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輛車是大宇 Bucrane,這是一款1995年推出的概念車,最初亮相於首爾的南韓國際車展,並在幾個月後亮相於英國車展,很多英國人認為這輛車是廉價南韓品牌推出的惡作劇產品。
目前來說,這輛概念車已經被大多數人遺忘了,不過話說回來,你還記得大宇嗎?可能你已經把這個品牌徹底遺忘了,大宇汽車創立於1967年,巔峰時期曾是南韓第二大汽車企業,後期由於經營不利,於2000年正式宣布破產。
一切要從頭說起1937年南韓機械制造公司成立,在1962年更名為Saenara汽車,主要業務為生產並銷售日產藍鳥PL310車型。1965年又更名為Shinjin汽車跟豐田的合作。一直到1972年,豐田結束,Shinjin又再次易主通用生產霍頓Torana、雪佛蘭1700等車型,並在1976年更名為世韓汽車。由於美國人經營不善,世韓汽車在1982年虧損845億美元,並在1983年把經營權讓給了占有一半股份的大宇集團,大宇汽車由此也正式誕生。
最初的大宇只是進行一些貼牌生意,在1991年引入了鈴木的奧拓、Carry微面以及Carry小貨車三款主力微型車,並更名為Tico、Damas以及Labo主要擴充南韓的微型車市場。
1994年,大宇又正式引進本田Legend(裏程)開始貼牌生產,並更名為Arcadia開始繼承Royale。大宇沿用通用的平台制造汽車,以及借用日本車型貼牌生產汽車的模式一直營運到了1996年。為了追趕現代和起亞,大宇作為一家大型的汽車制造商也希望開辟自己獨有的汽車,
經過努力大宇在1997年推出了大宇Lanos,該車的外觀由意大利著名設計公司喬治亞羅設計,Lanos也是首款大宇自主車型。1998年還推出了另一款全球車大宇Matiz微型車,這款車在英國市場特別受老年人的歡迎,而奇瑞QQ的設計靈感則是來源於這輛車,大宇之後推出的豪華級轎車大宇Leganza,是國內雪佛蘭景程的前身。
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此時大宇冒險向南韓國家銀行貸款,斥巨資收購了南韓雙龍汽車。憑借雙龍汽車與奔馳合作的技術基底,大宇成功在1999年至2002年間推出了Korando、Masso、Honker等懸掛著大宇Logo的雙龍SUV。
與大宇的大多數其它汽車的設計一樣,大宇Bucrane跑車是由著名設計公司喬治亞羅設計,這輛車看起來有點像寶馬M1或者菲亞特Pto。這輛車的車身框架是來自於大宇Arcadia轎車(1994-1999年),而這輛車本質上是第二代本田Legend(裏程)。
意大利的設計公司表示,這款車的設計靈感來自於60年代的經典跑車,它有著長長的車頭和飽滿的車尾。令人興奮的是,大宇Bucrane上還使用了公司全新設計的公司徽章標誌和前進氣格柵。
動力上使用的是3.2升V6發動機,最大功率為240 馬力,匹配四速自動變速器,驅動形式為前輪驅動。反正不知道是不是年代久遠的緣故,目前查詢不到任何關於這輛車的效能數據資訊,據說整車是由碳纖維打造的,但是整車的重量約為1,400公斤,看完了這些參數感覺,它的效能表現應該是相當平庸。
最令人興奮的地方我覺得是這輛車的車門,大宇第一次使用半剪刀車門。與蘭博基尼上看到的不同,門的開關方式非同尋常,要開門時需要先把窗戶擡起來,窗戶從車頂上升起來後,可以看見門與車身連線的鏈條。這一切是非常復雜的。另外車頂的上升的部份是可以被移除的,車輛可以變成半敞篷的狀態。
這輛跑車的皮椅看起來相當舒服,而且後面第二排也有著不錯的空間表現,不過這輛車的進出倒是件很尷尬的事,另外據我們所知,這輛車的窗戶似乎是開不開的。
不過,再怎麽說這是一輛大宇,即便生產出來你想象一下,你會買一輛嗎?如果它投產我覺得它的保值率會相當糟糕,不過如果你不喜歡大宇,可以考慮一下別的,當年推出的瑪莎拉蒂3200 GT,也是由意大利設計,在1998年開始銷售。如果你仔細對比兩款車後你會發現,它們之中有非常強的相似度。
破產之後的大宇品牌在2001年被賣給了通用汽車公司, 2005年在歐洲銷售的所有Daewoos都被重新命名為雪佛蘭(Chevrolet)。而大宇汽車在南韓的舊廠房則被改名為通用南韓,目前南韓已經很難找尋到這個消失品牌的痕跡。
大宇集團曾經是南韓的巨頭,生產電視、輪船、公共汽車和連鎖度假酒店。據報道大宇董事長金宇中在1997年10月至1999年8月期間,金宇中透過偽造盈利假賬,集資貸款200多億美元,轉移到他在英國的秘密賬戶上,破產前夕金宇中借商業存取機會離開南韓。69歲的金宇中在2006年回國,南韓法院以財務欺詐和挪用公款等罪名判處其10年監禁,還命令他繳回約合220億美元的資產,並處以約1.06萬美元罰款,2019年12月金宇中因病去世,享年83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