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汽車

目前大環境看,軍工行業和汽車行業哪個更好呢?

2022-04-03汽車

我有個客戶,工科博士,放棄互聯網大廠50W年薪,去了某軍工央企的子公司拿15W年薪。圖的就是穩定、一勞永逸、一輩子不用換工作、工作生活平衡、加班不多。

另外在老家說出去好聽。家裏人對外說我兒子在「中國××××公司」工作,以「中國」二字打頭,街坊鄰裏立馬驚呆,一片羨嘆,「鐵飯碗!果然這博士沒白讀!」

而你跟他們說某互聯網大廠,他們第一反應是「這是個私企吧?會裁員、幹不了一輩子吧?」遂搖搖頭,「讀了博士也才進個私企,這不白瞎了嘛!唉……」家裏父母丟不起這個人啊!

我有個客戶同學,就在軍工某企業,他是本科學歷、壓力山大,他們部門做設計的,全是名校碩士起步,碩博士們都上趕著進軍工央企,其實薪金不算高,但大家都把穩定擺在第一位。

他為什麽選擇這個?離家近,工作不太忙,自己可以有時間學點自己喜歡的東西。薪金不高不低,反正自己家有幾套房子,不是很在意薪金這一塊。

有個學國貿專業的同學,以前在所羅門群島賣建材,賺了點錢,回老家買了套房子,進了當地一個軍工小企業,過上了安穩的生活。職業前途,幾乎沒有。

我有好多個客戶在汽車行業。有一個在大廠的,馬上就要離開了。他是211商科碩士,做銷售管理的。可能會去一家農業國企。我個人是有點勸退農業的,但他向往國企的穩定。我說其實很多國企也是幾乎全市場化營運的,並不必然會帶來穩定。央企的穩定感更強,央企跟國企,還是有一定區別的。

汽車行業有一個問題,全城幾乎只有一家汽車大企業,你很難在同城跳槽。一般汽車主機廠,周圍都會附生著一大群給它家做配套的零配件企業,但從主機廠出來的,很少能看得上零配件企業。

除非在長三角、珠三角。這倆地方,虎踞龍盤著一些超大的零配件廠商。比如下圖:

汽車零配件行業十大品牌

我有個客戶他偏偏在西南某省,全省很難有比主機廠更好的公司,老婆又不許異地,難難難!

汽車行業目前正在發生摧枯拉朽的顛覆性變革。

1、電動車雄起。雖然這個五一,以及一直以來,電動車自燃事件此起彼伏,但仍然擋不住電動車的銷量像竄天猴一樣直沖雲霄。你只要去過一次車展,就會發現現在車展上最火的是BYD,它們的展台車模最靚、活動最多。其次是特斯拉。以前都是BBA的展台風頭最勁!變天了!

2、合資車企正在被強力擠壓。以平替哥雷軍的小米Su 7為標誌,平替運動進入了大收官階段。中國車企有信心有實力將合資品牌擠壓到市場份額最小狀態。

沒有什麽道理可講!亂拳打死老師傅!不一定是中國品牌的車產品力更強、或更實用,他們就是用一套莫名其妙、但又切實有效的打法,在中國市場上幹翻了外資。其中各種損照、黑照、無恥下流、不公平競爭、甚至公然違法搞價格同盟、托拉斯昭然若揭,但很明顯他們贏了。

裁判官要他們贏,民粹要他們贏。他們贏了。其後必有反噬!等著瞧。

其實早就開始反噬了,其中很多都是狗屎GDP。什麽是狗屎GDP?倆經濟學家散步,突遇狗屎一坨。甲對乙說:你把這坨狗屎吃了,我轉你一百萬!」乙就吃了,得了一百萬。又遇一坨狗屎,乙說「你要是把這坨狗屎吃了,我也給你一百萬!」甲吃了。倆人越想越不對勁,啥也沒得到,各自吃了一坨狗屎。突然經濟學家丙冒出來:「感謝二位,你們僅僅吃了兩坨狗屎,就為國家GDP貢獻了二百萬!」

內資汽車行業的發展過程中,有無數的浪費、低效、以及毫無意義,甚至草菅人命,但增加了GDP,幹翻了外資品牌。

世界戰雲翻滾,很多資本開始看好軍工行業。這TM是造孽錢,最好這個行業永遠衰落。具體到個人,頂多也就只能圖個穩定,沒有哪個沒背景的年輕人能在軍工行業飛速成長、高官厚祿,它是典型的央國企,央國企該有的毛病它全有。

汽車行業,其實大半也是國企。即便是合資車企,有一半的股份也是國資,上汽+大眾、廣汽+豐田、東風+日產、上汽+通用+五菱……純民企沒幾個。即便是新勢力「蔚小理」,背後國資資本占比也不小。

同樣是國企,汽車行業的變動性大!目前還在劇烈變動中。變動既是不穩定,也是機遇。相比軍工行業,汽車行業職業發展的空間大多了,通常薪資也高多了。

軍工行業很特殊,其中真正的高端制造部份,是由郭嘉壟斷把持的。郭嘉給相關從業者的最大福利是穩定,而不是高薪,當然待遇也還不錯,但不會高得離譜。

我一個表姐夫在西部某huo箭發射中心工作了幾十年,郭芳科技大學物理專業畢業的。家裏老人說起他,滿滿地都是贊嘆,大拇指都豎僵了。順帶眼神深邃地看我一眼:「你搞的那都是什麽玩意兒?」在老人眼裏,相比表姐夫,我就是街溜子。

親愛的讀者,我寫的這玩意兒,對你有點啟發的話,隨手甩個贊,安撫一下我被家裏老人傷透了的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