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所有心理問題的根源是什麽?

2015-03-19心靈

說白了就是太用力了

跟自己較勁,很多康復的人有個體會

就是之前認為很重要的心理問題,變得不那麽重要了,心理放松下來,註意力轉移到外部世界去了,精力也放在了外部建設性活動之中,最終得以治愈。

很多心理問題,就是那種「我想要如何如何,不然就無法如何如何」的欲望和妄念太重,從而虛構了一個根本就不存在的問題。

就好像非得自己把自己舉起來,徒勞無功

越在意心理問題,心理問題會越發嚴重。

這不是玄學,而是又人的註意力機制決定的

就好像我現在告訴你,把註意力集中在你的鼻尖上,這時候,你才註意到原來自己還能看見自己的鼻尖,可前一秒都還沒註意過它的存在,如果你想強制忘掉自己的鼻尖,想看不見它,那根本無法做到。只有等你被其他事情吸引,這時鼻尖才又「看不見了」

又比如,我讓你註意你自己的呼吸,這時你才發現呼吸帶動著各方面的肌肉,起起伏伏,各種感覺都來了。並且你還可以控制自己呼吸的頻率,可以放慢,或者加速。但是如果你想回到那種「無意識」的自動呼吸,已經回不去了,只有等你把註意力轉移到其他地方,呼吸才會再次轉成自動模式。

同樣的,所謂心理問題也跟上述例子一樣的,所謂悲傷或者壓抑與痛苦的情緒,跟呼吸一樣,只要交給身體的智慧,它自行運作的規律,自然而然度過就好了。痛苦的時候,老老實實的痛苦。不要著急刻意去忘掉這些痛苦,任何過於依賴外力的措施,如頻繁心理咨詢,頻繁找方法,甚至求助於宗教 ,都強化了對於痛苦的執著。怎麽也忘不掉悲傷,忘不掉悲痛。

因為你過於關註心理問題,太想要治愈。太想要回到正常美好的狀態,結果怎麽也做不到。

所以只要不自己去控制註意力,任由註意力去自然發揮作用,放手讓註意力去遊走,然後自然而然的你就會被某些東西吸引,慢慢也就忘記所謂悲痛焦慮抑郁。

很搞笑的是,人的理智有些時候很愚蠢。比如我讓有些患者放松,他居然用要求自己的方式去讓自己放松,結果怎麽也做不到,這跟強行忘掉鼻尖,強行讓呼吸變成自動模式一樣,是徒勞的。

只有先放棄這種人為的理智要求,理智不要隨便去要求,控制自己的內心。讓它呈現最真實的模樣,才是恰當的。如果做不到放松,那就不要放松好了。

某些經歷重大災難者,只要自然而然度過,不強求自己,放松。大概一年半載可以回歸正常生活,經歷感情失念的人,一般不出幾個月或半年,也順其自然度過了。

當人註意不到自己的悲痛和心理問題時,才算是治愈的良性開始。任何追求徹底解脫或者完美,都是在強化痛苦和心理問題。

這是由人自身的保護機制決定的,例如某些失去孩子的母親,經歷過漫長歲月的洗禮,隨著外部事件的沖刷,慢慢地也淡化最初強烈的痛苦。有些走不出來的悲痛者,一方面是自己強化了那種痛苦,比如不斷回憶失去孩子的悲痛,另一方面,放棄了日常工作生活,生活圈子不斷封閉。讓註意力固執在悲痛之中。

最近接手一個失眠者,我告訴他,

痛苦的其實不是睡不覺,

痛苦的是,你想要睡著但是又睡不著,

是你每次想要征服失眠,卻失敗了所帶來的挫敗感。

人的入睡,其實是無法控制的,它跟上述呼吸和看見鼻尖的例子是一樣的,只有當你沒有註意到它時,自然而然就發生了,根本沒必要人為去計劃和規定什麽時候入睡。

所以我建議他,睡不著就不睡了,真正的問題在於,他戰勝失眠這件事太用力了,以至於神經衰弱,過於緊張。

我告訴他,放手,徹徹底底的放手。今晚想幹嘛就幹嘛,想通宵,想玩遊戲,想看書都可以。

結果他第一次感到放松,時而看書,時而盯著天花板的紋路發呆,任由註意力去遊走,還說自己從來沒有認真看過天花板和吊燈,待到淩晨三四點,不知不覺就睡覺了。

雖然他還是沒有睡得早,但是他放棄了「戰勝失眠」,內心的自我折磨漸漸消失,心理放松下來。

這樣的體會多了,經過一兩周左右,不論幾點睡,他都能順其自然看待了。白天充分的活著,積極參與到工作建設之中,結果是現在的晚上一躺床就睡著了,失眠問題不在意之後,自己就走出來了。

所以他戰勝失眠了嗎?

要我說,戰勝了,也沒戰勝

因為失眠根本就不存在,是他自己較勁,虛構出來的一個恐怖故事。

還有一個患者是社交恐懼癥,因為我自己也曾經是社恐,所以我明白這其中的奧秘。

同樣真正實作社恐的治愈,其實也是內心不介意社恐了。

自己是什麽樣的人,是害羞的人,是膽小的人,是容易臉紅的人也好。老老實實承認自己的本性就好了。

我告訴他,不要期望自己可以戰勝「社恐」或者表現得一副很社牛的樣子,這些做法就像膨脹的氣球,遲早要泄氣,到那時只會更加地恐懼。

所以,社恐發作之時,允許自己害羞和膽小,但是不要去責罵自己,也不要去尋找什麽方法去擺脫它。內心慢慢不介意之後,就會像忘掉鼻尖,自動呼吸一樣,慢慢也忘掉社恐了,反而能積極參與到學習工作建設之中了。

他說每次跟領導請假或請示新工作安排,都會很緊張 該怎麽辦才好?

