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覺得自己不胖或者不瘦,但是如果能再微調一下就更完美了,可是偏偏體重穩如泰山,前腳好不容易餓了幾天瘦下去一點點,或者多吃幾口胖了一點,稍微不註意又回到之前的體重了。想嘗試網上那些極端一點的減肥 或者增重方法,又怕搞太狠了剎不住車,每天就焦慮得不行。
1.學習營養知識,計算熱量
很多人還覺得減肥無非就是少吃多動,或者不吃晚飯,多跑幾圈的事,第一用不著看醫生或營養師,第二用不著找專業書,網上搜幾個動作教學就行了。但實際折騰下來,不僅體重沒有變化,心態和身體負擔變得更差了,弄不好還會出現焦慮、掉頭發等健康問題。其實不管做什麽事都需要學習,最起碼是得稍微入門,能聽懂別人是在說實話還是在忽悠你,然後再去選擇適合自己的。
營養學知識說起來很復雜,但基礎的內容也可以很快掌握,畢竟說來說去就是一些營養素的量。我們如果長期刻意缺乏某一種或幾種營養素,身體是會出現預警的,常見的就是情緒波動,身體出現失眠、脫發等異常反應,此時就要掌握均衡營養的方法。最簡單的就是啥都吃點,啥都別吃多,肉、蛋、奶、魚、果、蔬、豆,每天換著花樣的吃點,問題肯定不大。
在營養均衡的基礎上,我們考慮熱量的計算方法,現在有很多軟件或者資料都能找到相關食物的熱量,但最簡單的還是透過每頓飯與下一頓飯之間餓的程度來判斷主要產能營養素的攝入量,比如每頓飯吃完沒到2小時就餓,說明攝入過少,而每頓飯到吃飯時感覺前一頓都還沒消化,說明吃多了。嘗試幾次就知道自己的飯量是多少了,想減肥的就把這種饑餓感調整到下一頓飯之前半小時或1小時就夠了,再少營養又會不均衡了。
2.正確看待運動,合理規劃
一般聽到誰要減肥 ,除了節食就是運動,其實運動從熱量消耗的性價比來看,遠不如飲食,但運動的魅力不僅僅在於消耗熱量,還有塑行、愉悅身心、增強心肺功能、促進新陳代謝等諸多好處。如果運動只是為了 減肥,那麽為了保證不反彈,運動和飲食造成的熱量差就必須永遠平衡,一旦自認為減肥成功停止運動,這一塊的熱量缺口立馬就補回來了,對於減肥來說毫無意義。
如果恰好有興趣愛好或者有意識培養長期的運動興趣,完全可以將其規劃到整體減肥計劃中來,平均一個月多少次運動,就能保證消耗量固定。再搭配飲食,就有了意義。
3.心態要平衡,周期拉長
很多人希望3天瘦5斤,或者10天瘦30斤,但從沒想過自己是怎麽胖起來的。脂肪的消耗是固體轉化為氣體或液體慢慢排出體外,一塊香皂想用完也得好久呢,何況身體內部的脂肪。如果糾結於每天的體重波動,無異於蒸米飯時隔5分鐘開啟蓋子看熟了沒熟。很多事情的周期都比較長,尤其涉及到身體變化,小孩長高也不是一天兩天的,否則肌肉早就撕裂了。所以看待減肥 要客觀,沒有3個月肯定是沒有成效的,我們把每天飲食和運動做好的情況下,先堅持100天再說,不行了再來100天,萬一某一天或幾天沒做好,延長就是,總有一天能被別人看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