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體育

為什麽中國的其他運動專案那麽強,到了男足這裏就不行呢?

2021-02-03體育

這真跟中國國情有關。

我們可以發現一個蠻悲哀的事情:

越是商業化的體育專案,中國的競爭力就越差

而題主眼中的「中國的其他運動專案那麽強」,可能只是在奧運會座標體系下的強。這得益於中國的五字戰略—— 小、巧、難、女、少 。把精力放在那些冷門專案上(就是沒什麽商業價值的),戰略性地放棄競爭度高的。

所以我們會發現,奧運會前期我們一般能牢牢占據金牌榜首,到了中後期逐漸被美、俄甚至英國趕超。

我在網上拉了一張全球價值最高的20項體育賽事的排名:

足球占了11項。刨掉足球和奧運會之外,還有超級碗(橄欖球)、F1(賽車)、環法(單車)、NFL(橄欖球)、溫網(網球)、MLB(棒球)、職業高爾夫巡回賽(高爾夫)和NBA(籃球)。

有哪樣我們是真的強的?

然後我們再細分一下上面三類:

主要看靜態天賦的:橄欖球/籃球/單車

主要看群眾基礎的:棒球

主要看國民生活水平的:網球/高爾夫/賽車

這倒是從側面印證了一句話:我們正處於並將長期處於...

再回到足球這一塊,問題又出在三個方面:

  • 普通人對待擇業領域的態度
  • 中國的體育尚未完成工業化
  • 保證從業者能夠過上體面的生活
  • 轉譯成大白話就是:

    怎麽讓家長接受從事體育事業並不意味著小孩學習成績差?

    如何擴大足球人口,加快足球產業發展?

    先說第一點,這點是最難的,難在:

    本質上來講, 中國就不是一個熱愛體育的民族 。一句話就可以概括我們的價值觀: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我相信這句話沒有人反對吧?現在教育內卷卷的是啥?沒人去卷體育類的吧(馬術、高爾夫這種更應該被視為所謂的階級入場券)?

    而「練體育」,大家想想周圍遇到的情況,是不是僅存在於 「讀書差」 的小孩?目前的社會大環境如此的殘酷,有多少家長願意花10-15年的時間去培養一個將來還不一定能夠成為一個可以站在 頂級聯賽舞台 明星球員 (只有這兩個條件都滿足才能勉強回得了本)。如果練到一半不練了,又需要耗費多少精力重新回到高考的跑道上?

    這就堵死了絕大部份正常家庭讓小孩從小接受每周起碼兩次足球運動的路子(成為足球人口的標準)。

    對比有足球文化的歐洲和南美。

    歐洲有比較全面的福利體系,能夠保證小孩子即使沒有辦法成為足球運動員也可以過上相對體面的生活——當然,真正中產及以上家庭出身的人從事足球行業的依然是極少數;

    而南美則是因為沒得選,只能透過踢球來改變命運。

    然後再說工業化。

    足球是一個系統性工程,並不是說國家人口多就能玩得好的。

    先說一組基礎數碼:

    註冊球員:

    截止2019年為止,在中國足協註冊的18歲以下的球員為43499人,其中男足球員35773人,女足為7726人

    註冊教練員:

    據中國足協統計,四年間,以青少年為主要服務物件的B、C、D級教練培訓人數增長近38000人。但足協技術部負責人稱,由於基礎過於薄弱,歷史欠賬太多,依然滿足不了校園足球、社會足球和職業俱樂部梯隊快速增長的教練需求。

    新增場地:

    目前校園新建、改建、擴建3.2萬塊足球場,到2020年還將新增28545塊,將超出規劃50%。但是由於疫情的影響,這個28545是否能夠順利竣工,存疑。

    足球學校:

    根據教育部統計數據,截至2019年12月,已在全國38萬所中小學中遴選認定校園足球特色學校27059所,設立校園足球改革試驗區38個,遴選校園足球試點縣(區)160個,在全國布局建設「滿天星」訓練營80個,招收高水平足球隊高校181所。制定全國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基本標準,面向近2000萬在校生每周開設1節足球課、組織課余訓練和校行內賽。

    在中國這樣的國家體量下,這些足球人口是遠遠不夠的!

