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標題,小夥伴們可能就猜到老狐要聊什麽了,憑一己之力,理想真的帶火了增程式技術。
就在幾年前,增程式混動還被許多車企高管,認定是「落後」的技術,在坊間輿論上,誰要買了相關的新車,也大多會被打上「不懂車」的標簽,但是如今的趨勢卻完全不同。
增程式成了新能源領域增速最快的品類,「復制」理想模式的零跑,月銷已經反超蔚來、小鵬,強勢殺入第一梯隊。
而且不僅是銷量的火爆,更有價值的體現是銷售含金量,平均售價超過 20 萬的理想、問界爆單,連售價超過 100 萬的仰望 U8 用的也是增程式。
最近不僅長安、奇瑞、阿維塔等國產品牌選擇加入,連馬自達、現代等海外品牌也要入局,大眾復活的 Scout 品牌剛剛亮相了兩款新車,也是直接提供了增程可選。
不太懂車的小夥伴,可能就要問問了,既然增程式落後,大家為什麽還這麽喜歡呢?
老狐帶大家簡單重溫一些,畢竟之前已經說了很多次。
之前被吐槽「落後」,主要還是結構的先天不足,增程式完全依靠電機驅動,發動機不參與車輛的直驅,只是用來提供能量,中間的二次轉化,很容易造成浪費。
早期的增程車型,在加速和能耗表現上,甚至不如同級的燃油車型,看起來確實比較雞肋。
但是三電技術一直在進步,如今的增程車型,對比同級的插混,在純電續航、饋電油耗和零百加速幾個重要指標上,基本已經持平了,效能和實用價值拔高了一大截。
同時,得益於無限接近純電的駕駛感受,及相對充裕的純電續航能力,對於絕大部份在城區、市內用車的車主來說,優勢也在放大,高速可油可電的特性,又解決了補能和續航焦慮。
盡管高速油耗會偏高一些,但多場景的普適性,進一步突出了增程式的全面能力。
這個類別的銷量爆火,側面也反映了電驅化的速度,並不如預期的發展快。
在續航破千公裏的固態電池推出之前,消費者還是普遍存在續航焦慮的。最近大眾、沃爾沃和奔馳等也表達了類似的看法,大致是「暫緩全面電動化,大力發展插混、增程等中間過渡的技術」。
這也體現了增程的另一大優勢,更利於成本控制能力的提升,畢竟電池組容量,不需要像純電做的那麽大,對於發動機的效能要求也不極致,還少了多擋變速箱等復雜的結構。
在價格戰打的如此猛烈的當下,科學、有效降本,幾乎成了所有車企的追求,率先實作扭虧為盈的理想、問界,都是極具說服力的代表。
老狐猜測:下一個也許就是零跑,參考上述兩家,沖破月銷 3 萬輛,應該就是新勢力盈利的分水嶺,當然零跑的平均單車售價要更低一些。
此外,增程式更有利於智能化技術的布局,本質上,增程是依靠純電平台衍生的,也可以說,是簡單粗暴的裝上一個「發電機」即可,更便於為純電研發的智駕、智能底盤、座艙等,進行直接的互通連線,這也是許多新車,可以相容純電、增程兩選的原因。
不過,大火的增程式也並非十全十美。
對於車企之間的競爭來說,礙於結構簡單缺少護城河,不管傳統車企還是新勢力,只要想布局相關領域,基本沒啥技術難度,效能好壞拼的主要還是實際體驗。
老狐覺得:純電續航的多少、增程器啟動後的噪音控制能力、饋電狀態的動力表現及高速油耗等幾個指標,是比較關鍵的,小夥伴們購車時也要多試試。
還有就是實際用車場景的關聯性,如果有純電日常代步+燃油自駕出行的組合,增程式就不是剛需了。
再或者長途的場景不多,實際駕駛也就是幾百公裏,那麽純電也能應對。更為關鍵的,還是電池技術的發展,從目前的進展看,2027 年和 2028 年會是固態電池的發力期,續航表現能達到破千公裏的話,也會對增程式產生直接的沖擊。
說句心裏話,隨著增程式動力的百花齊放,再討論先進還是落後,基本已經沒啥意義了。
消費者喜歡的就是好技術,不同門派、品牌的加入,在高強度的競爭之下,效能肯定還會革新升級,我們也能買到更精進的產品,對於使用者來說也是好訊息。
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進入年底的第四季度,車企們的競爭主要體現在兩個層面,除了增程式這個銷量香餑餑,端到端智駕 + 無圖能力,也在不斷被提及。
華為、蔚小理、智己等專業的高端新能源品牌,就不用多介紹了,出乎意料的是,長城、奇瑞也有類似的技術布局,在我們的印象裏,傳統車企在相關領域比較被動,想要跟上節奏往往需要選擇與華為這樣的供應商合作。
但是在關鍵的護城河上,還有一些拒絕了「躺平」,關鍵詞就是高階智駕的平權與下放。
在巴黎車展正選的零跑 B10,雖然定位 15 萬級的大眾化區間,但是要配備激光雷達。作為參考,目前市面 15 萬 - 20 萬級的車型,搭載純視覺方案,或采用華為智駕的基礎版,就已經算是比較突出的賣點了。
明年新車智能化競爭的激烈程度,大家可以腦補一下。
還有一家要顛覆的就是小鵬,P7+ 要取消 Pro 版(支持高速 NOA)和 Max 版(覆蓋城區/高速 NOA)的配置區別,入門就全系標配端到端 AI 智駕。
同時,相比競品的高端智駕,大多需要一次性買斷,或者按月訂閱付費使用的方式,小鵬 P7+ 無需選裝、訂閱和後續付費。相當於把門檻再次下放了一大截。
綜合來看,接下來增程+高階智駕,將會是新車競爭力的核心體現,以此維度衡量,零跑、阿維塔和小鵬,將會給先期建立優勢的理想和華為鴻蒙智行,帶來新的壓力。
更有壓迫感的是,銷量份額連續下降的合資與豪華品牌,在國產新能源的新一輪猛攻下,繼續專註燃油市場還能否頂得住?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