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提Model Y不到一個月,後驅標續,1500公裏,說說感受。
0.流程: 從買車到提車不到一周,全程線上操作,是3月底前優惠現車的一批,星空灰,所有辦下來(加保險)一共26w把。感受非常好,服務非常高效。我很喜歡這樣的公司,因為不用扯皮、和銷售拉鋸,價格不透明。對於我這樣有復雜恐懼癥以及選擇困難癥的人員極其友好。
- 舒適性: 舒適性上就別談了,底盤很硬,很顛,路感極其清晰,本來想降一下胎壓緩解一下,結果銷售說胎壓足續航才準,續航效率高,遂放棄。對舒適度性很在意的慎重考慮。說實話,開了Model Y,我再開回我的思域,感覺我的思域舒適性好到爆炸,路上的坑窪過濾的是真好。
2.續航、充電與使用成本: 標著554,實際充滿大概430--435。個人認為所謂的續航焦慮完全不存在,現在到處是充電樁,充電很方便,特斯拉自己的超充基本半小時充滿,但略貴,2元/度,我現在下了好幾個充電APP,基本上找1.15元/度的充電樁充電,快充或超充1小時內基本可以充滿,慢充8小時充滿。實際上電價很便宜,就是充電樁收服務費或停車費導致費用有點高,但是也有很多2小時內免費停車的充電樁,用快充時間足夠。相比油車確實省錢,我開車習慣比較好,且高速開的多,目前效率在125wh/km,也就是1千米0.125度電,1度電可以跑8公裏,每公裏成本1毛3分錢,100公裏13塊錢(按1度電1塊錢計算)。即使按照2元/度的價格充電,成本也不到油車的1/3,如果自己裝充電樁,每公裏成本可以降到油車的1/7甚至更低。所以電車很適合開車通勤距離比較長的或經常開車的人。
3.車機和智能化:和油車是兩個時代的產品,目前也是電車相對於油車的核心優勢。 當然,現在最高階的FSD還沒進入中國,但是使用最低階的AP也可以感受到汽車未來的發展趨勢,特別適合開直道、高速、高架還有固定路線,完全解放雙腳,不用緊繃神經觀察周圍,大大緩解開車的勞累。但目前AP使用上存在的瑕疵是,老是提示手放在方向盤上(即使手已經在方向盤上),希望以後軟件可以改進一下,更智能化感知,只要司機不睡覺就可以。目前我看美國那邊,FSD 12版本已經接近L4級別自動駕駛,國內華為智駕也是屢屢奉獻自動駕駛神操作,我預測完全自動駕駛未來5年內實作完全不成問題。
另外,車機方面,影音娛樂也比較豐富了。駐車時,看電影玩遊戲都不成問題。但是軟件生態還是不夠豐富,我建議馬斯克趕緊效仿蘋果,開發類似app store的生態,可以下載更多的軟件,要不然白白浪費了這麽個類似Ipad的大螢幕。
這方面,我也思考了油車的智能化。油車能不能做到和電車一樣的智能化呢?我覺得比較難,因為邏輯不太一樣,這些智能化功能其實都比較耗電,油車那個電瓶比較難以承載。如果你加大電瓶,整個設計邏輯又得推到重來,對油車是個兩難抉擇。
其他很方便的地方:手機鑰匙與遠端控制,完全擺脫了物理性鑰匙,現在我口袋裏終於只剩下了一部手機;遠端開空調、開過熱保護、開座椅和方向盤加熱、開窗通風、開哨兵模式,總之,你可以遠端進行很多控制。自動泊車和智能召喚不知道為什麽停了,希望與FSD一樣,以後可以都開起來。另外,這個車每月9.9開網,手機流量不夠,可以用車機上網。
4.外形、內飾和空間: 外形我覺得很滿意,現代感和豪華感並存。內飾很簡潔,我非常喜歡這樣簡潔的設計,很適合我這種復雜恐懼癥的人。實際上現在大部份電車,像蔚來、問界、理想等,內飾設計也參考了特斯拉。而像奔馳、寶馬這種花裏胡哨的,我反而覺得太老氣,侵略感太強,尤其是奔馳這種,到處是圓形空調旋鈕和出風口,加上那種多色的燈帶,簡直起雞皮疙瘩,讓人想起鄉村歌舞廳的low爆感。空間不說了,大到爆炸。
5.安全性: 不用說了,非常安全。
6.單踏板模式: 可以進行選擇,選擇弱的模式,和油車差不了很多。我一般不選強動能回收,選弱的,沒有不適應。
7.動力: 不用說了。但我不喜歡暴力駕駛,我開車屬於溫和型,貌似浪費了特斯拉的加速澎湃的能力。
8.全景玻璃天窗: 夏天很熱,需要買遮陽簾。
總體而言,雖然舒適性較差,但我還是非常喜歡這部車,非常喜歡開這部車,因為他的智能化會增加人與車之間的互動,車子不再是一個冷冰冰的交通工具,後續可能成本繼智能電話之後,第二個移動化平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