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因為EXEED星途淩雲S的「麋鹿測試」成績刷屏,汽車鑒聞直播間也有很多車友咨詢EXEED星途淩雲S(下稱淩雲S) 到底值不值得入手?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 先談談筆者對星途品牌的看法,並簡單點評淩雲S,接下來再簡單了解淩雲S的基礎資訊。
打造星途品牌本身的目的當然是希望進一步沖高,這本身沒有問題,不過對於奇瑞來說,這一步可能跨得有點大了,這麽說相信了解奇瑞歷史的老司機們應該能理解,還有人記得瑞麒嗎?還有人記得觀致嗎?
站在筆者角度,現階段奇瑞想沖高並付諸行動並不是恰當的時機,對於奇瑞品牌來說,應該穩紮穩打,夯實15萬元價位區間細分市場,爭取更大市場份額。打造星途類似的產品沒問題,但應該以奇瑞現有銷售網絡為基礎,待到時機成熟之後,即銷量穩定到能支撐成為獨立品牌的時候,再酌情考慮獨立營運。
很顯然國內不少車企在「積極向上」方面相當激進,如果鯉魚躍龍門成功還好,若不成功,帶來的損失不僅僅是品牌形象,怕是也會傷到經銷商合作夥伴的經營信心,這一點在眼下國內汽車市場經營的現實情況下相當重要,相信懂得都懂。
![](https://img.jasve.com/2024-6/d2c2934741d7cad6eca572d63d40f3c0.webp)
![](https://img.jasve.com/2024-6/c4d3dbc65b2af02257bcd57f71e31b04.webp)
對於淩雲S來說,站在奇瑞大背景的前提下,筆者認為這款車行銷路子走偏了,即便麋鹿測試成績真實可靠、經得起歷史考驗,也未必能對銷量提供更多幫助,持有十幾萬元購車預算的消費者他們更在乎什麽,當真星途品牌的管理層不知道麽?但似乎從淩雲S上市以來的宣發,似乎淩雲S只考慮自己愛幹的事兒,對目標使用者群真正的消費需求似乎漠不關心,所以筆者並不看好淩雲S未來市場表現。
可能會有些「杠精」以「打造淩雲S就不是為了走量,而是提升形象」為由辯解,但作為任何一個商家,辛辛苦苦打造一款產品,說不為了實作熱銷,就是為了賺吆喝,怕是連自己都不會相信吧。
![](https://img.jasve.com/2024-6/87b24fb3e4007362e67afdd37319d54e.webp)
整理了淩雲S的數據,發現淩雲S和星途淩雲關系似乎不如和星途TX關系更為密切,這一點筆者認為並不利於單一車型的品牌傳承,也許有一天就煙消雲散,淹沒在歷史中,甚至連一點痕跡留不下。
經對比,淩雲S車身軸距尺寸和星途TX一致,包括整備質素數據也相當接近,站在筆者角度,淩雲S就是「星途TX的2.0T版本」,剛好價位銜接也很順暢。
關於產品的命名規則,其實也是品牌經營中相當重要的一環,一款車型名稱的傳承很重要,您說呢?
淩雲S官網針對車輛介紹可謂惜墨如金,幾張尺寸不大的圖片,加上幾組關鍵詞,附上配置表就這樣了,是不是主機廠的行銷+銷售+技術相關人員也認為沒啥可說的呢?還是說請媒體信口開河表達,省得將來出啥事擔責呢?
對以上說法持反對意見的讀者們,歡迎看看合資品牌15-20萬價位的官宣,看看兩者的差別到底在哪兒。
![](https://img.jasve.com/2024-6/b7c9b6f0d5edda80906c7ce4667de40a.webp)
關於「M3X火星架構Pro」,官網僅用了「動力Pro 智能Pro 安全Pro 舒適Pro」和「全球品質卓越風範」,來來來,你們自己看看這能不能清晰明了展示出產品特點、優點和好處,一張圖,幾個關鍵詞能不能提升消費者購買信心?
掛個「Pro」就顯得很高級嗎?還是說反正有「百公裏麋鹿測試成績」,就足以刺激到消費者感性點,提升消費者的購買信心了呢?
