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第四屆長安科技生態大會上,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發出宣言: 到2030年,實作集團銷售500萬輛 ,其中長安品牌400萬輛,新能源銷售占比60%以上,海外銷售占比30%, 總銷量進入全球前十 ,成為世界級中國品牌。
據悉,2023年長安汽車年銷量為255.31萬輛,也就是說長安要透過7年的努力實作銷量翻倍的目標, 年增長率要超過10% 。而今年前9個月,長安的累計銷量為190.49萬輛,同比增長1.89%。
盡管距離10%年增長目標還有距離,但長安的目標並不是放衛星。實際上這一個目標並不是今年定下的,早在2021年長安釋出的「新汽車 新生態」戰略藍圖中,已經體現了2030年達成500萬銷量的目標,長安也為此一直在努力著。實際上, 過去4年長安已經實作了銷量的4連漲 ,同比增長分別為13.98%、14.82%、1.98%和8.82%。而且,在最具增長潛力的新能源和智能賽道上,長安已經按下加速鍵。
亞洲最大黑燈工廠就是長安的底氣
新能源車的下半場,智能汽車已經成為汽車行業爭奪的制高點。誰能在智能汽車賽道上走得更遠,誰就更能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掌握主動權。
但和很多人理解不同的是,智能汽車不僅是擺在消費者面前的智艙、智駕等終端產品,更是汽車產業內部生產體系的變革。因為只有真正的智能制造體系,才能打造出真正面向未來的智能汽車,而長安已經將此基礎打造得無比堅實。
10月21日, 由長安汽車攜手聯通、華為共同打造的長安汽車數智工廠正式揭牌,這是一座全域5G數智AI柔性制造超級工廠,其總投資達100億元 ,
該工廠擁有800余個智能化器材、1400余個機器人、650余台智能AGV,全自動化工作站200多個,還實作長安首條7700T壓鑄一體化黑燈產線投產,主線器材自動化率達100%, 是目前亞洲最大的「黑燈工廠」 。制造效率綜合提升20%、成本降低20%、能耗降低19%, 平均每60秒就有一輛新汽車下線,年產能達28萬輛 。
不僅如此,透過5G+WiFi 6通訊技術、物聯網、邊緣計算、北鬥區域空間定位等先進技術,以及對6大工藝的2500多套器材建模納入「虛擬工廠」,讓工廠 生產過程實作了數碼孿生 ,使汽車質素全過程透明化管理,整車全過程可追溯。
對於使用者來說,其一是能讓到手車輛的質素和可靠性得到提升,另一方面還能讓我們在 選車時享受「高定」服務 ,動力、顏色、配置等都能由自己線上選擇。就像長安最新推出的啟源E07,就有5個選裝包交給使用者自由組合,人人都能客製出自己獨特的夢中情車,充分尊重使用者的差異化需求,這些都是傳統汽車生產線難以比擬的優勢。
這座數智工廠目前已經投產,阿維塔07、深藍S05、長安啟源E07均由其智造,長安能將旗下三大智能品牌最領先、最前衛的產品放在這裏生產,無疑證明了這就是長安踐行數智化戰略的戰力倍增器。
2500億投資為數智化加速
對於新能源車市場,長安董事長朱華榮認為 「新能源只是序章,數智化新汽車才是真正未來」 。強大的智造體系就像長安數智化轉型堅實的地基,而長安要做的就是在上面建立起能立於行業前高峰的數智化汽車的技術大樓。
如今,長安已經推出了長安啟源E07、深藍S05、阿維塔07等多款數智化車型。其中最具標誌性的產品就是長安啟源E07。從2021年第一屆長安汽車科技生態大會上啟動代號「E07」的首個新汽車專案,到今年第四屆長安汽車科技生態大會最終上市,啟源E07這款車可以說是長安近幾年數智科技進階的集中體現。
啟源E07采用了長安面向使用者全場景服務打造的 智能汽車超級數智化平台——SDA架構 ,為使用者帶來了一輛改變傳統汽車模式的「新汽車」,其具備千人千面、一車頂多車等能力,讓使用者可以自由定義自己的汽車。
能夠實作這些功能,得益於 長安SDA架構創新性地在業內率先將整車解構為機械層、能源層、電子電器架構層、作業系統層、整車智能套用層、雲端大數據層,共六層架構 ,並套用長安天衡智能底盤、天衡分布式電驅、「金鐘罩」電池、全球唯二的一台環網通訊和超腦中央計算平台、長安天樞大模型等技術。讓啟源E07不僅滿足了基礎的安全、效能需求,賦予了使用者AI智慧座艙、高階智駕等創新產品體驗,還賦予了汽車豐富的自訂和可前進演化的能力。
從啟源E07這款車上,我們就能看出長安為汽車數智化積累的深厚技術池。而僅此次大會,長安就一口氣釋出的 天樞大模型、長安智駕、天衡分布式電驅 三大技術品牌,以及 智慧新藍鯨3.0全域動力解決方案 等。
比如,套用天樞大模型的長安智駕就實作了創新性的使用者互動式智駕,能看得懂路、聽得懂話、能夠理解和思考並且能持續前進演化,真正意義上實作「知行合一」。而智慧新藍鯨3.0全域動力解決方案,就擁有量產熱效率達44.39%的混動發動機,1L油可發3.63度電,IEM3.0智慧動力控制系統可智能辨識場景,透過演算法全域規劃,並即時最佳化能量的分配、保證發動機與電機均執行在高效區。
目前, 長安已經掌握了2200多項新能源、智能化關鍵技術 ,在智艙、智駕、動力、底盤控制等領域,長安的數智化技術體系已經擁有了業內尖端的能力,成為業內科技創新的標桿。
不過,對於長安而言這些還不夠。2030年距離今天還有6年,對於個人而言這是不短的時間,但對於要追逐全球前10、500萬輛年銷的長安而言卻非常短暫,值得朝夕必爭、枕戈待旦。接下來長安的數智化行程將進一步加速。長安計劃未來5年要累計投入2500億元,新增1萬人的科技創新團隊,並且計劃未來3年,面向全球推出37款全新數智化產品。相信隨著這些規劃逐漸落地,長安將企穩在中國車企技術第一梯隊的地位,為長安在國內和海外發展進一步註入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