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網上曝出了埃安全新兩廂純電小車的訊息,據傳新車內部開發代號為AY2,車長大概在4米出頭,軸距超過2米7,采用5門5座設計,或將於本月舉行的2024廣州車展上亮相。
前有海豚、海鷗,後有繽果、星願,並且這類兩廂純電小車的銷量都不低,甚至可以用款款熱銷來形容,現在又來了個埃安AY2。這是不是意味著價低、靈巧、務實,才是廣大民眾對一款新能源純電車的普遍認知和共同期許?是不是一些品牌對純電車的設計定位和目標預期壓根兒就跑偏了?今天,我就來聊聊別人不聊的東西。
純電車的特性,就決定了其更適合短途代步
首先各位要認清一個事實,即純電車並不擅長以高速公路行駛為主的長途出行。一是電動機在高轉速運轉時的能耗會陡增,讓車輛的續航快速消耗,導致車輛的實際續航能力大打折扣,和標註值存在較大差異。
二是當前充電設施始終沒有加油站那麽普及,特別是長途遠行,目的地很有可能比較偏遠,充電設施有可能並不在原本計劃的路線之上,存在為補充續航又消耗續航的情況,如此就容易耽誤行程。並且充電的時長也會比加油漫長不少,哪怕是超充,增加相同續航的用時往往也是加油的10倍以上。
另外出門在外,一些公共充電站的充電費用加上服務費並不算低,加之高速行駛電量消耗快,所以純電車長途遠行充電的實際開支,並不會比跑高速原本油耗就不算高的燃油車省多少,相比插混車就更省不了什麽名堂了。所以純電車相比燃油車和混動車,真不是那麽適合長途遠行。
而如果是在日常通勤環境中,純電車的優勢就相當明顯了,特別是在有家充條件的情況下,充電方便、費用低,並且70km/h以內的車速占比大,大多數時候都處在電機驅動的高效區間,實際續航和標定續航差異小。
堵車或者等紅綠燈時,純電車不存在發動機怠速,車停下能耗就會降至很低,不會像燃油車那樣燒著油等。還有就是純電車在中低速行駛時的靜音表現比燃油車好很多,也有利於高壓快節奏環境下的駕駛心境。所以純電車其實更適合短途代步,適合當作剛需用車或功能補充型車,不那麽適合當作多功能、多場景用車。
短途代步要的是靈巧,兩廂小車其實更合適
既然純電車更適合短途代步、日常通勤,那麽其設計取向就應該是方便短途代步、日常通勤環境路況下使用。尺寸小巧,駕駛靈活,就是很有必要的一個特質。對車水馬龍、交通設施人均享有率少的大城市如此;對道路不寬、硬件設施不太完善的小鄉鎮亦然。
那麽,車型緊湊的兩廂小車,其實就是更適合純電車的形態。占用空間小,停車方便,在紛繁復雜的城區道路或道路不寬的小城鎮行駛也更加靈活。
另外就是車小,造車成本就理應更低,至少在生產環節的成本要低一些,畢竟所用的材料更少。這裏還需要提一嘴的是,純電車的尺寸規格如果比較小,其車重就會相應較輕,行駛時的能耗也就會更低,所需的電池也就能大幅減少,進而讓車輛成本和售價都大幅降低。
事實上車輛成本和售價的降低,原本就是新能源車應該重點追求的目標之一,畢竟對於相當部份意向購買新能源車的民眾而言,其出發點就是為了節省開支,降低車價也是對其購車訴求的滿足和順應。
還有一點不得不說,即當前的經濟形勢,想必各位心裏都有一桿秤。中國汽車產業和各大車企要想要有進一步的發展,還得將銷量的主要貢獻者,釘選在原本沒有車的剛需人群之上,而這部份人群當中有相當部份都是收入水平相對有限的個人和家庭。
換言之,車企造純電車想要上量,就應該重點打造這類群體能消費、願意消費的車,所以純電車從各個方面來說,都和經濟實用小兩廂車的特性更加匹配。這也是為什麽海鷗、海豚、繽果、星願等兩廂純電小車能出一款火一款的底層因素。
