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主動的人,通常有以下三種類別:
1.聚光燈型——欲主動而不敢
這類人由於自我意識過強,所以一直生活在一種「無比強烈地感覺到自己的存在」的狀態中。Ta們想和他人親近、建立聯結,但又對外界評價十分敏感,很容易過度、錯誤解讀他人訊號,擔心別人會不喜歡自己、對自己做出負面評價,習慣性反思是不是自己出了問題。
2.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型——我覺得你不想我主動
這類人不敢主動,是因為過於「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Ta們通常是朋友圈中的「隨叫隨到」,或是辦公室裏的「便利貼男/女孩」。雖然Ta們大部份時候都會對別人say yes,但其實只是因為不好拒絕,有時還會對別人的主動感到厭煩。所以等輪到Ta們自己主動的時候,Ta們就會自動代入角色,幻想出一幅對方臉上笑嘻嘻,心裏冒冒泡(mmp)地回復自己的畫面,瞬間放棄主動。
3.「自願」被動型——我覺得沒必要主動
這類人Ta們不主動通常是因為對主動有刻板化的認知,所以拒絕主動。這種錯誤認知其實也很常見,比如在關系裏認為「主動是掉價的」、「真愛我的會主動來找我」;在職場中認為「不用show,是金子總會發光的」、「有意見就該埋在心底」;在生活中認為「一切都是天註定」。因為這些錯誤認知,所以主動也被認為是錯誤的、不必要的,自然也就習慣被動了。
對一些人來說,他們的被動可能有先天性。 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家Kagan和Moss研究發現,在一個人生命最初的三年裏所表現出的特質中,「被動性」是最能準確預測人成年後行為模式的一個因素。那些在嬰兒時期就表現出極強被動性的孩子,隨著年齡增長,依然會表達出較強的被動行為傾向。總的來說,這些孩子在整體上很難變得主動。
但對於更多數的另一群人來說,Ta們的被動性,其實是被人生經歷所塑造的。
比如那些總是被父母忽視需求、一旦犯錯就被嚴厲批評的孩子,在成年後,ta們對待領導或權威人士,也容易感到「主動表達,既沒有用處、還可能被罵,還是不提為妙。」再比如,曾在關系中受過傷害的人,則可能學會了在感情中拋棄主動。他們會認為,「如果對方沒有明確表白,就絕不能主動示好。」
如何才能成為主動的人呢?
在開始介紹變主動三步曲之前,還是想讓你先停下來思考一下,你為什麽想要變得主動?雖然很多人認為主動更有優勢,但其實,就像內向外向一樣, 主被動並沒有絕對的好與壞。如果被動時你很舒適、或真的很享受alone time……那麽其實無需跟風,也不需要勉強自己做一些沒必要的改變。
而如果你不想再錯過喜歡的人、錯過好的工作機會,真心想要變得更主動,那我就開始敲黑板劃重點了。
Step1:火眼金睛,找合適的人練練手
關系好的朋友、你感覺對你也有好感的人、或是看起來就很social的人……相對來說,這些人更可能讓你「挑戰成功」,幫助你建立自信。
在過程中,你也可以總結,和你聊得來的人看起來有什麽共同點嗎?隨著經驗增多,你會逐漸練就一雙火眼金睛,更精準地找到合適的目標物件。
Step2:釋放善意,放松身心
如果和對方還不熟,試試把對方想象成已經是朋友那樣聊天。這並不是讓你去「裝熟」,而是幫你把狀態松弛下來。其中要點,就是:「我不知道你尬不尬,反正我是不尬」
一場聊天是否可以順利進行,取決於其中所有人。而我們能做的,就是讓自己先放松下來,做好自己這一趴,萬一對方也被帶動著放松下來了呢?
Step3:實在不敢,就假裝很敢
還是很緊張,就是跨不出那第一步的話,你可以先靠演戲攻克這個難關。就像玩cosplay,找一個令你欣賞的role model,並揣摩角色:ta在主動時會怎麽做?遇到尷尬時會怎麽做?然後,練習主動時,把自己想象成ta在生活。作為演員的你,可以依靠進入角色,暫時放下自己的偶像包袱,先體驗起來再說。
最後, 記住這一點——尷尬不是你一個人的鍋!
不僅你怕尬,對方很可能也怕……兩個人聊不開也沒關系,換個人練習,過兩天再試試。在不斷練習的過程中,你對於「主動」這件事的信心一定會慢慢被積累起來,而更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你會更多地感受到世界和他人的善意。
祝願看到最後的你,可以越來越有自信地去追求那些你想要的,對命運產生足夠的掌控感,體會到「學會主動」帶給你的積極改變!
參考資料:
Cheek, J. M., & Briggs, S. R. (1982). Self-consciousness and aspects of identity.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16(4), 401-408.
Depue, R. A., & Fu, Y. (2013). On the nature of extraversion: variation in conditioned contextualactivation of dopamine-facilitated affective, cognitive, and motor processes.
Ellis, M. E. (2019, August 2). Understanding the Impact of Complex Relational Trauma on the Family: How Long-Term Residential Treatment Can Help. Retrieved February 11, 2020.
Iffland, Benjamin, Sansen, Margareta, L., Catani, Claudia, … Frank. (2014, March 3). The Trauma of Peer Abuse: Effects of Relational Peer Victimization and Social Anxiety Disorder on Physiological and Affective Reactions to Social Exclusion. Retrieved February 11, 2020.
Gardner, W. L., Pickett, C. L., & Brewer, M. B. (2000). Social exclusion and selective memory: How the need to belong influences memory for social event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6(4), 486-496.
Jarrett, C. (2016). Personality appeared before you could talk. BBC.
Kagan, J., & Moss, H. A. (1962). Birth to Maturity. A Study in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Wiley.
McCrae, R.R. et al. (2000). Nature over nurture: Temperament, personality, and life span developmen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8(1), 173-186.
Parmar, N. (2004). Self-conscious? Get Over It. Psychology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