,自今年6月份馬克龍宣布解散國民議會以來,法國政壇持續動蕩,不僅使馬克龍陷入「孤獨者」被動局面,更使政治碎片化的內生矛盾在經濟復蘇低迷下被進一步放大,並持續反映在民生、社會等多個領域。雖然一時的妥協能夠換來短暫的喘息與回旋視窗,但不會從根本上改變當前法國政治的碎片化格局,民意分裂、黨派割據、分歧難調的民主僵局仍將持續,在中間派、左翼、極右翼「三足鼎立」格局下,任何類似財政預算的關鍵議題都將成為一場鏖戰,不僅消耗著經濟的復蘇機遇與成本,更消耗著民眾的預期與信任。前歐盟內部市場專員布雷頓特別提醒,「法國經濟已經停滯了近一年,我們已經換了4任總理,經濟活動總體處於停滯狀態,且各方對投資保持謹慎態度,將使法國面臨眾多企業重大重組風險。在這種動蕩時刻,更加需要一個穩定的政府」。
有法國經濟學家指出,針對當前各方難以調和的預演算法案,無論是加支出、促增長,還是減赤字、促平衡,其尋求的都是一種解決經濟困境的具體路徑,但更需關註的是,相關措施能否切實回應民眾與企業的核心訴求。正如近期的一項民調結果顯示,在今年聖誕節期間,約有三分之一的法國民眾擔心無法送出禮物,另有約54%的家庭認為其「無法送給孩子想要的禮物」,還有約58%的貧困家庭表示「正在削減節日禮物預算」,這反映出法國民眾呼喚穩定、呼喚復蘇的迫切訴求,而是否能夠真正以此為出發點,充分凝聚共識與決心、化解分歧與不確定性,將持續考驗法國政府的智慧與魄力。(李鴻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