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體育

為什麽中國的其他運動專案那麽強,到了男足這裏就不行呢?

2021-02-03體育

簡單說……

  1. 男足並不是我們唯一「不行」的體育專案。正好冬奧會馬上要開幕了,你可以看看冰球隊裏有多少規劃球員……
  2. 一個國家要在某個體育專案上產出數量和質素都足以使這個專案變得「強大」的運動員,首先要有「我們能行」的信心和「我們要行」的意願,這樣才能保證人力物力的持續足量投入;其次要對該專案有深刻認識,了解從選材到各階段訓練該如何去做。
  3. 足球作為競技能力構成最為復雜的運動專案之一,在選材和培養上最難找到「標準答案」,又是上場人數多達11人的集體專案,不可能僅靠一兩個天才運動員就稱霸很久。因此目前唯一在實踐中被證明可行的道路,只有「廣撒網,多撈魚,邊練邊精選」,也就是所謂的「足球人口數量要大」,而這又要求伴隨極大量的資源投入。
  4. 由於各方面因素所限,中國足球無法走前述「廣撒網,多撈魚,邊練邊精選」的道路,導致了產出運動員的數量和質素不足,進而限制了中國足球無法達到較高水平。

下面就3、4兩條多說幾句。

大部份體育專案對運動員的身體條件要求是非常明確的,因此在選材和培養上即便沒有完全確定的「標準答案」,也很容易找對大致的方向。例如:

  • 身材高大的運動員在籃球和排球上更容易出人頭地,而身材矮小的運動員在體操或者跳水上更容易出人頭地。
  • 同樣身材高大且爆發力出色,粗壯體格的運動員更適合「把器械扔出去」的鉛球,纖瘦體格的運動員更適合「把自己扔出去」的跳高。
  • 短跑誰速度快就選誰,舉重誰力量大就選誰,基本不會錯。
  • 而足球則沒有如此明顯的傾向性:

  • 身高1.95米的人在足球場上不一定就比身高1.7米的強,否則你會錯過老馬、梅西這樣的矮個子。
  • 反過來身高1.7米的人在足球場上也不一定就比身高1.95米的強,否則你會錯過伊布這樣的巨人。
  • 100米成績提高了0.3秒肯定會對短跑更有利,但在足球場上則未必。
  • 換言之,對於足球來說:

  • 在選材階段不能因為「身高不夠高、身材不夠壯、速度不夠快、力氣不夠大……」判斷某些人成功機率較低,提前排除(籃球卡死「矮個子不要」也許只會損失5%的人才,但足球卡死「矮個子不要」可能就損失了30%的人才)。
  • 培養時也不能一味朝著「跑得更快、力氣更大」的方向訓練。
  • 因此在選材時,就只能走廣撒網,多撈魚的路子,只要別某一項實在太差(比如成年身高一米五,或是百米跑二十秒),都吸納進來,然後在培養階段再嘗試往不同方向發展(比如一個速度已經很快的運動員,是進一步提高速度擴大優勢呢,還是把重點放到技術訓練上呢?)。這就導致了足球運動員的培養要求:

  • 有足夠多的人願意參與和從事足球運動
  • 國家、企業或者個人願意投入足夠多的資源發展足球運動(參與的人多了,需要的場地器材多,投入必然大)
  • 而這又與各方面的國情產生了矛盾:

    1. 從參與足球的意願上,我們既沒有窮到像拉美國家那樣有許多窮孩子願意為了改變命運拼一把,又沒有富到像西歐國家那樣即使踢不出來後半生也不至於因此窮困潦倒。
    2. 資源投入意願方面,以國家層面為例,體育在建國初背負著證明「中國人不是東亞病夫」的重任,而八十年代以後又有奧運奪金戰略的任務。在這種情況下投入比其他專案都大,出成績可能性比其他專案都小(因為足球在世界範圍內開展最廣泛,競爭最激烈),且出了成績最多也就兩枚奧運金牌的足球必然不會是扶持的重點(企業和個人層面同理,只是衡量投入和產出的標準不一樣,此處不贅)
    3. 社會氛圍上,我們有「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的傳統,長年以來學校教育中體育部份又持續缺位,限制了把體育作為愛好去發展的人數,而足球作為體育各專案中「名聲最差」的,願意投身其中的就更少了。

    由於以上原因,導致中國足球參與人數不足,資源投入不足,出不了成績也就是必然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