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汽車

插混新技術油耗再降1L,2025年,增程的優勢還剩什麽?

2025-02-03汽車

2024年,幾乎已經很少再聽到有人說續航焦慮了,因為動力電池技術的進步,純電車在充放電倍率上做到了翻倍,換來的效果,就是快充時間越來越短,續航能力越來越強,當然也離不開能耗管理策略。插混和增程,比了一年的饋電油耗和綜合續航,最後也在同級市場基本也打成平手。好訊息是,比亞迪、長安、長城、奇瑞和吉利,還會在2025年,透過技術的叠代,把這張成績單上的數據,變得再有競爭力一些,大概總結一遍這5家頭部自主品牌在今年的新車規劃,以及各自的新技術,可以看到除了奇瑞和長城還在各自的細分領域,繼續堅守幾款燃油車之外,有關重磅車的戲份,更多的還是插混和增程。

國產三排6/7座SUV紮堆,增程的優勢越來越少?

粗略統計,比亞迪在今年至少有10款新車,比如仰望U7、騰勢N8、騰勢N9、漢L、唐L、方程式豹鈦3,秦L、秦PLUS;吉利有銀河L6 EM-i、L7 EM-i、星艦9、極氪007GT、EX1H和領克900;奇瑞有風雲A9、T8、T11、E05、星途攬月C-DM、山海L8;長城和長安分別計劃了哈弗H7 Hi4、深藍S09、長安啟源Q07、阿維塔06。這其中,光是車長超過5米,車寬2米級別,軸距拉到3米左右的,就超過了6款,目的很明確,這些新車就是要借尺寸立住旗艦標桿的定位,然後再用空間、配置、效能和智能化,和包括新勢力在內的競品扳手腕,值得註意的是,除了深藍S09之外,其余全部都是插混車型,新的問題是,做大型混動SUV,難道增程真沒啥技術先進性可挖掘了?

增程在過去2年,價格從開啟50萬新世界,到堅守30萬級別,再到失守20萬大關,除了理想L9、問界M9和仰望U8,增程如今已經守不住高價,就拿鴻蒙智行來說,同一款車型,增程版比純電版便宜2萬,深藍S05和零跑C10更是降到15萬以內,可以說進一步加深了市場對增程車價格還可以更低的記憶,從技術本身來看,拿增程做C級或者D級SUV,幾乎沒有適配難度,前軸同時放增程器和電機,甚至還有向上探尋電機大馬力的空間,而且,軸距的優勢,也直接奠定了大容量電池上車的方案,除了能解決純電續航,更多的電芯也肯定了快充的效率,那,為何大多自主品牌反而願意用插混來做中大型或大型SUV?

還是從技術層面看,答案是在降低能耗和提高效能的維度上。為了讓增程車的油耗降下來,無非有2條路可走,要麽重推增程器,從缸體構造到滾流技術,從根本上提高燃燒室的效率,盡可能壓榨每一滴燃油顆粒的能量,進而來提高發電能力,要麽就是從電池入手,畢竟這也是增程架構唯一的動力來源,除了調整電解液配方,最佳化正負極材料,就是調整鋰離子孔隙率,進而實作單位體積內,能量密度的升級,而且沒有復雜的變速機構,中低速的駕駛體驗,幾乎就是純電車的感受,但也正是這套邏輯,高速巡航或急加速,增程器發電跟不上扭矩需求,動力儲備就會受到影響,再者,就是NVH的問題了。

所以,領克900的三套動力,就足以說明,單一的串聯技術,在處理大自重的SUV上,沒有多電機插混架構來的更遊刃有余,首先,發動機本身也是具備直驅職能的,只不過為了追求更寬泛的電驅工況,電機的馬力往往會更大,1.5T是現在插混的主流,P1+P3和單擋DHT是油耗最低的方案,當然了,多擋DHT出現的意義,就是規避失速,放大扭矩,平行軸的方案,可以不靠大排量發動機,也能實作低油耗效果,增加一套行星齒輪,讓P2專心做發電和能量回收,後橋的輪邊雙電機,完全能應對全場景的扭矩要求,提到P2再延展一句,長城的Hi4-Z把P2整合在9HAT之後,解耦了驅動職能,這又松綁了對發動機的效能要求,所以就插混復雜且靈活的電機組合來說,在處理油耗和效能問題上,確實是比單一串聯架構更容易解決。

新技術讓油耗再降1L左右,不止靠發動機實作?

在前面提及的新車規劃裏,其實多少還能看到些各主機廠,在今年將用到的新技術。總的來說,除了現在打的正火熱的端到端,新技術還會體現在發動機、電池、電機甚至底盤上,很明顯,這些技術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接著把能耗降下來。先來說發動機,比亞迪的第五代DM,吉利的新一代雷神電混EM-i,以及領克900的那台奔馳客製M246(1.5T),雖然在整個插混架構的驅動比重被降了下來,但本質上,還是需要它做高效的事,而提到發動機高效,指的就是熱效率。

按照各主機廠的節奏,比亞迪的第五代DM,1.5L發動機熱效率從上一代的43.04%提升到了46.06%,以秦L為例,饋電油耗比2023款的秦PLUS,NEDC工況低了2L/100km,吉利同樣在切換1.5L自吸新機後,銀河L7 EM-i和L6 EM-i,饋電油耗基本都從5L級下降了1L左右,長安的新藍鯨3.0插混,在提高熱效率後,不出意外也會從早期的iDD技術再降1L/100km。

還有,在今年升級鯤鵬C-DM 5.0的奇瑞,風雲A8L從之前的5L/100km直接降了一倍,實測極限油耗甚至不到3L/100km,至於比亞迪造的那台水平對置發動機,盡管在仰望U7的身上出現了超過7L/100km,但本質上看,這也已經是用三電機做轎車插混的最優解了,而且真正想利用的,還是這台新發動機的扭矩極限,還有前面提到的長城Hi4-Z,不出意外今年還會出功率扭矩更大的3.0T V6上車,所以,2025年的頭部自主車企,提高發動機的工作效率,依然是排在整個技術架構前面的。

在發動機之後,電池的重要性可以排在第二。比亞迪的第二代刀片電池,第一批已經給了仰望U7、漢L和唐L,在調整極柱造型之後,電池體積的成組效率要比第一代提高了至少兩位數的百分比,還是降低內阻的電解液思路,最後的效果,是14C放電倍率和5.5C的充電倍率,190Wh/kg的能量密度比之前增加了35%,再具體到使用上,純電車的續航超過1000公裏,插混的快充時間會縮短在15分鐘以內,能量密度上來了,對應的是純電續航能力的提升,這對插混而言,又是降低整車饋電油耗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