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出清泡沫已經是在發生的事情,人們的預期最近幾年也在發生著變化,尤其是從以往的評論中就能看到。以前人們說房子永遠漲,買到就是賺到。逐漸的,不漲是可以接受的一種預期,開始說房子不會下跌,至少不會大跌。取點也從全國普漲,到個別城市漲,甚至到了拿個別城市的個別小區來佐證的地步。隨著居民收入預期下降,經濟下行的發生,房地產行業已經是日薄西山,從來都沒有什麽白銀時代,信貸支撐的房地產價格本身就是向未來借錢的做法。甚至出現了漲價去庫存這樣的政策,不僅沒了白銀時代,同時也加速透支了生育率的下降空間,這種發展模式是把債務推向未來,寅吃卯糧,但卯時已經沒有那麽多生產和加杠桿的後來者了。
現在的客觀問題就在這裏,出清也在逐漸發生,今年三季度還沒結束,地方已經推出700多條調控政策強拉房地產,但市場反響平平,要說問題出在哪來,大概率是「我要的是葫蘆」這樣的心態。光想著居民極限負債接盤,卻忽略了改善居民的公共福利和薪資收入才是問題的核心,收入上不去,給居民加杠桿,能起到什麽作用呢?現階段人定勝天的拉動房地產已經不現實了,除非能短期內完成財富結構最佳化,尤其是扭轉資本收益壓過勞動收益,這點也是概率極低。所以真正應該考慮的是房地產泡沫如何出清,以什麽樣的方式出清的問題了。文章約3400字。
1. 用通脹消化泡沫理論
不知道誰提出的,有一個看似非常有道理的理論,即通脹慢慢來消化泡沫,即貨幣貶值來降低債務的壓力,就好比去年借100塊,貨幣貶值10%,還105塊錢的話,其實借錢還有的賺,債務壓力就會下降。然而當我們把這個模型忽略的中間部份補齊,就會發現事情沒有那麽簡單。
通脹本身是一種貨幣的現象,一般情況下科技在進步,生產效率增加,商品產出增加,所以伴隨著市場的貨幣供應增加。比如市場上原來有100件商品,現在是200件,貨幣只是商品流通的交換媒介,假設貨幣跟隨者商品的增加而供應增加,用於匹配這部份商品增加的需求,那麽就不會有太高的通脹。相反,當商品產出不增加甚至減少,反而大度增加貨幣供應一般會產生通脹,通脹通縮來源於商品和貨幣供應的不匹配。
房地產也是一種特殊的商品,既有價值儲藏的投資內容,還有遮風擋雨的居住內容,且是全民可以參與的投資品。當市場供應太多貨幣的時候,這類資產最容易價格上漲,上漲帶動更多的投資需求,出現泡沫自我迴圈增長的過程,越漲越買,越買越漲。房地產又是銀行的主要抵押物,包括企業以及個人的貸款,比如房貸的抵押物就是房子,貨幣供應增加-房價上漲-投資需求增加-房地產作為抵押物擴大貨幣供應-房價上漲。這個過程也會發現,房地產不是蓄水池而是作為抵押物的印鈔機。
大家都有足夠的儲蓄和穩定的高收入來匹配房價增長的振幅,那麽這個迴圈本身是沒有問題的,如果房價都是儲蓄和收入支撐,那麽也不能說有多大泡沫。事實卻是大家沒那麽多錢,也沒有那麽高的收入來支撐一直上漲的房價,逐漸的後邊的人就接不住了,負債套用越來越多,收入越來越多的比例用於償還貸款。對於金融體系來說,房地產是最大的抵押物,資產縮水可能導致整個銀行體系資不抵債,非常依賴房價繼續上漲和購房者如期償還貸款。得到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當經濟的繁榮越來越依賴放貸,放貸又非常依賴房地產作為抵押品,買房的人又是中下層的接盤者,收入漲不動了,繼續放貸還是不放?繼續放貸金山銀山也有把居民儲蓄和收入吃幹的一天,不放貸可能短期就得出問題。這也能解釋為什麽政策制定很矛盾, 一段時間銀行制定了三道紅線和房貸存量紅線,很快又堅持不住應貸盡貸和配合地方拉房地產,矛盾的集合體 。
題外話,預售制爛尾最著急的應該是銀行,抵押物縮水甚至沒有了,杠桿加的越多,銀行越危險,都以為居民拿不到房還能乖乖的如期償還貸款,這是風險很大的想法,萬一大家選擇斷供了呢?