純電車要靈活小巧,同時也要設計務實
而對於那種想要在純電車細分市場迅速上量的車企品牌而言,打造純電車除了要小巧靈活之外,其實還應該在產品設計上盡量追求務實,以下分為三點來說。首先就是車內空間,要盡可能在保持車身尺寸靈巧的同時把空間做大,讓小車也能有一個相對不錯的乘坐空間和儲物空間。也就是近兩年來一些車企品牌普遍在強調的「得房率」,要盡可能做高。
雖說個人一直主張將純電車主要用在代步通勤等短途用車場景,但短途用車並不意味著沒有多人用車需求,畢竟出行距離和乘車人數並沒有直接關聯。並且前面已經說過,純電車快速上量的貢獻者當中,有不少收入相對有限的剛需家庭。而這種剛需家庭當中也有相當部份是三輩五口同住,有時候就會涉及到五人同乘,這也是吉利星願這類五座純電小兩廂車沖擊市場的切入點。
所以這種車長在4米出頭、車寬1米8左右、軸距2米7左右的五座兩廂純電小車,就是比較合理的設定,埃安AY2差不多也就是這個尺寸規格。或許有人會問為什麽一定是兩廂車?只要尺寸緊湊,三廂轎車也行。其實不然,那是因為電車的電池在底盤部位,或多或少都會擡高車身高度。若是兩廂小車,擡升車高看起來並不會顯得違和,而三廂車若是車身偏高,加上車長和車寬又比較短小,那看上去就很奇怪了。
其次就是造型設計,別以為這和務實二字無關,實際上大有學問。比如現在不少車型都在采用的所謂「分體式大燈」,也就是把主燈放在此前的霧燈位置上這種設計,其實個人是相當不提倡的。因為這樣就會讓大燈的位置偏低、偏正前方,一個小磕碰造成大燈總成全換的概率必定是要更大的,維保成本也就高了,背離了純電車的底層價值。
若要說這種設計是為了個性,個人認為也比較牽強,畢竟個性和違背合理性並不能直接劃等號。甚至毫不客氣地說,一些品牌所謂的個性,其實很多時候都是一廂情願,真心沒必要。在此方面,比亞迪車型就很務實,大燈基本都在正常位置,沒有去搞一些存在「套路」嫌疑的另類設計。而在純電小兩廂車細分市場當中,海鷗、海豚、繽果、星願的設計都很務實。
還有就是一些品牌張口閉口就來的「智能化」,個人覺得在純電車上也並非越多越好。此前已經無數次分析過,純電車更適合短途代步通勤,而短途行駛每次開那麽幾十公裏,真有必要搞那些所謂的自動駕駛嗎?完全沒必要,反倒是那些感知元件存在高維修率和高維保費用的風險,更像是一個「坑」。
所以純電車,特別是經濟實用向的純電車,那些幾級幾級的智能駕駛功能,完全可以不要。只要有個帶語音控制簡單功能的網絡車機,就相當務實了。而其他功能配置,也要盡可能精煉,盡量摒棄一切花裏胡、哨華而不實的配置。至於續航,個人認為基礎款型的CLTC續航300公裏+,起售價6-7萬元,就合適,一旦價格超過10萬就註定將大多數人拒之門外了。
當然,那種原本就是奔著成為有錢人玩具和社交工具的純電車另當別論,那能玩多花就玩多花。事實上我也並非是說那些尺寸大、功能多、續航長、價格貴的純電車就毫無價值,只是說如果車企品牌願意造這種純電車,就別抱怨銷量低、行業卷。因為能花30萬元往上去買一輛出遠門都受限的純電車的人,自然不缺錢也不缺車,而這種人畢竟也是少數。想要在純電車市場上量,最好的辦法就是造經濟務實的小兩廂車。
結語: 我們很多車企品牌一說新能源車就下意識地預設為純電車,就下意識地對標特斯拉,但真心能在銷量上有點作為的能有幾款?絕大部份最終都落得一個降價都無人問津的地步,有的甚至連整個品牌都一蹶不振、偃旗息鼓了。與其這樣,真不如把市場搞透徹,將新能源戰略的重心和研發精力放在插電混動車上,讓純電車回歸其應該有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