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結論:無人化,智能化將導致前所未見的資本主義危機,並促進社會向共產主義轉變,抓住機會的國家會進入更高層次,沒抓住的會產生巨大人道主義危機和社會混亂。
下面是我在其他回答中舉過的一個思想實驗的例子:
假定有這麽個與世隔絕的小島,跟外界沒有任何聯系,就叫世界島吧。島上有十戶人家,以種糧食為生,除了糧食,這島上沒有其他任何產出。
一開始十戶人家,每戶都有一樣多的地,每年每戶生產兩千斤糧食,剛好夠自己吃。
後來有一戶人家,不管是巧取豪奪還是公平交易,逐漸透過兼並把島上所有土地收為己有,於是他成了大地主,其他九家只能找他租地種,他每年收取一千斤糧食作為租金,其他人家每年只有一千斤糧食可以吃,生活不下去。由於這個島和外界沒有任何聯系,地主家每年收九千斤糧食作為租金又吃不完,放著只能爛掉,於是地主想了個好主意,把多余的糧食拿出來僱用其他的人家,男的給他家修房護院,女的幫他家洗衣做飯,透過這樣的糧食再分配,其他人家又有兩千斤糧食可以吃了。但是相對於之前的自耕生活,這些佃戶需要付出更多的勞動才能得到同樣多的糧食,除了種田的勞動還要給地主家幹額外的活。這多出來的勞動就是剩余價值。
那麽突然有一天,地主開始用機器人種地了,不需要人種了。這時會發生什麽? 地主就不會種原來那麽多地了。 因為現在他不需要佃戶們種地的勞動了,但是他還需要一些人給他修房護院,洗衣做飯,假定這時四戶人家全職就能提供地主所需的勞動。地主只會命令機器人種五戶人家的地,生產一萬斤糧食,供他自己家和提供勞動的那四家吃。剩余五家不能提供地主所需的勞動,地主也不可能白給糧食給他們吃,只能全部被餓死。於是你很神奇的發現,使用了機器人,反而地主剝削的剩余價值減少了。
更進一步,新的家用機器人出現了,連修房護院,洗衣做飯的勞動也不需要了。地主命令機器人種一戶人家的地,糧食給自己家吃就行了。其他四家也全部餓死, 這時地主也不再剝削任何人了,他又成了開始時那個種一戶人家田,糧食自給自足的自耕農了,資本主義生產消失了。
當我們看到這個例子的最終結局時除了悲傷和震撼之外,稍微動點腦子的讀者可能會發現,這個島的土地產出其實明明可以養活十戶人家,後來又搞出了無人化智能化的機器,生產力大大提高,按理說應該使大家的生活都提高很多,甚至完全可以把所有事都交給機器人,這十戶人家當甩手掌櫃都照樣可以有足夠糧食生活,怎麽會搞到反而九戶人家被餓死呢?
究其原因,就是因為生產資料私有化以及資本逐利性這兩條資本主義的基石。就是因為 生產資料私有化 ,導致土地可以被一戶人家控制,而其他人家雖然有糧食需求,可是沒有土地這個生產資料,想勞動產糧也沒有機會,同時也是由於 資本逐利性 ,掌握了土地的這一戶人家必然要追求利潤,所以他寧可把土地荒掉也不肯租給其他人家耕種,因為其他人家給不了任何他想要的勞動成果,他所有需求機器人都能滿足了,所以讓別人種他的地等於白種,他拿不到利潤,因此他也不可能讓別人種他的地。
從上面這個例子我們可以推測在資本主義下未來大規模套用無人化智能化器材的後果是只有掌握生產資料的資本家和少數提供資本家特殊需求的勞動者才能生存,其他勞動者會全部淘汰餓死,這必將導致社會大規模混亂,崩潰甚至革命。
那麽怎樣才能解決這個問題呢?只有把生產資料國有化。再考慮上面那個例子,如果土地不是歸一戶人家所有,而是國有,由於國家不是人,它並不追求利潤,它完全可以把所有土地都用機器人耕種起來,年底收獲糧食以後再分給十戶人家,這樣十戶人家都有足夠的糧食,同時由於全部勞動都由機器人完成,這十戶人家都是「不勞而獲」了,所以這不是社會主義的按勞分配,而是共產主義的按需分配了,這個島進入了共產主義,島上的人家不用為生計發愁,可以把時間用在琢磨自己的各種愛好發明上了。
同樣的現實裏,也必須透過大規模的國有化生產資料,然後進行生產再分配給被無人化智能化所淘汰的那些勞動者,這些國有化企業不要追求利潤,只要不虧損即可,然後把勞動成果都分配出去,看起來就會像國家出錢養閑人一樣,但這正是生產力發展的必然,所謂共產主義,就是生產力極大發展,所有活都被機器人做了,所有人都成了閑人被社會養起來,大家的生活目標不再是生計,而是自己感興趣的各種科學技術藝術文化等方面的創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