咱能不能稍微用點心做事,官宣的詳盡、細致背後反映出來的是品牌方的信心和對消費者負責的態度,您說呢?
![](https://img.jasve.com/2024-6/8b7304f49eff954d11cff5a41d4e3b0e.webp)
星核動力400T簡介包括「192kw/400N·m硬核實力,6秒級加速」和「賽道基因奔逸絕塵」,這裏甚至都沒提變速箱,智能四驅系統。
![](https://img.jasve.com/2024-6/66dff05d5f451321fce9ffa519a27976.webp)
安全車身的簡介包括「85%高強度鋼籠式車身」、「更高強度,全面保護」和「打造超級安全堡壘」。
咱能稍微把透檢視各個部位分別塗色,並註明各部位用料的具體參數麽?
![](https://img.jasve.com/2024-6/552228d89c5351bb9a9693682101f816.webp)
![](https://img.jasve.com/2024-6/1f26eb4b470c5f60ff4b74ab42e30d29.webp)
接下來就是超酷顏值部份了,簡介包括「酷黑運動外觀搭配黑橙運動內飾」、「撞色搭配活力釋放」和「鋒芒畢露勢不可擋」。
最下方就是配置表了,配置對比還是相對比較簡單,大多數消費者能看懂,兩驅和四驅版本差價1萬元,配置差異包括:博格華納智能四驅系統、外後視鏡記憶、方向盤換檔撥片、智能駕駛包2、自適應遠近光IHBC、車道偏離預警LDW、車道居中保持LKA、車道偏離預防LDP、交通擁堵輔助TJA、整合式巡航輔助ICA、道路交通標誌辨識TSR、智能駕駛包3、盲點監測BSD、變道輔助LCA、倒車車側預警RCTA、後碰撞預警RCW、開門預警DOA、主駕座椅2向電動腰托、主駕座椅通風、副駕座椅6向電動調節、副駕座椅通風、內後視鏡自動防眩目、車內多色氛圍燈、負離子發生器、前排與前風擋靜音玻璃等。
從兩款車的差價和配置差異來看,產品經理可能就沒打算賣低配,您認為這些配置差異和值不值一萬元的差價呢?反正我認為超值,如果選,一定是四驅版了。
![](https://img.jasve.com/2024-6/ecb2fd134f760da47c153ed7c00b2de0.webp)
![](https://img.jasve.com/2024-6/c5d969369f0a9d6f412d997ee3b644d1.webp)
![](https://img.jasve.com/2024-6/7b1ef84fac09ea9ac870605de2c633fd.webp)
附上星途淩雲、淩雲S和星途TX的圖片,從車身數據來看,筆者還是認為淩雲S差不多相當於星途TX套了星途淩雲的家族特征,您怎麽看呢?
持有十幾萬購車預算的消費者,追求極致效能的消費者不能說沒有,但占比相對較少,他們的消費習慣大多數傾向於經濟、穩定、耐久、可靠、使用成本低,甚至這些追求極致效能的部份消費者,使用一段時間以後,受高油價、擁堵路況等各種因素影響,駕駛風格會越來越溫和,目的當然是為了省一點,宣傳半天的極致效能對持有該價位預算的目標使用者群其實就是三分鐘熱度,可能真的難以長久。
另外,可能星途品牌也受當年「修車排隊」印象所累,筆者認為,如果星途品牌確實想成為翻身之作,不妨將售價再提高一檔,提供媲美雷克薩斯混動車型的保養保修政策「六年十五萬免費保修保養」,而不是每年限制次數,僅更換機油機濾的保養,這樣才有可能徹底打消了他們的顧慮,可能會提升目標使用者群的消費信心,您說呢?
最後說說淩雲S的促銷策略,置換禮和金融禮好像只能二選一,7000塊的置換補貼算不上高,如果沒有大幅優惠,這款車算不上超值之選,還有就是五免禮更是語焉不詳,消費者在和經銷商溝通這些時,可能會產生一些誤會,這些誤會不但可能影響到消費者的購買信心,同時還有可能進一步傷及品牌形象。
註:文內配圖源於網絡,即興成文未及審校,若有錯誤疏漏敬請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