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女人

冬季情緒低落要註意了!這幾種情況,可能是身體發出的警報

2025-01-07女人
隨著天氣越來越冷
有些人會感到心情變得低落
出現憂郁沈悶、做事提不起興趣等狀況
甚至還會貪睡多夢
其實這種因為季節變化
帶來的情緒變化
可能是季節性情緒失調癥(SAD)
的一種表現
什麽是季節性情緒失調癥?
它與普通的抑郁癥有什麽區別?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患有季節性情緒失調癥?
怎麽做可以預防和緩解情緒失調癥的發生?
一起來看看專家的解答
1
什麽是季節性情緒失調癥?
季節性情緒失調癥(SAD)又被稱為冬季抑郁癥,是指因天氣的變化而產生的一種憂郁癥效應。
與非季節性抑郁癥不同,SAD的癥狀通常在秋冬季節開始,春夏季節消退。個人可以透過監測自身每年在特定季節出現的情緒變化來辨識SAD,尤其要註意在沒有明顯生活壓力的情況下出現周期性的抑郁癥狀。
它的癥狀包括了顯著的心情低落、能量下降、興趣減少,以及與生物律動變化相關的睡眠問題,例如過度睡眠等。同時,顯著的食欲增加和對碳水化合物的渴求,可能會導致體重的增加。這些癥狀由於神經遞質平衡的季節性變化而出現,與冬季體內褪黑素水平上升、血清素水平下降有直接關系。
2
為什麽季節性情緒低落
容易發生在冬季?
季節性情緒失調癥(SAD)的發病與多種神經生物學因素有關,其中關鍵的因素是光照對大腦中血清素系統的調節。血清素是調節心情、飲食、睡眠的重要神經遞質。冬季日照減少導致血清素合成下降,從而影響情緒穩定。
此外,光照缺乏還會影響松果體的功能,松果體在控制褪黑素分泌中起重要作用,而褪黑素是另一種與睡眠周期調節密切相關的激素。研究顯示,SAD患者在冬季褪黑素夜間分泌延長,這可能導致睡眠和覺醒周期的錯亂。
另一方面,人類的晝夜節律主要由位於大腦中的視交叉上核(SCN)調控,SCN對光線非常敏感。在日照時間減少的冬季,SCN接收到的光訊號減弱,從而影響到整個身體的生物律動。這種節律的變化也會導致褪黑素分泌時間變長,血清素水平降低,進而影響情緒和睡眠模式。
3
如何應對冬天的情緒「感冒」?
對於輕微癥狀的SAD患者,可以透過適當的運動以及增加光照幫助緩解。
最新的治療研究顯示,除了傳統的光療法和藥物治療,補充維生素D也顯示出潛在的效果。一些研究發現,SAD患者在冬季往往缺乏維生素D,而補充維生素D可以幫助改善這些癥狀。
此外,認知行為療法(CBT)專門針對SAD的版本(CBT-SAD)已被證實可以有效減少癥狀,即改變患者對冬季光照變化的認知和反應有助於長期管理情緒。
對於癥狀嚴重的個體,推薦綜合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光療和心理治療等。選擇性血清素再攝取抑制劑(SSRIs)是最常用的藥物,能夠有效增加大腦中的血清素水平。在一些病例中,添加第二代抗精神病藥物如喹硫平(quetiapine)也顯示出了治療效果。
在冬季來臨之前,我們還可以透過增加戶外活動、多接受自然光照等方法預防SAD的發生。透過調節人體的生物鐘,保持規律的社交活動和良好的飲食習慣,多食用富含Omega-3脂肪酸和維生素D的食物,也能有效預防SAD。
轉自:新華網·寶藏青年工作室、新華網江蘇頻道(綜編:楊琦 程欣然)
合作專家: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鎮江市第一人民醫院化療科副主任、主任醫師 偰燕燕教授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