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生態為民」行動 | 昭通市永善縣及時回應群眾關切,為昔日廢棄礦山披綠衣

2024-08-28社會
在昭通市永善縣務基鎮八角村新興石材有限公司的廢棄礦山恢復治理現場,昔日的碎石、破房和機械已不見蹤影,一塊平整的土地上覆蓋了厚厚的泥土,一株株枇杷樹、芭蕉芋、毛豆、紅薯漸漸給裸露的土壤披上一層淡淡的綠裝,這是中央第七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向昭通市交辦的一個群眾投訴舉報問題整改現場寫照。
修復前的廢棄礦山
2024年5月13日,督察組向昭通市交辦群眾投訴舉報問題指出,2014年至2016年期間,新興石材有限公司在永善縣務基鎮八角村永模一組馬草坡租用土地采石,現在采石場已關停,但部份棄石、機械和廠房遺留在土地上,未開展生態修復。收到督察組交辦的問題後,昭通市委、市政府立即責令永善縣開展調查核實,永善縣委、縣政府主要負責人第一時間研究部署,縣政府分管副縣長帶領專班工作群組第一時間趕赴現場進行核查。經調查核實,2012年礦權人與地塊涉及群眾簽訂土地流轉協定,流轉期限10年,礦權人支付了6年的流轉費用,采石場關停後,因支付群眾剩余土地流轉費問題未解決,涉事地塊棄石未清理、機械器材未拆除,因此未開展生態修復工作。
修復中的廢棄礦山
經永善縣組織相關當事人協商,礦權人及涉事群眾均同意將場內的機械器材變賣抵扣尚未支付的土地流轉費,在務基鎮人民政府的見證下,礦權人將采石場內遺留的機械器材進行了變賣,土地流轉費用已全部結清,棄石已清理、器材已拆除,並根據「宜林則林、宜耕則耕」的原則開展了生態修復,完成復墾土地10畝,栽種了芭蕉芋、豆苗等農作物,群眾密切關註的利益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對整改成效給予一致好評。
修復後的廢棄礦山
為了讓因歷史遺留等問題而廢棄的礦山披上綠衣,近年來,永善縣奮力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著力開展轄區內廢棄礦山生態修復工作。2021年完成了長江經濟帶廢棄露天礦山生態修復治理工程,並透過省級核驗,修復廢棄露天礦山237公頃;2024年4月啟動的17座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工程,目前修復已完成485.31畝,正在組織縣級自檢;18個已關閉的有主礦山完成了復墾復綠,過去一塊塊異常顯眼的「生態傷疤」如今已披上翠綠的新裝。
供稿:昭通市生態環境局
編輯 | 寧 玨
原標題:【「生態為民」行動 | 昭通市永善縣及時回應群眾關切,為昔日廢棄礦山披綠衣】

來源:雲南省生態環境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