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從 Karlovy Vary 回到布拉格的 6 號公路上,跟著前面的在地車輛,我們以超過每小時超過 140 公裏的速度巡航。風切噪音的隔絕非常好,這並不讓人意外,但是不論是輪胎的捲動噪音或是底盤機件傳來的噪音,均十分的輕微,雖然仍能聽到,但是明顯是經過良好的處理,經過良好的抑制,輕微而不惱人,相對於前一代產品,明顯精進,十分精彩。
在捷克的地界上,試的車自然是斯柯達,這次的標的是,全新第 4 代速派。
源自 1930 年代的品牌旗艦
在斯柯達的品牌史上,速派是其旗艦產品,其歷史可以回溯到 1930 年代。而在斯柯達汽車事業為大眾集團所並購之後,在 2001 年重新開機速派車系,做為品牌在中大型轎車的代表產品,並隨時光變化,推出 3 個世代。由於乘坐舒適、空間寬廣,加上配備設計有巧思,並挾有具親和力的價格,在全球廣受歡迎,累計銷售達 160 萬輛。而這次,我們試駕重新開機後的第 4 代產品,則是 2023 年年底所發表的最新力作。
速派在市場上一直是獨特的存在。在 SUV 大行其道、轎車逐漸式微的當下,速派在全球各地維持了亮眼的成績,尤其是旅行車版的速派,更是吸引了許多不喜歡 SUV 高重心的行駛感受,又有大空間需求的消費者。更有甚著,許多速派車主更是速派的連續買家,一代換過一代,足見其產品的魅力。
風格傳承,細節精致,內斂沈穩
第 4 代的速派遠看的風格與第 3 代看得出明顥的傳承,即便只是一眼,你也不會搞錯其血源。流線利落,依舊是造型的主軸,不過近看可以發現,第 3 代的速派有更極為銳利的折線,而第 4 代則是更為圓潤。長久以來,引擎蓋中央長條式隆起一直是斯柯達的招牌,在第 4 代產品上則是變為內陷的設計,透過光影的效果,反而更為突顯了廠徽。原本角度銳利的倒梯形水箱護罩,也變成流行的八邊形設計。連原本有大尺寸尖銳三角形元素的頭燈組,也變得修長。整體感覺更為沈穩內斂。不過,斯柯達設計師利用保險杠立體的折線,為內斂的風格註入力度,保持動感與勁道。
再仔細看,新速派的水箱罩也十分優美,直瀑式水箱罩采用了 3D 設計,賦予前方視覺更立體的質感,提升了整體的科技感。頭燈組外形更加簡約,不僅線條更加流暢,還具備更高的辨識度,使車輛在夜間行駛時格外引人註目。尾燈則維持了經典的勾式設計,與前代車型一脈相承,增添了辨識度和品牌特色。
車側部份,新的速派也沒有第 3 代產品的那道存在感十足的車身腰線,鈑件飽滿而平滑,與豪華品牌的走向相仿。尾燈部份,速派的 LED 燈組也變得較為修長,與前燈組相呼應。
直瀑式中控台設計,帶來古典豪華風格
相對於外觀,開啟車門,全新速派的內裝質感進步帶給我的震憾,遠遠超過外觀的改變。
速派的儀表與中控台,配合潮流換上雙液晶熒幕的數碼化設計,這並不令人意外。但是良好的表面質感,加上橫貫整個儀表台、與前水箱罩呼應的直瀑式飾條設計,精致、細膩的飾條,良好的手觸質感,帶來古典風的高級氛圍。斯柯達的工程師更精心地將空調出風口隱身其中,兼顧了實用性與設計感,解決一般出風口與車室設計難以相容的問題,非常出色。
速派中控台跟著潮流數碼化,以 10 吋液晶熒幕當做儀表組,以 13 吋觸控熒幕座落於中控台正中,許多的功能同樣透過觸控熒幕來使用。但是在最常用的空調系統部份,速派匯入了 Smart Dial 的智慧旋鈕功能,在中央有著圓形的觸控熒幕,每個旋鈕可以有多種功能,在開車時放在最常用的功能上,透過旋轉外環就可以進行調整。而不同的模式,則可以按壓進行切換。各種調整除了中間的小熒幕會顯示之外,在中控台上的大熒幕也會同步顯示,行駛中使用,相當不錯。而需要即時使用的前後窗除霧、內外迴圈切換、自動空調等,則保留有實體按鍵,個人認為在使用的便利性上取得相當好的平衡。
速派的開門把手設計亦相當特別。一般的車輛是在車門飾板上設計一個內凹的空間安裝。速派設計師則利用車門扶手的起伏,把開門把手設計其上,使用十分方便,與內裝的設計也不顯突兀,相當厲害。
在後座部份,新一代的速派軸距並沒有放大,維持著 2,841mm 的軸距。雖然沒有放大,但是空間向來是速派的長項,維持原軸距完全不會造成任何困擾。在駕駛座以我的座姿調整之後,後座還能保有 2.5 個拳頭的空間,我相信對任何人而言都是足以使用的。而所有的座椅的鋪面與填充材料的搭配良好,在長程的乘坐之下,舒適性表現不俗,相信都能滿足速派目標客層的需求。
行李空間加大,巧思配件增加收納便利
