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女人

春節返程高發!長時間乘車乘飛機有哪些健康風險?這類人群要小心

2025-02-04女人
春節長假臨近尾聲,很多人陸續踏上返崗的路途。大家一定要留意旅途中,潛伏著的「健康殺手」——「經濟艙症候群」。
據媒體報道,去年春節假期後返工途中,廣東東莞出現多名因為長時間坐車導致「經濟艙症候群」的患者,其中3人不幸身亡,連續坐車時間都在20至30小時。
「經濟艙症候群」到底是個啥,怎麽好好乘車乘飛機也會有生命危險?
△微博截圖
什麽是經濟艙症候群?
1、經濟艙症候群是什麽?
臨床有一種疾病叫「靜脈血栓栓塞癥(VTE)」,最常表現為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E),嚴重情況下可導致休克或猝死。
因其危險因素之一是久坐不動,而長途旅行,乘坐長途客車、火車硬座,特別是乘飛機經濟艙時會增加VTE風險,所以醫學上也把這種現象稱作「經濟艙症候群」。
2、經濟艙症候群是怎麽引起的?
長途客車、飛機經濟艙等交通工具的座位又窄又擠,而且走動不便,特別是靠窗的位置,大部份人下肢基本上都是保持著不動或少動的狀態。
下肢長時間的不活動,靜脈血流速度會變慢,凝血因子水平會升高或活化,若再具備其他血栓形成因素,如血管內皮損傷、血液成分處高凝狀態等,就容易形成靜脈血栓。
3、經濟艙症候群有哪些風險?
如果形成了靜脈血栓,人恢復正常活動後可能出現血栓脫落,導致血管栓塞,即發展為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DVT),可出現腿部腫脹、疼痛、皮溫升高和紅斑;如果血栓隨著血液迴圈進入肺動脈,可導致呼吸困難、胸痛、咳嗽,嚴重時咯血、暈厥,甚至猝死。
目前研究認為靜脈血栓栓塞癥(VTE)與旅行時間之間存在劑量-反應關系。即從飛行4小時後開始,每多飛行2小時,VTE風險增加18%~26%。
有研究表明,長途汽車、公交車和輪船旅行也會增加因久坐而導致血栓形成的風險。
總體上,旅行後出現有臨床癥狀的VTE發生率小於0.05%,與非旅行者相比,旅行者的VTE匯總風險為前者的2.8倍。
如何預防經濟艙症候群?
目前醫學觀點認為:沒有基礎疾病或沒有VTE形成高危因素的健康乘客不需要預防經濟艙症候群。
盡管可能會導致嚴重後果,但旅行後VTE發生率並不高,而且靜脈血栓形成通常需要具備三個要素:血流改變(即血流淤滯)、血管內皮損傷、血液成分改變(遺傳性或後天性血液高凝狀態)。
長途旅行似乎只增加了既往已存在的VTE風險,而不會導致一個先前沒有VTE風險的人出現經濟艙症候群。
那麽哪些人需要預防經濟艙症候群呢?以下總結了與VTE有關的危險因素:
近期(通常是12周內)進行過大手術,尤其是骨科手術(包括6周內的髖關節或膝關節置換術)、大血管手術、神經外科手術及癌癥手術;
患有各大、小創傷(即血管內皮損傷要素);
患有過VTE;
患有活動性惡性腫瘤;
處於妊娠或產褥期;
高齡(>65歲,VTE的正選風險隨年齡而增加);
服用藥物(避孕藥、其他激素制劑、抗抑郁藥等);
肥胖;
患有遺傳性易栓癥,或有VTE家族史;
患有基礎疾病(肝病、腎病、心血管疾病)。
對於有VTE危險因素的乘客,如果旅行交通時間超過4小時,通常提倡以下預防性幹預:
1、使用彈力襪,即醫用循序減壓彈力襪(GEC),也稱逐級加壓彈力襪(GCS),壓力在15mmHg~30mmHg之間。
2、盡量經常走動,至少每1~2小時活動1次。
3、保持頻繁的小腿活動,包括踝關節屈伸(小腿肌肉拉伸)和膝關節屈伸(大腿肌肉拉伸)。
4、但如果旅行者的VTE風險特別高,可以由醫生評估後給予藥物預防。
經濟艙症候群的前兆有哪些?
許多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DVT)的患者並無先兆癥狀,但如果在旅行期間或旅行後出現下面癥狀,特別是高風險人群,需要警惕,及時就醫。
1、腿部癥狀:腿部腫脹、疼痛、皮溫升高和皮膚紅斑時(通常累及單側,但也可累及雙側)。此時應懷疑DVT,建議立即就醫。
2、肺部癥狀:DVT如果發展為肺栓塞(PE),伴隨或不伴隨上述腿部癥狀,會有漸進式越來越嚴重的肺部癥狀,甚至休克(暈厥),有時該過程非常快,僅數小時或數分鐘。
肺部癥狀的進展變化包括:
呼吸困難,由活動時呼吸困難進展至靜息時呼吸困難
胸痛,特點是局部針刺樣胸痛,深呼吸或咳嗽時疼痛加劇
咳嗽,甚至出現咯血
端坐呼吸,采取坐位或半臥位呼吸以緩解呼吸困難
哮鳴,呼吸急促且喉中發出哨鳴聲
如果發生以上情況,請一定及時就醫。
(轉自:科普中國)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