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汽車

挑起三副重擔,馮興亞升任廣汽集團董事長

2025-02-05汽車

作者 | 甄 瑤

編輯 | 李國政

出品 | 幫寧工作室(gbngzs)

春節假期尚未結束,廣汽集團就重新開機工作模式。

2025年2月4日下午,廣汽集團官方微信公眾號釋出重要人事調整訊息: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第六屆董事會第80次會議於2025年2月3日(星期一)以通訊方式召開,審議透過了【關於選舉公司董事長的議案】。

公告說,曾慶洪由於到齡退休,已辭去公司第六屆董事會董事長、董事及董事會戰略委員會主任委員、委員職務。

▲曾慶洪

會議選舉公司董事馮興亞為公司第六屆董事會董事長。

幫寧工作室認為,當前,廣汽集團進入27載發展史上形勢最為緊迫的階段、「番禺行動」進入關鍵時刻,馮興亞接棒,不僅將決定廣汽集團未來3年發展方向,還將影響其長期發展的軌跡。

去年11月15日,廣汽集團釋出三年「番禺行動」,核心是透過四大改革舉措、五大保障,力爭在2027年,實作自主品牌占集團總銷量60%以上,挑戰自主品牌銷量200萬輛。

彼時任廣汽集團總經理的馮興亞,向外界承諾:「廣汽集團新的轉型變革已經邁出了堅實步伐,我們將砥礪前行、不負眾望,未來三年為大家呈現一個全新廣汽!」

馮興亞

馮興亞早已被外界熟知。翻閱其履歷可看到,這位在廣汽深耕20載的老將,經歷橫跨銷售、市場及管理等多個關鍵領域。

他出生於1969年8月,1988年7月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獲得工學學士學位,2001年7月取得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2004年12月起,馮興亞在廣汽集團任職,先後任廣汽豐田銷售部副部長、副總經理、執行副總經理、董事,廣汽三菱董事、同方環球副董事長,2008年7月起任廣汽集團副總經理、2015年3月起任董事。

2016年11月22日,馮興亞升任廣汽集團董事、總經理、執行委員會主任,開始與曾慶洪搭班子。此後,他還兼任廣汽工業集團董事、廣汽乘用車董事長、廣汽埃安董事長、廣汽國際董事長等職務,是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及第十六屆廣州市人大代表。

在馮興亞擔任總經理期間,廣汽集團釋出了多個重要戰略。

2019年11月22日,廣汽集團釋出「廣汽e-TIME行動」計劃。該計劃曾是廣汽集團立足當時,以顧客體驗為核心,面向未來高質素發展而采取的舉措。

2020年11月22日,廣汽集團攜廣汽傳祺、廣汽埃安,釋出「十四五」規劃 「1615戰略」及廣汽自主品牌 「雙子星」計劃,宣布廣汽埃安獨立營運。

2022年12月30日,釋出「萬億廣汽1578發展綱要」,核心是:透過發力五大增量、夯實七大板塊、落實八大行動,力爭2030年實作營收1萬億元、利稅1千億元的目標。

2023年4月18日,廣汽集團釋出「NEXT」計劃。該計劃可以看作「萬億廣汽1578發展綱要」在整車方面的具體實施策略,意指廣汽集團要在多能源時代來臨之時,堅持「EV+ICV」(電動化+智能化)「XEV+ICV」(混動化+智能化)雙輪驅動路線,力求在保持廣汽埃安EV領先優勢的基礎上,實作廣汽傳祺向XEV,即PHEV(插電式混合動力)、REV(增程式電動車)、HEV(混合動力)的轉型。

2024年4月25日,釋出「智行2027」行動計劃,希望在現有智能化優勢基礎之上,透過智能駕駛、智能座艙的升級以及智慧立體出行場景的打造,實作在產品體驗和出行場景上的領先,為「萬億廣汽」藍圖增添智能化支撐。

