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財經

關於巴菲特的【滾雪球】是怎樣的一本書?

2021-02-17財經

剛看完【滾雪球】上下冊,趁著還有余熱趕快寫篇讀書筆記。

自從投身股市這些年,一直沒有找到其命門,技術方面的比如纏論、蠟燭圖等看了始終不得其精髓,大致理解就是這產生於資本主義的糟粕,一定有資本主義文字,逐開始看一些資本主義非技術類的書籍,結合約時代的一些書一起看更有意義。比如【聰明的投資者】、【利佛摩】、彼得.林奇三步曲等。

購買記錄

在網上普世價值、掐頭去尾的宣傳下,我在看【滾】之前大致印像是巴是長期價值投資者,是股神,透過看艾麗斯施羅德寫的【滾】900多頁之後大致有了更深刻理解如下。

全書看完印正孟老兩千多年前總結的: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作為普通人遠觀就可以,不可復制。

全書主要記錄從1930年巴菲特出生前到2008年這個時間段,正好是米國經歷了1929年那次舉世聞名的經濟危機,這期間他的老師格雷厄姆差點破產,傑西.利佛摩橫掃華爾街。在巴菲特出生後的歲月裏,一戰、二戰都如期結束,最近戰火也只燒到珍珠港,越戰、石油危機等都天助美帝,在1990年最危險時期蘇聯崩了,所以大的歷史背景之下占盡了天時。

上小學的年齡,父親升為國會議員,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妥妥的官二代,從小送報紙開始就樹立起對金錢的欲望,升大學時落榜哈佛卻能自由的選擇哥倫比亞大學,放在當下國內就是第一誌願報的北大落榜了,但能收到上海交大的錄取通知書。也就是放在當下的中國也是妥妥的985高材生的範圍,當然透過作為資深股票分析師艾麗斯羅德的圓潤下,2008年成書,到2017年才發表,10年時間修改,滋潤,讓普通人覺得好像非常容易似的。孔子三千弟子我們能記住的也就子貢、顏回、曾子等人。作為格雷厄姆門生代表,我們能知道的也只有巴等少數幾人,書中也有提及,所以巴就是像吳起一樣,在優秀的制下一路過關斬將活下來的幸運兒。

看他早期,第一次大手筆操作是幫格雷厄姆處理一筆套期交易,有自己的主見,不按套路出牌,最終用成績殺出自己的威名。之後找工作並不順利,不得己再重操舊業,並且是殊死一博的把自己家小姨的錢、朋友的錢拿來,憑自己天生的金融嗅覺賺得了第一桶金。

之後抓住了每次金融回呼的谷底心恨手辣的收購公司幾乎沒有失手,不管是伯克希爾、所羅門,從文字中沒有看出雪中送碳,而是巧取豪奪。特別是在收購【華盛頓郵報】這個章節,怎麽看都與中國歷史上某些名著的情節聯想起來,比如西門大官人和花子虛稱兄道弟,推杯換盞,之後把李瓶兒納入帳下聽令?

好像這個表達不出來
此圖好像更貼切一點

當然我身邊很多朋友都在說等35歲就退休,巴老真的在38歲時就達到了功成名逐身退,還真行動了,也就相當於2007年時大癌股在6100點時清倉了,然後40歲時又重出江湖,就如在1664點時又踩著拍子,移船相近邀相見那樣的感覺?

在個人生活上,書裏寫得非常的含蓄,大致梳理了一下原配先是跟著網球教練跑了,然後原配的閨蜜來照顧他的生活,方方面面的關照那種。希望收購【華盛頓郵報】又把李瓶兒收入帳下,原文是「我認為他家的沐浴露是免費的」,同時因為喜歡橋牌,直接找一個真人玩伴……怎麽看都與蘭陵笑笑生那部名著不相上下,大官司是做藥材發財了,這裏只是用股票和金錢把一些細節給替換了。不過這個可能符合美國人的審美觀。

當然,作為男同胞,就像看島國的電影之後,喜歡倉老師一樣,想想就好。

在中國,1978年之後感覺就如美國的1934年之後的光景可以參照,股市起起浮浮,經歷了2007年的高潮,現在正在震蕩磨底過程中,看了這本書的最終作用無非是能給自己打打氣。畢竟兩個國家體制不一樣,上市公司性質不一樣,具體事件具體分析。

總之【滾雪球】就寫了巴佬是幸存下來的幸運兒,合作搭子上遇到了查裏.芒格,又如武王遇上姜尚般的存在,巴佬在股海裏完美的解釋了 復利 這個名詞,巴佬就像趙子龍附體,征戰一生,美名遠揚,是時代的英雄。看完之後能鑒別一些不良自媒體斷章取義,不會誤導自己對未來的定議。在當下國內投資界比如像林園、段永平等與巴菲特有相似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