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CES(美國國際消費電子展)上,寶馬釋出了全新一代超感智能座艙,全景iDrive和作業系統X。
![](https://img.jasve.com/2025-2/6fb2222a7a1e748091eca411846d7298.webp)
一家以運動駕控著稱的傳統汽車品牌,竟會在大型消費類電子產品展會上釋出智能化產品?沒錯,寶馬就是這麽會玩,且有底氣這麽玩,畢竟20多年前它的量產車就有HUD這麽炫酷的顯示。
豪華智能風向標
2001年,當豪華品牌的車型還是滿屏中控按鍵的時候,寶馬第一代iDrive已經將LCD顯示器放到第四代7系的中控裏,透過一旋鈕三按鍵控制音樂、地圖等功能,這個人機互動放在電腦都還未成熟的年代,稱得上是史無前例。
![](https://img.jasve.com/2025-2/1065a88573b538113fcf1c63f15191ff.webp)
隨後幾年裏,寶馬先是將航空領域的HUD(擡頭顯示)裝到了量產車上,又提供與Apple ipod的互聯體驗。
2008年iDrive 2.0釋出,實體按鍵變成了一個旋鈕七個快捷鍵,快捷鍵包含了CD、收音機、電話和導航等常用功能,這個使用邏輯是不是相當熟悉?
![](https://img.jasve.com/2025-2/d1bade75e5f80e4cbe0d6639d7f621a6.webp)
2012年iDrive 3.0釋出,搭載了主頻1.3GHz的CPU以及獨立3D顯示芯片,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超高畫質高算力。頂級硬件讓這代iDrive擁有旋鈕面板手寫輸入功能,還支持記錄語音並形成文本或郵件發送給聯系人。
![](https://img.jasve.com/2025-2/82bbddea74bbc288718160a1bccf0ecd.webp)
2015年iDrive 4.0加入觸屏操作,還創造性的加入手勢控制方式,隔空操控成為現實。
![](https://img.jasve.com/2025-2/7f13e329915302e97e412f4c9162e870.webp)
後面的iDrive 5.0、6.0、7.0,界面UI貼合潮流,從擬物化到扁平化,功能列表從直列式到卡片式,使用變得更簡潔,還有革命性的CarPlay功能,打破了手機與車機的隔閡。
![](https://img.jasve.com/2025-2/6a243395c79ab73278cb32a0575b2bc3.webp)
2021年釋出iDrive 8.0,進入大屏時代的寶馬,螢幕擁有200ppi的高分辨率,寶馬選擇用模擬數碼技術,在高畫質螢幕上呈現炫彩顏色,玻璃材質等等,引領車機藝術化。而且還使用5G網絡,提供更快更準確的即時數據。
2023年的iDrive 9.0更是加入了更多的第三方生態,像QQ音樂、微信等手機常用功能,你都能在寶馬的車機上用到。
![](https://img.jasve.com/2025-2/aaa660b01cee581cb028154d34c96b94.webp)
從2001年到現在,寶馬在智能座艙上不斷積累,每一代不僅在貼合潮流,更是在引領潮流,全新釋出的全景iDrive必然也有它獨到的領先之處。
全景iDrive有何特別?
以往寶馬iDrive的命名,可以直接看到第幾代,這次卻直接叫全景iDrive,究竟有什麽特別?
![](https://img.jasve.com/2025-2/7ebf6c6be6e396a2a9e14b32e3603a69.webp)
首先全景iDrive的中控台你找不到一個實體按鍵,放眼望去僅有一個中控大屏以及方向盤,和大屏時代的iDrive 8.0、9.0相比,甚至連儀表盤都沒有。
有意思的是中控台雖然沒按鍵,但十字造型方向盤上全是按鍵。全景iDrive用這個十字型方向盤,取代了經典的標準328M方向盤,也就是bimmer最愛的」丁字褲「,多少有些不習慣。
座艙造型相當簡潔,不過既然這代座艙叫全景iDrive,自然有它特殊的地方,比如全新的人機互動方式。
![](https://img.jasve.com/2025-2/9c201ccacfaf0ba90b0b9a69e3687d61.webp)
前擋風玻璃下方有一塊黑色區域,官方叫視平線全景顯示,它不是顯示器,而是超近距離的投影技術,可以把資訊投射到黑色塗層的鍍膜上。
這個操作從行駛安全形度來說,比視線靠下的儀表盤更符合安全駕駛,因為我們駕車的時候,視線可以始終保持前視的同時,也能看到投影區域的資訊,就好比HUD,難怪寶馬敢取消儀表盤。
![](https://img.jasve.com/2025-2/446aaa269348a451b1cc8ac28d4e8f7b.webp)
寶馬作為HUD先行者,3D HUD(擡頭顯示)自然沒有缺席。個人認為,3D HUD是可以和視平線全景顯示打配合,讓駕駛者視線焦點保持前視的狀態下,也能享受到科技感十足的駕駛氛圍。
光有投影新互動還不夠,全景iDrive的中控屏還特地向主駕位傾斜了17.5°,將一塊規整的長方形變成向主駕靠的平行四邊形,這個操作更方便我們伸手的動作,去使用燈光控制、行車輔助等常用功能。
![](https://img.jasve.com/2025-2/c2a45153944b3623ac5962719cffb665.webp)