在理解了電動化和智能化於廣汽的重要性,以及自主品牌面臨的挑戰後,再來看馮興亞此次接新棒、擔重任,似乎是水到渠成之事。

其一 ,馮興亞接任廣汽集團董事長一職,屬於該集團內部正常的人事調整。在與老將曾慶洪共事期間,兩人攜手推動了包括「雙子星」計劃、「萬億廣汽1578發展綱要」以及「番禺行動」在內的多項重大戰略規劃,為集團未來發展奠定基礎。

結合馮興亞的過往履歷來看,他的專業背景和管理能力與廣汽集團當前及未來的戰略需求高度契合。廣汽集團正處於轉型與發展的關鍵階段,此時換帥被外界普遍視為利好。

其二 ,馮興亞以領導力強、謙遜親和的個性以及果斷勇敢的行事風格著稱,而當下廣汽集團正需要悍將。

在擔任廣汽豐田管理職務期間,馮興亞培養了一大批出色的幹部,他們不僅擁有紮實的專業實力,而且具備極強的實戰能力。隨著馮興亞上任,廣汽集團幹部團隊的「狼性」特質將更多展現,整體戰鬥力有望提升。

換帥是一件大事,尤其是對身處行業大變局中的廣汽集團而言,這更是一個關鍵性的事件。

近4年來,廣汽集團的業績像坐過山車。

‌2021年‌,銷量為214.4萬輛,營業收入756.76億元,凈利潤73.35億元。

2022年,銷量為243.38萬輛,營業收入1102.72億元,凈利潤80.64億元。

2023年,銷量為250.50萬輛,營業收入1297.06億元,凈利潤44.29億元。

更大的問題出現在2024年。

據廣汽集團近日釋出的2024年業績預告顯示,2024年凈利潤預計為8億到12億元,同比減少72.91%到81.94%,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虧損33億到47億元——這將是廣汽集團20年來首次虧損。

回望2017和2018年,廣汽集團分別創下108億元和109億元的凈利潤高點,如今卻大幅虧損,凸顯廣汽集團在市場競爭中的被動局面。

歸納來看,自主品牌、合資車企及海外市場這三大領域,是廣汽集團當前的經營重心與挑戰,是馮興亞履新後要挑起的3副重擔。

首先是合資車企穩定與發展。 馮興亞的首要任務,是維持廣汽豐田的良好態勢,解決廣汽本田面臨的困境,實作二者穩定營運與轉型升級,並與外方合作夥伴高效協作。

2024年,廣汽集團的兩大「利潤奶牛」——廣汽豐田與廣汽本田的銷量分別為73.8萬輛和47.06萬輛,同比分別下降22.32%和26.52%。

為扭轉下滑勢頭,兩家合資企業正加速推進新能源轉型。

去年11月,在合資2.0體制下,廣汽豐田開啟「聚變2030」戰略,目標是:實作從「品質廣豐」到「科技廣豐」的躍遷,年產銷重回百萬,成為智電時代頭部品牌之一,並推出品牌「中國自研」進階代表作——鉑智3X。

在2024廣州車展期間,廣汽本田釋出加速電動化事業轉型的「1113」戰略布局,即1個全新的電動品牌、1個全新的電動車工廠、1個純電現地開發模式、3款以上全新電動車。

其中,「1個全新的電動品牌」是指燁P,以及全新一代智能高效純電專屬平台(W架構);「3款以上全新電動車」指廣汽本田將基於W架構,在3年內推出3款以上純電車型,涵蓋中高級轎車和大型SUV。

由此可見廣汽「兩田」紮根中國市場的決心,以及進行電動化轉型、向新而立的行動力。

其次,自主品牌挑大梁。 這是馮興亞主導廣汽集團發力的重點方向。

在合資品牌市場份額下滑的同時,廣汽自主品牌同樣面臨挑戰。

2024年,廣汽傳祺銷量為41.46萬輛,同比微增1.99%。另一自主品牌廣汽埃安則表現不佳,銷量為37.49萬輛,同比下降了21.9%。

為推動自主品牌做大做強,廣汽集團啟動「番禺行動」,目的是透過組織架構重構,進一步強化其「大自主戰略」,以降本增效為核心,推動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持續前行。