    作為對比,我舉歐洲中國隊的例子:

    在2015年,英格蘭全境共有 1100 萬足球人口(那一年英格蘭的人口是5479萬),其中:

    成年人 820 萬(包括625萬男性和203萬女性)

    5-15歲的小孩 335 萬,(包括249萬男孩86萬女孩)

    在英足總那邊得到的統計資料顯示:全英格蘭境內共有超過 1200 個足球聯盟,球隊 119000 支,參賽人數180萬(包括成年人和孩子)。

    職業聯賽:在英格蘭一共有超過140個聯賽、480個組別。每一年參加聯賽的俱樂部數量都不盡相同,因為經常會有俱樂部加入或者離開,甚至登出或者合並重組。根據平均每個組別聯賽15支俱樂部來推算,整個英格蘭足球聯賽系統中,有超過7000家俱樂部在進行比賽。

    就全體而言,這180萬人每個月都起碼有兩場比賽。

    另外,在兒童人口中,

    5至10歲的兒童有 31.4% 的人每月踢足球

    11至15歲的兒童中有 44.7% 的人每月踢足球。

    而在我所居住的社區,走路十分鐘的路徑有兩所學校,都有足球場;就我看到的足球俱樂部廣告就有5家之多,谷歌了一下發現約有20個;此外,還有一個大型的足球綠地,如下圖所示:

    足球公園,真草皮
    學校,塑膠草皮

    這樣的足球氛圍保證了英格蘭職業聯賽的繁榮,也基本保證了英格蘭足球運動員可以 憑借自己的實力拿到一份符合自己身價的合約

    那麽問題來了,如何擴大足球人口?

    足協其實給出了一個比較靠譜的計劃(能不能做出來另說):

    中國足球金字塔體系。

    以西班牙的加泰羅尼亞地區為例:

    青少年聯賽共分五個級別,每年的註冊球員達到了1.7萬余人。如果再加上其他年齡段,那麽光一個加泰地區的青訓球員總數,差不多就能與全中國的註冊球員匹敵。

    這就是一個很簡單的概率學問題: 基數越大,成材的人數相對來說就會越多

    但是,這又回到了我們到底撥多少經費給青訓、青訓怎麽盈利以及如何安排沒辦法踢上職業足球的小孩未來的生計之類的問題上來了。

    (3)難賺錢的青訓產業
    近年來,武漢尚文集團下屬武漢三鎮俱樂部與武漢市足協共建02-11年齡段市級梯隊。一部份在武漢市由外教進行培訓,一部份送到西班牙長期培訓。國內受訓規模超過600人,國外超過110人,年投入上億元。
    集團董事長劉良斌算了一筆賬:「一個年齡段梯隊40個小孩,能有3到4個踢中超就是很高的成材率了。現在國內球員轉會費限額2000萬,最多也就賣8000萬。實際上能有50%的收益就非常高了。」
    某中超俱樂部董事長認為,國內球員限價有利於抑制市場泡沫,但也一定程度上打擊了青訓積極性。
    多名業內人士稱,至今仍未完善的經紀人制度對青訓產業傷害很大。根據中國足協規定,球員在18歲前不能和俱樂部簽職業合約,只能簽培訓協定。
    「可能我培養了十年,最後快成材了。經紀人給家長拿錢,300、500萬,家長根本抵擋不住誘惑,小孩就跟著走了。俱樂部層面抵擋青少年人才流失的辦法不多。」劉良斌說,「我送去西班牙培訓的孩子,根本不敢讓他們在國內露面。必須要有制度防範經紀人挖墻腳。」

    因此,在這個階段,這個問題是無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