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適用範圍
摩托車和電動單車輪輞。
2.證書劃分
相同設計、品牌、生產工廠,且下列參數相同:
-公稱直徑和寬度;
-輪輞結構;
-適用輪胎(TT/TL);
-最大允許載荷(kg);
-材質。
3.一般要求
輪輞應在安裝輪胎後的可見位置標明直徑和寬度公稱代號。
輪輞必須防銹處理(電鍍、塗層或防銹材料等),不要塗在安裝輪胎後輪輞表面看不到的部位。
輪輞尺寸和公差必須符合制造廠的設計檔,凹形環(WM、MT、LF型)必須具有符合法規附錄A的尺寸和公差。
直徑偏差不能超過1.2㎜,平面度公差不超過0.8㎜。
![](https://img.jasve.com/2024-2/0415cbb43bcc0fc1a05b5451f05fd771.webp)
4.抗變形測試
當向輪輞施加力F時,輪輞不會斷裂或破裂。如果輪輞的應變達到下表所示值,則所施加的力不應小於所示值。
![](https://img.jasve.com/2024-2/6514b6b160ab4025eb68842a1806a6db.webp)
![](https://img.jasve.com/2024-2/d70cacceb635d3478fac341dd9777c3d.webp)
![](https://img.jasve.com/2024-2/2292b7a7d18480f9f7b70a08b77a651b.webp)
6.徑向承載能力(不適用於輻條式)
經徑向承載能力試驗後,輪輞表面應無裂紋,接縫處無明顯變形或異常松動。
徑向承載力Qt=2.25×最大負載,旋轉次數為5×10^5。
![](https://img.jasve.com/2024-2/cf05aa061f9b1374bb219b5e2c57cd15.webp)
7.徑向抗沖擊性(不適用於輻條式)
經徑向抗沖擊試驗後,輪輞表面應無裂紋,無明顯變形,接頭處無異常松動或因輪輞損壞而突然漏氣。
沖擊載荷Qv= 最大負載W/g
沖擊高度:前輪為180㎜,後輪為120㎜。
![](https://img.jasve.com/2024-2/81bbfad79903e08a7c07948acbb460c4.webp)
8.扭矩公差(不適用於輻條式)
抗扭力測試後,輪輞表面應無裂紋、無明顯變形或接頭處任何異常松動。本規範僅適用於驅動輪中使用的輪輞。不適用於內部裝有電動機的輪輞。
扭矩T = ± W×R(最大輪胎半徑),試驗次數為10^5。
![](https://img.jasve.com/2024-2/a4f7442af3514cdec0a7a0b18af8b499.webp)
9.無內胎輪輞的氣密性(不適用於輻條式)
用於無內胎輪胎的輪輞必須進行氣密性測試。在氣密性測試之後,不應有空氣透過輪輞泄漏。
測試時輪胎內的氣壓為300 Kpa或輪胎規定的標稱壓力的兩倍,將車輪浸入水中,然後檢查車輪是否漏氣, 測試時間至少為 2 分鐘。
![](https://img.jasve.com/2024-2/60b3ec05c16bb31f70053761b52d8b16.webp)
10申請檔
-輪輞技術圖紙;
-輪輞類別(有無內胎使用);
-直徑和寬度公稱代號;
-對應最大輪胎尺寸;
-胎壓;
-安裝位置(前/後輪);
-最大允許載荷(kg);
-輪輞結構(是否為一體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