我跟他說,不需要考慮怎麽辦,老老實實緊張害怕地去跟領導請假,不需要努力,也不需要心理鼓勵自己。如果能跟領導承認自己很緊張,那就更好了。

我對他解釋說,因為你每次都去問怎麽辦,所以才強化了這種恐懼。領導是我們的上級,我們當然會緊張會害怕,這是人之常情。沒必要克服也沒必要掩飾。老老實實承認自己的本性就好了。

於是他迫不得已,必須要請假去陪孩子看病,硬著頭皮就去了。事後我說,只要放棄那種想要克服社恐的努力,慢慢淡化,心裏不介意之後,就好了。

這樣的體會積累得多了之後,他說,自己漸漸醒悟到社恐根本就不是什麽大問題,盡管他現在還是會心跳加速,擔憂。但是心裏已經不那麽介意了。反而能大大方方跟人交流了。

這跟失眠問題,是一樣的。只要放棄內心的努力,順其自然度過就好。這其中根本沒有什麽玄學,只要明白其中的原理就好。

原理就是,人的理智是無法操控我們的情緒和想法的。任何轉向內心的努力,最終都會走向極端,是一個死局。人的精力,要轉移到外部世界之中,才算是一個健康的人該有的特征。

同樣的,也有一些有酒癮和煙癮的人 。同樣用這樣的治療方法,也可以回歸到正常人的狀態。真正實作戒掉酒癮和煙癮,並不是發毒誓再也不喝酒,再也不吸煙。越自我較勁,太用力的人都走不了多久。

真正走出來的戒煙戒酒者,內心根本不介意吸煙,也不介意喝酒。不會看到煙酒跟看到鬼一樣。

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淡化對煙酒的恐懼,同時不要強求自己戒煙戒酒,並且無法控制自己去喝酒抽煙的時候,也不要努力去控制自己,你去喝去抽就是。

因為我們要明白,煙和酒成癮,是一個極其復雜的過程,這裏邊有各種各樣的因素,有許多恐懼是要我們一個一個去淡化,就像去忘掉鼻尖忘掉呼吸一樣,去忘掉戒煙戒酒。

所以,一方面不要責怪苛責自己,另一方面要尋求社會支持,這裏不要誤會,不是讓他們支持自己戒煙,而是幫助自己建立積極的生活模式。

很多成癮者,之所以成癮,是因為在生活工作感情之中無法建立積極的體驗,頻繁感到挫敗,所以才選擇抽煙喝酒來麻痹自己。

所以這個過程要長達數年,才能真正實作內心的不介意。

最後說一個關於人生終極目標的問題,

有些人熱衷於追求徹底的人生終極目標,

比如愛因斯坦,在晚年追求「統一場論」

用一個理論解答世界的萬事萬物,

結果這樣的努力,跟實作它一樣,令人望而卻步。

科學最新的進展是,各種各樣層出不窮的現象出來,很難用一個終極理論去解答一切奧秘,現在的科學家對於這樣的夢想,也不再介意,該研究繼續研究就是了。

在宗教領域也是,基督信徒追求一個完美的天上國。大乘佛子追求普渡眾生徹底解脫輪回生死。

這樣的一些努力,著實令人感動。

但如果真要細究裏面的細節,就會明白。

真的最終解脫痛苦了嗎?

這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人生的各種各樣的問題,是真實而存在的,躲也躲不掉,快樂的時候,順其自然的快快樂樂就好了,痛苦的時候,老老實實的痛苦就好。

關於人生終極目標,我的看法是,絲毫不要去介意,不要在內心刻意努力,應該把精力轉移到外部世界之中去,才是明智的選擇。

馬斯克一次一次發射火箭,要把人類送往外太空的努力。

跟街邊炒米粉要養活一家人的大叔的努力一樣,都是一樣令人感動。

手握什麽牌,就老老實實打什麽局。

根本沒必要說這是什麽苦,這是什麽樂。也沒必要說什麽解脫生死,該死的時候必然會死,不具備必死的條件之時,說再多自己想死也是徒勞。

今天聽聞瓊瑤逝世的訊息,這樣一個人,選擇用自己方式離開人世,真是令人動容。我沒有給她強加什麽不珍愛生命之類的道德束縛,只認為她是勇敢的人。

在生命的盡頭,直面慘淡的人生,不依靠任何安慰,瀟瀟灑灑的來,瀟瀟灑灑的走了,給人世間留下一部部精彩的名著,陪伴一代人的青春與熱血。如她自己所言「紅塵作伴,活得瀟瀟灑灑,不曾辜負此生」

像我們這樣平凡的人,對於人生各種苦難都是無能為力,但只要為了發自心中真誠夢想,去努力建設,去投入到外部建設之中。

對於內心的痛苦,只要放手,不要去生硬控制註意力,放松再放松,自然而然就度過了人生的種種,酸甜苦辣各種體驗也都有了,這時人生的閱歷也增加了,智慧也得以鍛煉,活得瀟瀟灑灑,不枉此生。

根本沒必要去為了增長智慧而增長智慧,為了做好人做善事而做好事,所有這些東西,只有順其自然的本性,出於無意識的註意,發自內心的善良,才是真實的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