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關停國際開發署」在美引發爭論,外媒:該機構曾被視為美國家安全戰略「三大支柱」之一

2025-02-05社會
【環球時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楊征 環球時報記者 趙覺珵】上任不到兩周的美國總統特朗普正對聯邦政府展開調整。據多家外媒報道,負責實施對外援助的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在「政府效率部」負責人埃隆·馬斯克的推動下正被關閉,美國教育部也面臨可能被撤銷的局面。美聯社4日稱,雖然特朗普在新任期伊始就對聯邦政府進行廣泛的改革,但撤銷USAID卻成為民主黨人批評的焦點,他們認為這象征著馬斯克對華盛頓的巨大影響力。

2月3日,美國華盛頓特區,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總部入口附近的標識。(視覺中國)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美國國務卿魯比奧當地時間3日宣布,他作為USAID代理署長通知美國國會對該機構的對外援助活動進行審查。CNN認為,這證實了美國國務院已實際上接管了USAID。
魯比奧在致國會議員的信件中稱,他將授權皮特·馬羅科「開始審查並可能重組美國國際開發署,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並使其行動符合國家利益」。據CNN報道,馬羅科曾在特朗普首個任期內任職於USAID,他目前還擔任國務院對外援助工作的負責人。
美國國務院3日也釋出聲明稱, 「USAID長期以來偏離了其負責任地在國外推進美國利益的初衷。現在非常清楚的是,USAID很大一部份資金與美國核心國家利益不一致」。當日,魯比奧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還提及,特朗普政府試圖改革美國國際開發署,卻遭到「公然的不服從」「完全不合作」,因此「只能采取重大措施來控制局面」。
公開資料顯示,美國國際開發署於1961年在約翰·堅尼地總統執政期間成立,是美國實施對外非軍事援助的聯邦政府機構。今年1月20日宣誓就任美國總統後,特朗普簽署行政令,要求所有對外援助暫停90天,以評估援助專案是否有效、是否與本屆政府對外政策保持一致。德國之聲稱,USAID是美國與世界各地社區建立關系的「軟實力」外交工具之一。在美國的國家安全戰略中,「三大支柱」——國防、外交和發展——分別由國防部、國務院和USAID主導。
在美國國務院與魯比奧發聲前,負責改革聯邦政府的馬斯克曾多次批評USAID,聲稱該機構「是一個犯罪組織,是時候讓它消亡了」。他3日在一場線上會議表示,其負責的政府效率部正推動關閉USAID。馬斯克透露,他「好幾次」向特朗普確認,特朗普都表示支持關閉該機構。
據美國多家媒體報道,特朗普近日在被媒體問及USAID相關問題時曾批評稱,「他們完全瘋了,他們的所作所為以及他們把錢給了不應該得到這筆錢的人、不應該得到這筆錢的機構和其他人員,這是一種恥辱,這是一種巨大的欺詐行為」。
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報道,3日零時過後不久,USAID大量工作人員收到電子郵件,被告知天亮後不用再前往位於美國首都華盛頓的總部辦公樓上班。郵件說,「國際開發署總部將於2025年2月3日對職員關閉」,其中部份人可遠端辦公,極少數負責辦公樓維護等基本工作的職員則會另行接到通知、仍可前往上班。
美聯社稱,過去幾周,USAID的大部份部門已經遭到解散,大量高級職員被停職。其官網從1日起無法存取,其在社交媒體X平台的賬號也已下線。據美聯社報道,USAID的兩名安保高官1日晚遭停職,起因是他們拒絕馬斯克領導的「政府效率部」官員進入該機構總部辦公樓獲取機密資訊。
在關閉USAID引發的爭議仍在發酵之際,特朗普和馬斯克已經在尋找「提升政府效率」的下一個目標。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特朗普政府正考慮透過行政手段解散美國教育部。報道援引知情人士的訊息稱,相關官員已圍繞一項行政命令進行討論,該命令將撤銷美國教育部所有未被明確列入法規的職能,或將某些職能轉移至其他部門。
除了在聯邦政府層面的調整,特朗普政府可能還將繼續「退群」。據美國「政治新聞網」報道,特朗普預計於4日釋出行政命令,再次結束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並禁止未來向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和工程處(近東救濟工程處)提供資金。當地時間4日,抵達華盛頓的內塔尼亞胡將與特朗普見面。2018年,時任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黑利宣布美國結束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稱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對以色列「存在偏見」以及「無法有效保護人權」。在拜登任總統期間,美國曾重返該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