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汽車

網傳某豪華車企或將「解散」

2024-10-26汽車

日前,有媒體報道,某豪華品牌在中國的合資車企或將面臨「解散」的命運。

然有訊息傳來,潛在的方案是與進口車業務等直接合並形成一條線管理。借此達到減少人員數量、提升效率的目標。

有知情人士對此表示,該公司的整合最終方案還未確定,一切還存在變數,當下也僅是對方案進行了初步探討而已。

根據乘聯會給出的近些年市場份額變化表可以看到,豪華和主流合資都同比增速都為負數,而自主品牌的累計零售銷量則以同比17.9%的增速發展。

整個合資豪華車市場下滑的原因除了自身的產品叠代速度太慢,導致沒有跟上中國市場的快速變化之外,新勢力的到來也分食了不小的市場蛋糕。

某豪華品牌,你覺得會是誰呢?

·極星

2024年2月1號,沃爾沃撤資且將所持股權轉讓給吉利,至此極星變為吉利獨撐。

10月19號,極星2新車大幅打折銷售引發廣泛關註,一博主釋出的截圖顯示帶牌極星2新車包牌價僅13.5萬元,遠低於官方指導價的41.88萬元,相當於打了三折甩賣,你敢信?

當前品牌銷量不佳,南京極星總部專案還突然擱置,吉利或因產品與極氪沖突等因素,對是否接手有待考量,該品牌大概率面臨解散,但只是推測,具體走向待觀察,市場多變或有轉機。

·謳歌

品牌知名度低、缺乏核心技術的支撐、車型單一且更新緩慢、內飾動力缺乏亮點導致銷量的不濟,另外母公司本田今年的銷量下滑也比較嚴重,無法提供更多的經濟支撐。

·英菲尼迪

在中國市場前景不明,今年前9個月平均只賣出177輛,其品牌且倒閉的4S店也是一個接著一個。

·奇瑞的捷豹路虎同樣也有不小的聲音,其與華為的智選模式、HI模式差別很大,捷豹和路虎內部爭權,加上受到新能源的沖擊較大,形勢嚴峻。

·DS汽車、JEEP汽車也從銷量上、品牌布局動作上也漸漸淡卻了聲音。

豪華包括但不限於:奧迪、奔馳、寶馬、MINI、smart、特斯拉、凱迪拉克、林肯、沃爾沃、捷豹路虎、JEEP、謳歌、DS、極星、路特斯等。

未來何去何從?行業整合風雲或成趨勢

在當今競爭激烈的汽車市場中,整合集團資源已成為不可阻擋的趨勢。

各大汽車企業紛紛發力,透過收購其他公司、合並旗下品牌、合並研發部等等方式,讓旗下更多產品,也能無需太多成本,讓更多更好的科技技術普惠平民,試圖透過資源整合為瀕臨破產的子公司煥發生機。

目前國內各大車企在資源整合上,就有不少案例提供參考:

·比亞迪

從分到合,在不斷切換陣型。

據悉,比亞迪內部負責自研智駕的天璇開發部與天狼研發部近期已被逐漸弱化,形成一個整體。

比亞迪向來推崇內部賽馬,無論是自研芯片還是自研智駕,內部常常有多個部門同步進行、相互競爭。這種組織架構雖有助於激發競爭活力,但也存在分散精力、影響產品節奏的風險。特別是智駕研發上,更註重「精」而非「多」,只有組建專一團隊並整合發力,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當下比亞迪智駕自研團隊的整合,無疑是其向自研量產發起沖刺的重要訊號。

·奇瑞

3月7日奇瑞對東南汽車的完成收購。有廠房和生產線提供產能支持,且位於福建沿海的地理位置,離各大港口都很近,產品出口便捷。有望鞏固供應鏈體系、實作國際版圖擴張。

·長安汽車

在品牌整合方面邁出了堅實的步伐,將歐尚品牌劃入重力序列。

·吉利

9月1號,吉利發表【台州宣言】,推動內部資源深度整合與高效融合,將幾何正式並入銀河品牌。

「生活就像被強奸,如果不能反抗,就好好享受吧。」

正如郭敬明所言,如果無法反抗,真的沒有機會,品牌註定面臨的肢解,那就坦然接受這個結果,順應時代的汽車整合變遷也罷,對自我而言也是一種解脫。

發揮企業旗下所有子品牌、所有車型的通用能力和技術,實作規模效應和協同效應,這是集團資源整合的優勢,讓品牌的影響力和產品的價值以一種形式得到延續,或許也是當下權宜後的最佳之選。

諸位有何見解?誠邀留下珍言妙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