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十年收獲上百個大學生孩子的「愛」——廣州大學城學生誌願者十年陪護孤寡老人紀事

2024-02-28社會

「婆婆,最近身體怎麽樣啊?」「天氣寒冷,您要註意防寒保暖」「您不要急,過兩天我們就過來看你了」,在大學城,有這麽一群大學生,十年如一日地關心陪護一位稱呼潘婆的孤寡老人,用實際行動踐行了當代大學生誌願服務的大愛精神,寫下了一段感人至深的大學城「真愛故事」。

自小殘疾,但她內心始終陽光燦爛

今年82歲的潘婆婆全名叫潘平女,從小就生活在廣州大學城這片土地上,準確點說,潘婆婆世世代代都是生活在小谷圍島(廣州大學城行政區域)上的島民,她的爸爸媽媽從小就十分疼愛她,視她為掌上明珠,關心她的生活,雖然當時的生活條件極其艱苦,但她依然得到了父母無微不至的關心,使她擁有了一個健康的心態。

大學生誌願者陪伴潘婆婆

盡管命運對她不公,很小的時候,她就患上了小兒麻痹癥,一條腿安全萎縮,另一條腿發育也不完全,落下終生殘疾。但她內心堅強,從不把痛苦寫在臉上,整天樂呵呵,始終將微笑掛在臉上,內心充滿陽光。她不想接受命運的擺布,有醫生早就預言過,她這輩子可能失去正常行走的能力,但她不信這個邪,每天堅持鍛煉,成功打破醫生的「魔咒」。每天,她用一條殘疾的腿跳來跳去,能夠獨立完成一些簡單的勞動,以保障日常生活。大家看到她快樂堅強生活的樣子,都親切地稱呼她為「跳跳姐」。

十幾年前,潘婆婆家就住在今天貝崗村的山坡上,房前屋後都種滿了各式鮮花,紅的綠的紫的粉的,有菊花、滿天星、有紫蘿蘭、有康乃馨,一年四季鮮花不斷,美麗得就像個大花園。廣州大學城剛建成不久,新成立的大學城誌願協會開展敬老幫扶活動,村委會就向誌願協會推薦了潘婆婆。從此,潘婆就與大學城的大學生們結下了不解之緣。一茬又一茬的大學生來到大學城,過了幾年,畢業後又勞燕分飛,飛往各個地方,大學生的面孔不斷變換,但大學生愛心陪護從未變化過,走過歲月,走過風雨,潘婆婆從一襲黑發到滿頭霜華,她還是眾多大學生誌願者心中牽掛的「老寶寶」。

十年陪伴,她收獲了上百個孝順的大學生「子女」

今年春節前夕,小谷圍街道民政分管領導帶領誌願者來到貝崗村探訪潘婆婆,潘婆婆激動地拉著他的手說,「非常感謝人民政府經常過來關心和慰問我,剛剛學校的那幫學生也來看望過我,有你們真好!」。那天,大家坐下來,仔細傾聽潘婆婆講著這群學生的故事。「這幫孩子都是大學城各高校的學生,他們每逢年節或者假日,都會來我家幫忙打掃衛生,陪我聊天拉家常,更讓人感動的是那些已經畢業的大學生孩子也會抽空回來,有他們的陪伴,我真的感覺非常幸福和溫暖。」潘婆婆熱情地分享她與這些學生的點點滴滴,還特意從桌上小心翼翼拿出玻璃壓著的與學生合影的照片拿給大家分享。「這個是小明,這個是小芳,這個是......」一摞摞照片記載著愛的故事。潘婆婆一一指出這些誌願者的名字,「他們都像我的家裏人一樣關心我,照顧我,我感覺很滿足了,感恩,感謝!」老人不善言辭,但談起誌願者們時,情緒顯得有些激動。

大學生誌願者陪伴潘婆婆

來自中山大學的誌願者小明的故事。一開始,小明只是在暑假寒假期間有空的時候來潘婆婆家中,盡量去幫助潘婆婆做一些日常的家務,如整理房間,打掃衛生,和她聊聊天。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之間的關系變得越來越深厚。小明發現潘婆婆雖然孤身一人,但她的生活態度卻非常積極樂觀,這深深地感染了他。有一次,小明得知潘婆婆生病了,他立刻放下手頭的事情前去探望她幫助她,幫她買藥照顧她起居,後來潘婆婆的身體逐漸康復,潘婆婆對小明充滿了感激之情,她告訴小明,雖然自己孤身一人,但是他的幫助讓他感受到了家庭的溫暖和關愛,就像自己的孫子一樣,讓她很暖心。小明聽了非常感動,他覺得能幫助到潘婆婆是自己的榮幸,從此之後,一有時間小明就陪著潘婆婆散步、聊天,讓他在大學城留下了一段難忘的溫馨時光。