不過論觸手可得,方向盤才是首位。十字造型的超感智控方向盤兩側都是觸控按鍵,駕駛輔助、語音助手以及娛樂系統等功能不離開方向盤就能解決,並且一邊集中是駕駛相關功能,另一邊集中是屬是娛樂功能,直觀不復雜,就像科幻片當中駕駛飛船一樣。
![](https://img.jasve.com/2025-2/531455929dfbfb71127cde0a6146f1c3.webp)
並且方向盤的「主動觸控反饋」技術和「分層顯示」,在觸控按鍵時會主動點亮給予反饋,不用則主動隱身,不會一直點亮打擾駕駛。
![](https://img.jasve.com/2025-2/c430eb20bd6f4128e5dc82432a75d853.webp)
另外全景iDrive還有兩個小細節。首先是內建傾斜的UI圖示以及斜向滑動方式,無論是看還是用都不會和異型中控屏格格不入。其次是功能客製,主流的dock欄快捷鍵,中控背景更換這些都實作了,視平線全景顯示的資訊也能自由選擇。
![](https://img.jasve.com/2025-2/254ef2638114b2792f0516e573b02830.webp)
從設計出發點來看,全景iDrive這個特別的視平線全景,首要目的是符合安全駕駛需求的同時,也能拓寬智能座艙的布局上限,這點與目前主流的智能座艙采用HUD的方案是相同的,但想要在HUD這個一畝三分地裏玩出花,實在太難,這也是目前主流智艙正在尋求突破的點。
而寶馬這套全景iDrive所使用的視平線全景顯示,想必會給未來智艙發展帶來更多新的想法,尤其是在智能駕駛飛速發展的階段,一個螢幕已經不足以呈現安全和未來體驗,而全景iDrive這種新互動,毫無疑問是走在前列,加上全域掌控的智能方向盤,對駕駛與智能座艙有機融合來說,無疑也是一次新嘗試。
不止新,也有潮
全景iDrive不僅有全新的互動體驗,在基礎體驗上它也增強不少。
![](https://img.jasve.com/2025-2/566a1d7da9c165a30b13c8852ad5dba8.webp)
語音AI大模型毫無疑問是時下火熱的座艙功能,而寶馬的智能個人助理也融入了生成式AI語音大模型,並且語音和中國頭部科技公司合作,也就意味著在資訊檢索、語意辨識/響應等方面,將高度適配中國使用者。
另外開放第三方生態也是最佳化之一。官方表示,作業系統X未來會擴充套件生態,如遊戲、AR眼鏡、影片會議等功能都能使用。要知道在iDrive 9.0時已經有QQ音樂、微信等功能了,現在擴充套件功能再搭配全景iDrive全新互動,這個體驗值得我們暢想一番。
![](https://img.jasve.com/2025-2/7eaedf78dbd80430d5d4721991f0ac0f.webp)
全景iDirve氛圍燈采用了漫反射光源,不再是直射眼球的燈帶,顏色調節采用顏色輪的方式,頗具設計感,在審美這塊寶馬依舊是緊貼潮流。
另外,全景iDrive也提供了不同駕駛模式下的聲音模擬,像個性模式的科幻,運動模式的轟鳴等,在如何用聲音提升駕駛樂趣這件事上,寶馬是再熟悉不過了。
![](https://img.jasve.com/2025-2/9b8e813416bbf2e7afc3c5f7a5b43b05.webp)
眼下各大品牌車型的智能座艙,其硬件與軟件都是由不同供應商提供,或者在硬件基礎上做適配研發。這就產生了適配性的問題,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大部份品牌都選擇靠硬件做冗余,力大磚飛的算力來兜底,隨之而來的是算力過剩,這部份過剩的成本,也就成了消費者需要強制承受的部份,甚至還得不到相匹配的體驗。
現在看來,寶馬選擇與中國頭部科技公司合作語音功能,又將作業系統X原始碼70%放在中國開發和最佳化,優先保證了適配性不出問題,畢竟中國人更懂中國人,體驗得到一定程度的保證下,硬件選擇也能再精挑細選,也不需要使用者為過剩的功能買單,這也是寶馬對新世代豪華的一種新解讀。
總結
作為使用者的我們,很開心看到寶馬在新時代將智能化底蘊實踐出來。全景iDrive無論是設計還是互動,都已經做到了寶馬集團負責研發的董事韋博凡先生所提到的多模態人機互動。
現階段智能座艙帶給我們的新奇互動,離不開手和嘴,但作為最直接的看,卻一直被疏忽。HUD能提供的,也僅僅是一小塊區域的互動,即便是資訊可以自訂,它還是會有局限性,安全性也存疑,並非完整的多模態人機互動。而全景iDrive至少在看、說、動這三方面,已經串聯起來了,也側面證明了,寶馬在人機工學與人因工學的運用相當深刻。
還有一點值得一提,雖然BMW全景iDrive是業內最早獲得該類技術專利的創新技術,但是即便獲得了專利,寶馬全景iDrive還是經過了嚴苛驗證,才交付到客戶手上使用,絕不會讓客戶區承擔驗證的風險,力求讓使用者感覺最好用、最安全的人機互動系統。
![](https://img.jasve.com/2025-2/84b536871dc18d764529f0a54c16a866.webp)
不過比起新座艙的設計和布局,我更在意的還是全景iDrive功能服務於形式的做法,在每一處互動和顯示形式的背後,都依舊保持著與駕駛相關的思考,沒有盲目跟從,也沒有停滯不前,透過精簡找到屬於寶馬自身的新世代豪華之路,這也是寶馬能不斷獲得消費者期待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