雖然軸距不大,但是速派的車身尺碼是有放大的,這也帶來更大的行李空間。所試駕的車款在國內稱之為轎車款,但事實上是斜背設計,因此開啟行李箱,可以連後窗玻璃都掀開,帶來超大的開口,裝載相當方便。在機場取車時,大尺碼的行李箱直直地擺進去,都還有相當的余裕,而深度也輕松就能整個放進去。在沒有放倒後排座椅的狀況之下,就有 645 公升的空量,比前代產品多了 20 公升,實在好裝。
在車室及行李廂加了許多巧思是斯柯達的特色。這次的試乘車上有著可移動式的懸掛吊簾。一開始還以為只是行李廂隔板。但在原廠的說明之下,這個掛簾是可以承載 3 公斤的物品,因此日常購買小東西時,可以直接放在這裏,好放好拿,也不用怕它在巨大的行李廂裏滾來滾去。穿著西裝的車主,也可以在上車前把外套放在這裏,避免衣服折皺。
而對於國內的消費者而言,速派的駕駛座車門設計有獨立空間,可以收納折傘,這對驕陽與暴雨並存的國內而言,相信是絕佳的使用體驗。
在試駕斯柯達的經驗之中,最讓我難以習慣的,就是斯柯達的杯架設計。雖然前座中間的鞍座與後座中央扶手都有著杯架的設定,而且置杯空間都相當深,可以很安穩的放置,但是國內消費常用的 700cc 手搖飲、600cc 保特瓶、環保保溫杯等,常常都會超過斯柯達杯架的設計。這點在速派第 4 代上相同。以 72mm 的鏡頭偏光鏡,恰恰放滿,若是拿尋常使用的保溫杯,就會卡住放不進去。
一直以來我對此極為不解,一直到親自來到捷克之後才發現,捷克所販售的瓶裝飲料都是細長形的包裝,因此杯架也就以捷克飲料為標準做得如此小巧。
動力充沛、行駛平穩
為了讓媒體能好好體驗速派的行駛表現,斯柯達 特地將行程從布拉格機場出發,前往布拉格西方 120 公裏、靠近德國邊境的著名溫泉景區 Karlovy Vary。
全程大部份的行程都是延著 6 號公路行進,只是 6 號公路是混合高速公路、省道與一般公路的設計,高低速的綜合使用環境,能測試各種速度域的表現。
從機場出發,連線著車流極多的高速公路,天氣亦略帶陰雨,所駕駛的乃是配置 2.0 TSI 引擎,最大輸出有 265 匹馬力的頂規 2.0 TSI 4×4 車型,加上四輪驅動系統,還有 7 速 DSG 變速箱,加速平順與順捷自然不在話下,而微溼的路面在四輪驅動系統之下,自然也沒有任何問題。速派的行駛沈穩而舒適自然不在話下。而稍有空檔,油門輕踩,紮實的動力湧出,轉瞬拉到時速 150 公裏,超越車陣輕松寫意。然而前方駕駛 1.5 TSI 車型的同業,卻以每小時 190 公裏的速度,把距離拉開,也說明速派仍有極大的發揮空間。只是初來乍到,我還是習慣跟著車陣前進,也就讓同業消失在視界之外。
溫泉區位於山區,因此行程的後段免不了要有一小段的山路行駛。在匯入 MQB 底盤之後,速派平穩的行駛與精準的操控,已獲得極多好評,在新一代的產品上在質感更為精進,最主要在於試駕車輛配置有 DCC+雙向阻泥調整的減震糸統,能針對壓縮與拉伸進行不同的調整,因此在動態與舒適性的表現更上層樓。
但是一如在開頭所述,新一代速派在噪音的阻絕與吸收,是其行駛中最主要的精進。可以明顯感覺得底盤的吸震件與車門的隔音、車室內的吸音設計,均較前一代產品向上提升極大的振幅,整體乘坐過程之中,即便是回程以每小時 140 公裏以上的高速行駛,依舊保持令人愉悅的靜肅性,地面捲動的噪音亦不會惱人,在觀光區的比利時路面,在壓過一塊塊石材鋪面時,所傳進車室的聲音亦良好抑制,並不惱人,展現出近似豪華品牌的表現,令人印象深刻。
新一代的速派配置有大尺寸的擡頭顯視器,包含導航與 ACC、車道維持的資訊等,一應俱全,對駕駛者十分方便而友善。只可惜,Carplay 的資訊沒能進一步投射在前擋風玻璃上,要操作仍要回到中控台上的大熒幕使用。
而在 Karlovy Vary 的山區行駛,車上的系統會突然跳出警示訊號,則是斯柯達刻意設定的模擬路況資訊,以展示速派所搭載新一代的導航整合道路資訊系統,包含故障車輛、道路施工等,都會提前顯示。而斯柯達也在現場介紹最新的Skoda Connect 系列,能讓車主以單一賬號,自動支付停車、加油等。
比較可惜的是,因為時間的安排,媒體未能參與先行舉辦的速派Combi 國際媒體試駕,所以不論是座椅變化與行李空間的巧思、全新支援直流高速充電的 Plug-in Hybrid 系統,或是 Mild Hybrid 動力系統等,都未能在這次試駕之中體會到。
全面精致高級化,價格策略待確定
整個試車過程,可以明顯感受到新一代速派更為精致而高級化的演進,產品力良好已是不在話下,可以感受到在超過 20 年的經營之下,斯柯達 品牌不斷提升的努力,成功的開花結果。一直以來,斯柯達 以親和力的價格加上諴意滿滿的產品設定,吸引了許多精明的買家,新一代速派的產品力肯定不成問題,做出什麽樣的價格設定,讓其能進一步吸納更多的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