來自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的大學生誌願者小芳的故事。小芳說她對潘婆婆的印象非常深刻,潘婆婆即使身體行動不便,但仍十分樂觀開朗,有時間還充滿了調皮勁。交談中,阿婆對年輕大學生的學習經歷充滿了好奇,有時候,小小的客廳瞬間變成了故事會的現場,小芳和其他誌願者將自己難忘的經歷分享給婆婆聽,即使她不能出遠門,也能透過很多學生誌願者分享到外邊精彩的世界,當講到精彩部份,大家都會忍不住哈哈大笑,婆婆也會十分高興,抓住我們的手跟著一起樂呵呵大笑。

「有一個細節很感動,至今都記憶猶新。一年中秋前夕,我們去潘婆婆家之前打了個電話,潘婆婆早早提前在門口等我們,像盼子女回家的老母親一樣。」誌願者小芳說。還記得那天,潘婆給大家放了一首粵曲【賣荔枝】,音樂響起時,坐在一邊的一位誌願都忽然落下了眼淚,原來,她的外婆在世時經常聽這首粵曲,這讓她忽然想了離世多年的外婆,便不禁落下了思念的淚水。潘婆婆似乎也察覺到這位誌願者的心情,便上前牽住她的手,然後拿來月餅和許多好吃的,跟大學生誌願者一起聽曲聊天吃月餅,共度中秋佳節,看起來是大學生誌願者陪伴潘婆婆度過中秋佳節,但是,這些遠離家鄉的大學生誌願者也都從潘婆婆那裏收獲了親情和大愛,怪不得,有一位大學生誌願者畢業時留下一段話,話中提到感謝廣州大學城,同時也感謝潘婆婆給了他這個外來遊子以家的溫暖!

如今,潘婆婆每天生活在她侄子給她修建的小房子裏。閑時,她就搬來一條小板凳,倚坐在門口曬太陽,等到一些大學生誌願者來探望,她說,這個時候就是她一生最開心的時光!

投之以木桃,報之以瓊瑤

潘婆婆說,這些大學生孩子經常過來給我送這送那,幫助我搞家務做清潔,可我卻沒有什麽送給他(她)們,常常感到發愁。而誌願者小丁卻動情地說,潘婆婆每次對我們微笑迎賓,真誠備至,她的笑容就像一塊美玉一樣給我們安慰,給我們前行的力量。

大學生誌願者陪伴潘婆婆

村委工作人員提到,起初是學校的學生想來做誌願服務,我們也沒想到,一眨眼就堅持十年了,每次他們來,就圍在老人身邊忙個不停。他們還說,「阿婆逢年過節一個人在家很孤單,陪伴是給她最好的禮物,我們願意經常來看她。」談到這幫大學生誌願者,村委工作人員也豎起大拇指,他們的愛心行動大家是都有目共睹的。每次來探訪潘婆婆,潘婆婆都對這幫學生贊不絕口,學生們的熱情可愛逐漸感染了潘婆婆,而潘婆婆開朗的性格也影響了不少村民,街坊鄰裏的友愛氛圍都非常好。

駐村社工也表示,這幫可愛的大學生誌願就像是潘婆婆的親人一般,每次過來看似是一些不起眼的小事,但卻給了潘婆婆莫大的生活信心和力量,也給了貝崗村的村民送來了一陣陣孝親敬老的文明新風,為全村的文明建設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一個美麗而長久的承諾,不經意間已踐行了十年。十年堅守不尋常。十年來,大學生誌願者們畢業了一屆又一屆,但對老人的幫扶關愛從沒有斷過。十年來,愛心接力棒在一屆又一屆的學子中傳遞著。每年誌願者協會換屆時,「照顧好潘婆婆」都是學長學姐們最鄭重的囑托,而無數年輕學子們都會接過愛心接力棒,十年如一日,為老人帶去溫暖和關愛。同學們的到來改變了老人的生活,原本冷清的家庭逐漸溫暖起來,老人也告別了孤單寂寞的日子,每當大學生們來到這裏,老人的房間裏就會洋溢位歡聲笑語,這一切,讓潘婆婆覺得幸福無比。

在幫助孤寡老人的路上,潘婆婆只是其中一個,廣州大學城各個高校的學生都在堅持做誌願服務,有的是自發成立的誌願服務隊伍,有的參加社工站或者誌願服務平台釋出的誌願服務,他們到處開展訪老幫扶誌願活動。他們說,當這些老人說起「我記得你」的時候,他們內心就擁有了滿滿的成就感。

大學生誌願者陪伴潘婆婆

大學城各高校的老師們也談到,誌願服務是當代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因素,誌願服務是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重要載體,它有助於大學生了解社會,豐富社會閱歷,增強社會責任感。關心關愛孤寡老人,是我們非常樂於見到的其中一類誌願服務,透過他們的努力,為營造尊老愛老、傳遞真情的良好社會風氣做出貢獻。

社會需要愛的傳遞者,我們每個人都有爺爺奶奶,也都有變老的一天。我們要用心去體會他們的感受,用心去關愛他們。讓我們行動起來吧,多去陪陪老人,特別是一些孤寡老人,不要吝嗇一個微笑,一個溫暖的眼神,一聲「如有需要,我來幫你」,事雖小,但愛無疆,願每一位青年,每一位大學生都能奉獻自己的愛心,願每一位老人都老有所依。

文/圖:通訊員:何愛高、巫育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