截至目前,廣汽集團關於「大自主戰略」的組織架構已基本完成,中高層管理人員已完成定崗。「3月1日所有崗位人員都將到位。」廣汽集團內部人士稱。

在本次改革中,馮興亞親自掛帥,統領「大自主機板塊」,強調高層管理者需要「親臨一線,傾聽炮火」,直接面對市場反饋,最佳化戰略執行力。

比如,「大自主戰略」下,廣汽3個自主品牌的定位更加清晰,各自承擔不同市場角色,共同提升廣汽自主品牌整體競爭力。

其中,傳祺主攻燃油及混動市場,以家用與中高端SUV為核心,穩固傳統市場基礎。

埃安聚焦純電市場,以先進、新潮、高品質為核心標簽,繼續搶占主流新能源市場份額。

昊鉑作為獨立的高端新能源品牌,以更高端、更科技的形象,搶占30萬元以上豪華電動車市場。

這種層次分明的品牌矩陣,有助於廣汽在不同細分市場形成全面覆蓋,從而提升整體市場份額與品牌競爭力,但因行業競爭激烈,廣汽的難度不小。

在推進內部改革的同時,廣汽集團亦積極拓展外部合作,近日宣布攜手華為共同打造全新品牌,此舉被視為集團實施「自救」策略的又一重要舉措。在外界觀察中,馮興亞被看作是積極推動與華為合作的代表人物,是「親華(為)派」。

根據公告,廣汽集團投資設立GH專案公司(暫定名),註冊資本為15億元,計劃以GH專案公司為載體,與華為深度融合各自優勢,透過聯合定義和設計,在產品開發、行銷策略以及生態服務等多個領域合作,打造基於新架構、技術領先的新汽車品牌,推出一系列智能化新車型產品。首款產品定位於30萬元級豪華智能新能源車。

最後,推進國際化。

合資板塊銷量滑坡、國內競爭承壓,廣汽集團自然將海外市場作為未來增長的新前線。

海外市場是「萬億廣汽」戰略中的重要增量板塊之一,2024年廣汽集團出口汽車12.7萬輛,同比增長67.6%。不過,與行業主流車企海外戰績相比,如奇瑞的114.4萬輛、上汽的92.9萬輛和長安的53.6萬輛,廣汽集團仍有很大的差距。

海外市場的機遇不言而喻,但挑戰如影隨形。要想從全球市場中分得更大蛋糕,廣汽集團必須邁向深水區。

早在2023年8月,廣汽集團曾推出「1551」國際化戰略,目標是在海外站穩歐洲、亞太、獨聯體、中東非洲、中南美洲等五大市場版圖,深耕至少12個萬輛級戰略市場。

此後,廣汽展開一系列改變,包括:成立國際化事業領導小組,由曾慶洪和馮興亞親任正副組長,推動各業務板塊在出海過程中協同;將下設的國際業務本部與整車事業本部整合為「整車及海外業務本部」,由馮興亞分管。此前,馮興亞為廣汽國際的法定代表人,該公司成立於2022年5月。

2024年3月,廣汽集團釋出「One GAC統領、雙子星驅動」的品牌出海策略,主打品質領先、科技創新的全球品牌價值。

10月,攜自主品牌多款明星車型亮相2024巴黎國際車展,並釋出「歐洲市場計劃」。截至2024年底,廣汽產品已覆蓋全球74個國家和地區,初步構建全球銷售網絡和服務體系。

有業內人士表示:「從管理風格來看,馮興亞實幹拼搏的作風,能勝任進入下一個戰略階段的廣汽在海外市場開疆拓土的新征程。」

2025是廣汽集團全力實施三年「番禺行動」、開啟自主品牌一體化新征程的元年。此次換帥後,廣汽集團進入馮興亞時代——也是一個極其艱難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