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汽車

續航555km,不到12萬起售,「純電大轎跑」星海S7性價比真香?

2024-10-29汽車

作為廣西重要的工業城市,柳州孕育出了兩家非常出色的親民車企——一家是熱度很高的上汽通用五菱,另一家就是帶有央企背景的東風柳汽。東風柳汽既有著央企的雄厚技術實力、又有著柳州發達的汽車零部件供應鏈支持。因此,作為它的主力品牌,東風風行無論是技術還是性價比都有著很不錯的優勢。

譬如它們的新車型——星海S7,直接把中大型純電轎跑的價格門檻,拉到了不足12萬的水平。它的實力到底怎麽樣?這次我們就近距離帶大家體驗一下。

它的車身尺寸為4935/1915/1495mm,星海S7軸距為2915mm,幾乎是同價位中尺寸最大的一款純電轎車了。因此,在塑造車身造型上,星海S7有著非常充裕的發揮空間。設計師賦予它一個非常流暢的大弧度溜背,搭配非常圓潤而低趴的造型,顯得十分舒展,同時又不失氣勢,還帶來了僅有Cd0.191的整車風阻系數。

由於全系都采用了純電的動力配置,所以前保險杠的進氣格柵可以做得更小,因此星海S7的車頭設計非常簡潔,沒有多余的設計元素,最搶眼的部份都留給了左右一雙「7」字形的大燈組。

側方C柱的部份,線條非常流暢,沒有多余的彎彎繞繞。同時,C柱三角窗內部,帶有獨特的三角形陣列花紋,搭配雙色車身,進一步增添了一絲高級感。

前後輪拱微微隆起,搭配渾圓的車身線條,很好地加強了造型的肌肉感。輪圈為19寸,采用五幅式的低風阻封閉式設計,搭配橫濱的BlueEarth系列輪胎,尺寸為235/45 R19,既保證了低滾阻,同時也兼顧了操控性。

尾燈采用了非常簡潔的橫貫式設計,造型十分細長,給了整個車尾一個很好的點睛之筆。尾門的開關位於後保險杠上,相對比較顯眼,而且比較容易被泥水弄臟,如果能隱藏到尾燈的燈帶裏就更好了。

內飾的造型則遵循了主流化的設計風格,將中控台上的大部份物理按鍵都取消了,盡可能集中到了方向盤上。同時,星海S7使用了流行的懷擋設計,為中控台下方空出了充裕的儲物空間,並且保留了兩個手機槽以及兩個杯架,其中主駕一側的手機槽帶有50W的無線充電面板。值得一提的的是,液晶儀表被保留了下來,這對主駕來說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方向盤采用視覺上更中庸大氣的兩幅式造型,兩側保留了實體按鍵的操作區域,對於駕駛者更加友好。其中左側是巡航的控制鍵和自訂按鍵,右側是多媒體、儀表主題切換和接打電話的按鍵,分區足夠合理。不過要註意的是,巡航的開關被整合到了懷擋的擋桿上。

車機搭載了自研的系統,采用底部橫置Dock欄的設計,整體上手的流暢性還算不錯,而且將駕駛模式切換、充電管理、藍芽連線等常用功能在桌面設定了快捷卡片。美中不足的地方在於,常用的地圖在桌面沒有留下快捷入口。

車機內的套用不算多,但已經整合了常用的本地媒體、網絡音影片、手機互聯、行車記錄儀、360全景等功能,日常已經基本夠用了。

手機槽下方的儲物格非常大,適合放皮包、包裹等隨身行李,而且下方留了12V的點煙器介面和兩個Type-A格式的USB口,可以使用者行車記錄儀的U槽放置和充電。

由於車底帶有動力電池包的緣故,因此前排的坐姿設計略高,好在前風擋比較大,所以視野足夠開闊,要找到合適的坐姿並不難。前排兩張座椅均帶有加熱功能,但是只有主駕有通風和位置記憶功能。不過座椅十分寬大,而且填充很厚實,舒適性值得好評。

受到溜背造型的影響,後排的頭部空間相對局促一點,而且座椅的坐墊角度比較平、長度略短,靠背的角度也更偏向垂直,所以並不太適合過於高大的乘客,但是腿部的空間表現良好。後排帶有獨立的空調出風口,但是僅有一個Type-C格式的USB口,個人覺得可以考慮下把前排的其中一Type-A口挪到後排。

行李廂空間是全車座艙表現最大的亮點之一。寬大的尾部,帶來了常規狀態下就有541L的尾廂容積。而且掀背式的尾門帶來了巨大的尾廂開口,取放大件行李更加便捷。掀開尾廂的地台蓋板,下方還隱藏了一個空間十分可觀的儲物格。

星海S7搭載了東風自研的「馬赫動力」系統,以軍工級別的安全性和耐用性為主打賣點,全系均為218馬力的單電機後驅配置,搭配56.8kW.h的磷酸鐵鋰電池組,可以做到僅為6.67秒的百公裏加速,CLTC標準下的標稱續航為555km,而百公裏的耗電量僅有11.9kWh。底盤方面,全系均采用規格較高的前麥弗遜、後五連桿的獨立懸架組合。

駕駛輔助方面,除了最低配的輕享版之外,其它三個配置都有L2級別的全速自適應巡航+車道居中保持的智駕功能,系統采用了以視覺為主的自研單前置網絡攝影機方案。另外,兩款高配車型還帶有兩顆後置的角毫米波雷達,以及一顆車內網絡攝影機,支持並線輔助功能、駕駛員疲勞監測功能等。

從實際的體驗來看,這款車可以說堅決以舒適性為第一取向,整體風格更偏向於輕便易駕。

動力輸出的風格,並不像很多同級主打年輕運動的車型那樣,有著很強烈的加速體感,電門有一定的空行程,主打平順性,但是踩到底的時候也會有不錯的推背感,日常市區超車還是很容易的。

底盤的調校更是很直觀地凸顯了這一取向。

轉向的風格略輕,而且中心感略弱,沒有很強的回正力矩和阻尼,路感也很輕微。剎車也帶有一定的空行程,因為懸架調校略軟,所以會有一定程度的點頭現象,但是依然會保有不錯的制動力。

懸架適合對付市區的柏油路,以及沒有太大坑窪的非鋪裝路面。在官方試驗場裏的鵝卵石路,和接縫較多的舊式水泥路面上,它能夠很好地將這些小起伏「熨平」。不過這也換來了過彎時比較明顯的側傾。好在輪胎的附著能力不錯,而且電池包在車底也帶來了較低的重心,在彎道裏的抓地力還是值得信任的。

日常的胎噪會顯得略大一些,當車速上升到100km/h之後,風噪也會變得更明顯,但日常中低速下的整體靜音表現還是可圈可點的。

總結

雖然它有著非常年輕化的外觀設計風格,但它的各種細節都彰顯了自己骨子裏是一台本本分分的普通家用轎車,舒適的座椅、溫和的動力、柔韌的懸架,還有非常寬大的尾廂空間,這都讓它相比起在高速和山路裏疾速快跑,更適合悠閑地在市區和國道上巡航。

在它的身上,並沒有當下流行的高階自動駕駛、花哨的3D車模互動等「噱頭」,但是它的的定位非常親民,11.98-15.49萬的價格在同級中可以說是無出其右;其中悅享版和奢享版兩個主力配置,落地估算只需要14-15萬之內,結合配置來看頗有誠意。而且它主打的高安全性的電驅系統,也能吸引到很多希望從傳統油車轉投新能源,但是對其它廠商的技術安全性有所顧慮的家用車買家。你覺得它怎麽樣呢?歡迎關註「車域無疆」,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