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的一天,復旦大學博士生導師裘錫圭,收到一封信。信是一位叫蔡偉的地攤小販寫來的。裘錫圭看完信後,大吃一驚。
當時,裘錫圭發表了一篇叫【〈神烏賦〉初探】的文章,文章裏他提到「佐子」一詞,不明其意。
蔡偉在信中說出自己的見解。他說「佐子」,應讀「嗟子」,即「嗟」,是嘆詞。
裘錫圭看到來信,認為蔡偉的解釋很有道理。後來,裘錫圭在1998年第三期【文物】上,發表了【「佐子」應讀為「嗟子」】,稱蔡偉「其言甚為有理」。
裘錫圭對蔡偉非常好奇,自己搞學術多年,這個「佐子」,被對方輕松攻克。他很想認識一下「來頭不小」的蔡偉。
裘錫圭很快給蔡偉回了信。
一來二去中,裘錫圭對蔡偉的人生脈絡有了大概的了解。
蔡偉因愛好語文,嚴重偏科,理科成績不理想。高中畢業後,沒有考上大學,失學後,日常靠擺地攤維持生計。
擺地攤時,有不少空閑時間。
他利用空余時間撿起古書,一頁頁閱讀鉆研。一天擺9個小時攤,可以利用4個小時看書。
他沒錢買新書,就去淘舊書。隔幾天,再去圖書館借一堆書回來看,不外借的,他就用手抄下來,他簡陋的家裏堆滿了手抄本和筆記。
2003年,蔡偉在國學網上註冊了賬號,用「抱小」(誌向小學)的網名,在上面發表一些少量的文章。
他發表的文章,裘錫圭不論多忙,都會抽空來看。看完就發出感慨:「他寫的東西不多,很謹慎,難得的是能把出土文獻和傳世文獻結合起來看。」
裘錫圭惜才,他認為蔡偉不要把知識埋沒,應該繼續念書,去考研。蔡偉每每聽到這些,都搖頭拒絕,他說自己英語太差了。
恰在那時不久,蔡偉的妻子生了一場病。蔡偉只好告別地攤,轉行蹬三輪車,賺錢維持生活。
蹬三輪車,要比擺地攤累很多,但相比也賺得多。
他把自己的遭遇,寫信給當時有過交際的北大年輕學者董珊。
董珊得知他的困境,立馬與導師劉釗教授和裘教授商量,如何才能幫助蔡偉。
裘教授一聽是蔡偉的事,二話不說,熱心幫忙。
恰好此時,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要與中華書局、湖南省博物館,聯合編纂【馬王堆漢墓簡帛整合】。
裘先生決定聘請蔡偉來做臨時工作人員,參與編撰工作。
蔡偉得知這個訊息,興奮得睡不著覺。
蔡偉進入復旦後,成天與古文字研究中心與博士和教授們一起工作。
他雖然沒有文憑,但他的工作能力,絲毫不亞於教授,甚至很多方面,比教授還要專業。大家都非常敬佩他。
復旦教授都很惜才,他們不想人才浪費。於是,裘錫圭、李家浩、吳振武3位教授,想出一個法子,聯名推薦蔡偉攻讀博士。
有三位權威推薦,得到了教育部的特批。蔡偉得到了報考博士的資格。他隨即參加了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的博士生考試。
2009年4月23日,復旦大學把蔡偉列入2009年度博士生擬錄取名單,導師正是裘錫圭先生。
蔡偉做夢都沒有想到,自己一介高中畢業生,在37歲這年,收到了復旦大學發放的錄取通知書,成為了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專業的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