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財經

普通人共同富裕的前置條件是什麽?

2023-09-02財經

這個「普通人」是本問題的限制條件還是什麽?題主的「普通人」設定包括哪些群體?

共同富裕就是全中國14億多人的共同富裕,不分什麽普通人/特殊人。

這裏推薦一篇論文【中國共同富裕水平的差異測度、來源分解及形成機理】(作者:程沖,商文莉,殷頌葵,青海大學財經學院;黃濤,西安交通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

論文發在知網上的,這裏參照部份內容,全文請自行搜尋。

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且不止是居民層面的財富積累,更是空間層面的共同發展。共同富裕不是簡單的均貧富。

現階段關於共同富裕的研究大致沿著三條主線展開。

一是共同富裕的內涵詮釋。目前學界對共同富裕的理論內涵討論繁多,但尚未形成統一的認識。大多數學者從增長和分配、效率和公平的辯證關系出發,認為共同富裕的核心內涵由實作「富裕」和確保「共同」兩大維度組成,在紮實推進共同富裕的過程中必須把握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兩條邏輯主線。部份學者認為共同富裕是一個長期推動、循序漸進的歷史過程,將共同富裕的內涵劃分為全民富裕、全面富裕、漸進富裕等多個維度 。

二是共同富裕的動態評價。由於共同富裕是一個動態發展過程,並且涉及多個維度的均衡發展,因此大多數學者透過構建指標體系來測度共同富裕水平 。雖然學者們構建的指標體系大多具有豐富的理論內涵且符合中國國情,但是在維度的選擇或指標的可操作性上仍然存在一定的改進空間。

三是共同富裕的差異及其影響因素。許多學者從東西向的空間尺度對共同富裕的區域差異展開探索,但是在南北經濟差距日益擴大的背景下,鮮有研究對共同富裕水平的南北差異進行深入探析。在影響因素方面,現有文獻大多從數碼經濟、城鎮化水平 、產業升級等社會經濟因素出發考察共同富裕的影響機制,但是鮮有研究對共同富裕水平差異的形成機理進行深入探討。

論文構建了一套評價體系(上表),具體如下:

第一,生產力。共同富裕並非意味著共同分配固定不變的蛋糕,而是在不斷發展生產力的基礎上將蛋糕做大。從共同富裕的內涵以及現實演進邏輯來看,共同富裕中的「富裕」主要闡釋如何解放生產力的動能問題。

第二,發展機會。需要從人的能力普遍提高和人的發展機會更加公平兩個方面來實作共同富裕 。發展機會平等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執行的最終目標,只有實作全體人民機會均等這一目標,共同富裕才能真正實作。

第三,收入分配。為了著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實作共同富裕要求在保持經濟穩步增長的同時不斷縮小收入差距 。

第四,發展保障。除收入維度外,還需要將視角擴大至醫療、教育、社會保障體系等與居民生活密切相關的發展保障領域,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和社會福利均等化,從而穩步提高共同富裕水平。

第五,人民福祉。加強民生建設、增進人民福祉是推動共同富裕的應有之義,共同富裕目標只有透過實實在在的民生實踐才能實作。以人民福祉為鏡,可以審視經濟體制改革以及政策制定的合理性,確認其是否有利於促進和實作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論文作者團隊在地理層面從「東中西」和「南北」兩個視角出發,運用Dagum基尼系數和變異數分解方法從空間和結構的雙重視角揭示中國共同富裕水平的差異大小及其來源;運用二次指派程式(QAP)實證考察中國共同富裕水平差異的形成機理。這是該論文的精華所在,因為是付費的,鑒於保障作者團隊權益,請自行搜尋閱讀。

該篇論文從共同富裕的內涵出發,構建了涵蓋五個維度的共同富裕評價指標體系,在采用熵值法測度了 2001—2020 年中國 31 個省份共同富裕水平的基礎上,借助 Da-gum基尼系數和變異數分解剖析共同富裕水平的空間差異來源和結構差異來源,並運用二次指派程式(QAP)實證考察差異的形成機理。得到如下結論:

(1)中國共同富裕水平雖然總體偏低,但呈現穩定上升的趨勢,整體呈現「東部—中部—西部」階梯式降低以及「北高、南低」的空間格局。
(2)共同富裕水平的空間差異呈現波動縮小趨勢,區域間差異是東西向空間差異的主要來源,區域內差異是南北向空間差異的主要來源。
(3)從結構差異來看,生產力差異和人民福祉差異是中國共同富裕水平差異的主要結構來源。
(4)全樣本QAP回歸結果表明,生產力、人民福祉、發展保障、發展機會、收入分配對總體共同富裕水平的差異均產生正向影響但影響依次減弱;分地區 QAP 回歸結果表明,盡管各地區驅動因子的排序略有不同,但生產力差異的回歸系數始終較大。

在解構機理過程中:

生產力差異、發展機會差異、收入分配差異、發展保障差異和人民福祉差異的標準化系數均為正值,且均透過了1%的顯著性檢驗,說明五大維度差異的存在均會導致共同富裕水平差異的形成, 任一維度差異的擴大均會促使全國共同富裕水平差異擴大。
值得註意的是,生產力差異對共同富裕水平差異的驅動作用最強,是其差異擴大的決定性力量。由於不同地區的歷史底蘊、資源稟賦、產業結構等發展要素不盡相同,致使不同地區的生產力水平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差異,較大的生產力差異會加劇共同富裕的空間失衡。
因此,在推動共同富裕偉大事業的行程中,必須把完善生產力協同發展布局視作第一要務,著力破解生產要素流動性障礙等重大難題,促使各地區生產力水平協同提升。

應一句老話就是——發展才是硬道理。

實作共同富裕,公平是一種制度約束,資本是工具之一,但不是說僅靠這兩項就能解決問題的。之所以推薦這篇論文,是要介紹一套相對完善的評價體系,看看想達到目的至少需要處理哪些問題。

人們要求的共同富裕,其實很多時候只是想過得更舒服一些,品質高一些,階級差小一些。這都沒問題,都是人們的樸素要求。但要換個視角看,站在管理層的角度看,實作這個目標絕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而且,實作這個目標需要所有人都努力,有耐心,有毅力。如果想靠躺平擺爛耗到經濟復蘇,那對那些仍然艱苦奮鬥的人就太不公平了,當然也不會有這樣的好事。

躺平者,最後一定是永遠躺平了,翻不了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