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汽車

下一個被棄的是:華晨寶馬

2024-08-20汽車

在中國,寶馬長期以來與奔馳和奧迪並列為「BBA」三巨頭,成為豪華車市場的中流砥柱。然而,隨著市場環境的深刻變化,寶馬在中國的光環逐漸褪去。特別是近年來自主品牌的強勢崛起,以及日韓系品牌的市場份額大幅下滑,為寶馬未來的市場表現敲響了警鐘。

自主品牌的崛起:日韓系品牌的「前車之鑒」

中國汽車市場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自主品牌的快速崛起是其中最顯著的趨勢之一。根據2023年上半年的數據顯示,自主品牌在乘用車市場中的占有率已經攀升至52.9%,這是一個歷史性的突破。

相比之下,日韓系品牌的表現則每況愈下,尤其是韓系品牌,其市場占有率跌至僅3.5%左右,幾乎被邊緣化。

具體來看,曾經風靡一時的現代、起亞等韓系品牌,近年來遭遇了市場寒冬。它們在產品更新和技術創新方面明顯滯後,品牌定位逐漸模糊,導致大量消費者轉向更具性價比和創新能力的自主品牌。

即便是曾經強勢的日系品牌,如豐田和本田,雖然尚能維持一定的市場份額,但其增長已明顯放緩,尤其是在新能源和智能化領域,日系品牌的優勢不再明顯。

這一趨勢揭示了一個重要事實 :中國消費者的需求正在發生深刻變化,他們更傾向於選擇那些能提供智能化、電動化以及更符合本地需求的品牌。日韓系品牌的困境,正是寶馬即將面臨的挑戰的預演。

寶馬的挑戰:為何下一個是寶馬中國?

在過去,寶馬憑借其卓越的駕駛體驗和豪華品牌形象在中國市場占據了重要地位。然而,隨著自主品牌和新勢力品牌的崛起,寶馬在中國的優勢正在逐漸消失。

新能源的沖擊: 近年來,蔚來、小鵬、理想等中國新勢力品牌在高端電動車市場嶄露頭角,這些品牌不僅提供了具有競爭力的產品,還成功建立了自己的品牌文化和使用者社區。2023年,蔚來ET7的上市進一步拉高了國產高端電動車的門檻,與寶馬5系形成了直接競爭。在這樣的市場格局下,寶馬傳統燃油車的吸重力正逐步被削弱。

智能化的滯後: 中國市場對智能化功能的需求日益增長,而自主品牌在這方面表現尤為出色。例如,長城、比亞迪等品牌在智能座艙、自動駕駛輔助等技術上迅速推進,並且與中國本土的互聯網企業緊密合作,形成了本地化優勢。

相比之下,寶馬在智能化轉型上顯得相對緩慢,盡管也推出了iDrive 8.0系統,但整體創新速度與中國市場的快速變化仍有差距。

政策壓力與市場變局: 中國政府對新能源汽車的支持力度持續加大,各種政策的出台加速了新能源車的普及。例如,北京、上海等地對燃油車的限行政策使得傳統豪華車品牌的市場空間進一步被壓縮。而隨著「雙碳」目標的深入推進,傳統燃油車的市場前景愈加不明朗,寶馬面臨的政策風險也隨之增加。

消費群體的變化: 中國的年輕一代消費者更註重品牌的科技感和環保內容,而這些正是寶馬傳統豪華車品牌形象中的短板。相比之下,自主品牌能夠更快地適應並回應這一代消費者的需求,特別是在電動車市場中,這一現象尤為明顯。

根據調研數據,2023年,超過60%的中國年輕消費者表示願意選擇國產品牌,尤其是在新能源車領域。

奔馳和奧迪難道不會嗎?

這就回到了開頭那句話,奔馳背後有北汽,奧迪背後有一汽,華晨寶馬只有寶馬確消失了「華晨」。

奔馳的豪華品牌度無可替代,奧迪的高端性價比無可替代,而寶馬以運動之名則會被國產品牌多重夾擊。

轎車來看3系車身賣著5系的價格,談不上性價比。要說運動,電車特斯拉、極氪、蔚來等品牌正在逐步分食寶馬的運動品類。

5系前有奔馳E後有奧迪6,雙重上壓下頂,再加上新款被設計的完全「韓系」風後,更失去了豪華感。

X3,X5被新勢力品牌理想、問界等的內飾及智能化不斷的搶走了市場份額這也是個必然現象。像理想L6,蔚來ES6,30萬內售價正是擊退了一部份X3的使用者。理想L9、問界M9都是處於50萬售價,月銷都在萬量以上,充分顯示出高端消費群體正在集體擁抱國產新能源的智能化車型,更加註重舒適及氛圍感,不再一味追求品牌價值。

總結:

寶馬在中國市場的光輝歲月正面臨挑戰。自主品牌的崛起與日韓系品牌的困境為寶馬敲響了警鐘。未來,寶馬要在中國市場保持競爭力,必須加速在新能源和智能化領域的布局,並根據中國消費者的獨特需求做出更靈活的戰略調整。

如果不能迅速應對市場的變化,寶馬在中國的地位將會越來越難以維持,甚至有可能被後來居上的自主品牌徹底顛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