泡沫大與小的判斷標準其實就是普通人的承擔能力,有多少儲蓄和收入能承擔多大的負債,尤其是最後接盤者的財務狀況有關,收入低,房價高,銀行放貸維持這種繁榮不就是美國的次貸危機麽。回到文章開頭,各個地方都想拉房地產,卻沒有人關心中下層的收入和儲蓄狀況,別說700多條政策,出一萬條也未必有效果。
那麽能不能靠通脹來解決房地產泡沫中的債務問題呢?房地產玩到今天,依舊是旁氏信貸的向下層轉移,要通脹就要超發貨幣,要超發貨幣就要有人借錢加杠桿。政府不願意加這份負擔,民營企業沒能力,國企央企還想從危機中兼並企業和賺錢,結果還是引導給居民加,現在的目標群體已經投向農村了。
而在貨幣的流轉中,信貸擴張所產生的貨幣透過房地產流向土地財稅,房企收益以及銀行的利息。分錢都是一般是從上自下的分流,很少能有紅利留到普通人身上,尤其是接盤的最後一棒身上,相反轉移下來的都是債務,簡單的例子,農民能吃到多少放水的紅利多呢,還是代價多?此外,貨幣超發可能引發的基本物資價格上漲(cpi計算高權重),基本物價上漲受影響最大的也是基本物資支出占比的高的群體。
房地產的泡沫來源於信貸擴張,通脹本身也是擴張性貨幣政策的結果,超發貨幣就需要有人來加杠桿,現在看來還是居民加。靠通脹來消化泡沫模型,轉譯過來就是 中下層接盤者繼續加杠桿、收入不漲,物價也在繼續漲 。這種模式來消化債務擴張積累的資產泡沫和轉移下來的負債壓力,讀者覺得現實嗎?用放水去解決之前放水積累的風險,就好比用汽油滅火,火不滅的原因是汽油加的不夠,本身只是管中窺豹看不到資產泡沫全貌的結論。
2. 經濟問題和債務消化靠的是實體產出
那麽就有人問了,中國過去也出現過很多次的金融風險和債務問題,不都是靠通脹消化的麽。其實這個理解是不對的,真正解決經濟問題的仍然是產出,經濟高增長的時候,不管是上中下的各個環節,大家都能分到發展的蛋糕,無非是誰拿的多,誰拿的少。只要經濟產出不斷的高速增加,轉移到普通人身上的金融風險能夠慢慢地消化,不至於出現太大的危機。
具體表現在,中國在40年的發展過程中,可以維持在9.5%左右的平均增速,約沒7年多經濟體量翻一番,居民的收入隨著經濟高增長也在逐漸增加,收入上漲才是消化債務的關鍵,而不是通脹。舉個例子,債務利息5%,通脹5%,假設收入不漲,那麽居民既要承擔債務的利息,又要經受手裏薪金購買力下降的問題,壓力只會更大。反過來如果收入增長20%,那麽債務的利息和通脹就能夠被收入增長所抹平。再往深處邏輯討論,本質是社會總產出增加,貨幣是你參與生產向市場提供商品獲得的酬勞,也是向市場索取商品的憑證。 向未來借錢透過未來的高增長彌補消化掉了。
以前消化泡沫的路徑依賴:經濟有風險-轉移到居民口-高經濟增長-帶動收入增加-消化泡沫。有一句大家經常說的話,把一個很大的問題平均到十幾億人身上就是一個很小的問題。這裏面有個關鍵因素,便是經濟的高增長,以及高增長可以帶動居民收入的增加。以前靠著高增長每次都能化解風險,但路徑依賴多了,啥風險都想這麽處理,比如2015年的漲價去庫存,往居民身上轉移的風險太大了也會反噬,也就是十幾億人每個人身上都是一個小的信貸違約風險,集合起來就是一顆很大的雷。
現在的客觀問題是,經濟增長放緩是必然的趨勢,很難再和過去四十年那樣,每年維持接近10%的高增長,也不可能再做到每七年八年經濟體量翻一倍,這時就會遇到幾個問題:
第一個消化泡沫的前提高增長不存在了,靠著左手倒右手,內部的風險轉移並不會真的解決問題,而只是把成本從一些人身上轉移到另一些人身上。或者說,現在消化泡沫是很難的,需要直面這些經濟泡沫了,而不是繼續往未來轉移風險。
第二個是產出速度放緩,居民收入在一次和多次分配中是否能夠保障,任何經濟體都有既得利益者,我們自然也不例外, 加上重勞動稅反而輕資產稅 ,分蛋糕不均相比其他經濟體有過之而無不及。以往的靠居民口分攤風險也很難發揮作用了,既要普通居民少拿蛋糕,又要多承擔風險和債務轉移,個人破產制度缺失還是無限責任制,萬事都是有代價的。
第三個則是泡沫的體量已經不是中下層可以承擔的了,向未來借了二三十年的錢來刺激短期的投資和消費,居民儲蓄的金山銀山也吃空了。雖然上半年流入銀行的儲蓄還在大振幅上升,然而不是財富結構中承擔風險轉移群體的財富,繼續加杠桿也加不了多少了,這也是這兩年各種貨幣政策和地方政策拉動資產泡沫失效的原因。
最後, 個人覺得與其關註政策如何拉動資產泡沫和維系債務黑洞,不如換個思路,把思考重點放在經濟體的泡沫如何出清,以及出清可能的表現形式上更加符合實際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