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號很好辨識的,啥卷不卷、演不演都是表象。3的基礎便在於虛假自體被濫用,導致3把自己展示出來的自己,誤認為是本我,因為他們心區失察無法從真實自我中體驗幸福。3行為的目的在於填補本我的虛空,下意識避免與真實自我共處。所以說,要區分是不是3,就在於觀察其是否有與心區斷聯的失察行為,是否有避免與本我共處的下意識行徑。
至於8號,他們根本就沒有心區失察行為。心區就是情感中心,涉及自我形象(self-image)的領域。
其實identity diffusion(身份認同彌散)這個詞可以很好解釋3,這個癥狀的人會對自我+外部認知失去同一性、連貫性(當然3肯定沒有這麽嚴重,與下述的條件A較為接近)。
以下identity diffusion相關:
【對於不具有認同彌散的個體,是可以把自己以及他人,視作過去到未來的整體,來做出判斷的。比如在別人發怒時,我們會想到對方的過去,自己與對方的過去,從而對這段關系和對方的情感表達作出合理回應和判斷。然而認同彌散時則不是。比如在別人發怒時,具有認同彌散的人可能會立刻認為對方非常討厭自己,而無法意識到對方發怒可能是因為某些過去的原因所致,也無法聯想到自己過去與對方的關系如何-從而去合理判斷對方的憤怒的成因並作出反應,也就是,認同彌散是一種雙向的彌散,對自我、他人的身份認同都存在障礙。會出現以下的情況:
A.無法認知到自身是過去到當下的連續性整體,對自我的形象存在變動、不確定感。
B.無法認知到他人是過去到當下的連續性整體,從而感受到他人的行為反應具有不可預測性、隨機性。
C.在對世界(自我+外界的整體)的看法上失去連續性、整體性,導致對事件、事物產生偏激性的觀點。也就是,他們看到的世界是碎片化的,缺乏整體與連續感的。】
3號在此條件的A中往往是比較符合的(BC條件則未必)。3在做的事情沒有獲得正反饋時,可能會立刻覺得自己不行,而在自己獲得正反饋時,則又能快速提起信心,所以3對於持續可獲得正反饋的一些形象會具有心理依賴,3對於「真實自我」的認知具有碎片化、缺乏整體性的特點。3會為避免負反饋而去調整形象,如果制造了某個不得正反饋的形象,3可能會對這種錯誤耿耿於懷,拼命修正;而對於有正反饋的好形象,他們又會拼命鞭策自己去自我完善(其他型號不會這樣)。所以其實我是並不是很喜歡「欺騙」這個詞的,3的行為只是為了緩解與真實自我共處時的不安與抗拒,因為從小沒有人教會3如何辨識自我/如何與本我共處/如何發掘自我,3對此迷茫且手足無措,而不是欺騙他人為樂的邪惡目的。
所以說怎麽區別3和8?你就看對於「我是誰」的自我成相,是否有失察+破碎。3對於心區包含的玩意會有下意識的回避、誤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