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新聞1月17日訊
(通訊員 易艷中)近日,一名兒童因眼部不適,在家屬的陪同下來到株洲市人民醫院康復門診問診,家長說孩子晨起時雙眼仿佛被東西糊住,伴有強烈的癢感和視物模糊,且右眼於當天上午出現發紅、腫脹並伴有幹澀感。
株洲市人民醫院康復門診中醫外治醫生羅芊蕓接診後,細致地察看了患兒的雙眼及體征,隨後采用刮痧診斷法進行初步檢查。在刮拭患兒的額頭時,發現額中帶和額旁區域存在明顯的疼痛反應,並迅速出現紅色的痧點。
羅芊蕓說,額中帶對應的是頭面部肝膽脾胃等臟器的中焦區域,根據中醫基礎理論,肝開竅於目,當機體肝火上炎時,在眼睛處常會表現出一些異常的癥狀,比如目赤腫痛、眼幹眼澀、眼屎增多等。
經過大約2至3分鐘的刮拭,患兒立刻感覺眼部舒適了許多,眼睛的紅腫癥狀也有所緩解。羅芊蕓繼續運用個體化中醫綜合外治法,對患兒予以耳尖放血、耳穴壓豆治療,隨著治療的進行,患兒眼部的不適感進一步減輕,甚至出現神清氣爽的感覺。
為進一步鞏固療效,羅芊蕓最後還在患兒手部進行了刮痧治療。刮拭短短幾分鐘後,患兒手部便出現了黑色的痧象。羅芊蕓解釋說,從耳部或手部刮出痧的顏色與機體健康狀況密切相關:
1.紅色:代表血熱、血燥,身體容易引發炎癥,易發脾氣。
2.紫紅色:代表有寒氣進入體內傷及臟腑,但只在臟腑表層。
3.紫色:代表寒入臟腑,機體可能出現胃寒、宮寒等現象。
4.紫黑色:代表寒入脾心,可能會生病。
5.黑色:代表重度寒氣滲入身體內臟,已經生病。
不同部位出痧的意義:
1.後頭頸項區:反映頭部頸部問題,如頭痛、頸椎骨刺等。
2.脊椎區:反映睡眠質素。
3.雙側肩背區:反映肩部問題,如肩膀酸痛、風濕等。
4.心肺區:反映呼吸系統問題,如感冒、胸悶等。
5.脾胃區:反映消化系統問題,如肝功不全、胃痛等。
6.肝膽區:反映排毒問題,如消化不良、腸胃脹氣等。
7.腰腎區:反映內分泌問題,如腎虛、膀胱炎等。
痧的形成原理和中醫理論解釋
痧是血液裏滲透出來的「瘀穢」,阻礙氣血執行,引發組織器官病變。中醫認為痧是體內帶毒的血和體液,透過刮痧啟用陽氣,與體內物質發生生化反應後形成的微細有毒顆粒,透過皮膚毛孔等排出體外,而這位小孩是在額部、顳部和眼部周圍出現了紅色痧像,也就代表有血熱、血燥;從而也會反應到小孩大便不好,而且小孩還易發脾氣,所以透過疏泄肝火,就能得到很好的緩解。
羅芊蕓所采用的「四井排毒」法,源自李氏銅砭刮痧療法,該方法透過將人體的陽脈膀胱經和督脈打通後,把體內的毒素趕到手和腳,並透過刮痧的方式進行排毒,從而起到治療和鞏固療效的作用。該法還有提高人體免疫力的作用,神奇的刮痧治療不用藥物,透過銅砭刮痧調動人體的氣血,啟用人的抗體和人的自愈力,不僅有病治病,而且能無病養生,真正達到治病與治未病的作用。
透過這次治療後,患兒不僅眼部的紅腫幹澀癥狀得到了顯著改善,脹痛感幾乎消失,而且平時大便不暢的問題也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