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打破神秘感 海運倉社區居民走近中青報

2024-07-14社會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譚思靜 記者姜蕾)「哇!想不到這棟老建築裏竟然還隱藏著這麽高大的機器!」7月12日,北京市東城區海運倉2號中國青年報社辦公樓裏,一群來自海運倉社區的小朋友和家長來此參觀學習,了解報社的發展歷史,學習報紙印刷排版相關知識。
下午2點半,小朋友們在家長的帶領下來到了中國青年報社中青記者之家飯店內的更讀·青年書店了解活動的具體流程,報社為小朋友們準備了可以佩戴在胸前的中國青年報文創徽章。
海運倉社區的小朋友正在佩戴中國青年報社出品的溫暖的baobao文創徽章。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譚思靜/攝
在中國青年報社印刷廠(以下簡稱「中青報印廠」)副廠長尚聞天的帶領下,小朋友和家長們走進印廠,學習報紙印刷原理,參觀有兩三層樓高的印刷器材。
中青報印廠從建立至今已經有70多年的歷史。1953年,已創刊兩年的中國青年報社決定自建印刷廠;1999年6月初,中國青年報社引進了亞洲首條德國高寶科美特全自動高速多色印報生產線,生產線采用了當時國際上同等規格機器中最先進的無軸傳動技術;2022年6月30日,中青報印廠關停機器,自7月1日起,不再承接印報業務。
中青報印廠內,尚聞天正在向小朋友講解報紙印刷流程。姚雪琛/攝
「這個版面好漂亮,可以制作成郵票,一定有很多人喜歡」,一名小朋友指著報社創刊十周年的慶祝版面說道。結束了在印廠的學習後,小朋友和家長們在報社黨群工作辦公室副主任徐辛酉的帶領下繼續參觀報社的報紙長廊,了解報社歷史以及報紙版面制作的相關知識。
徐辛酉正在報廊向小朋友們講述報社過往版面。姚雪琛/攝
「我跟孩子之前經常會路過中國青年報社,覺得非常神秘」,家長惠亞軍說,他之前帶孩子參加過許多研學遊,來報社參觀學習還是第一次,無論是他還是孩子都感到很有趣。
海運倉社區副主任張嘯雲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小時候,家中的大人、學校的老師們都是中國青年報的忠實讀者,如今她來到海運倉社區工作,與報社一同組織走近中國青年報社的參觀活動,第一次來到報社內部,感到很新奇。「中國青年報是一家非常有文化氣息的單位,我們了解了報社的發展歷史以後,為我們有這樣一位好鄰居而自豪,希望以後可以多多跟中國青年報舉辦類似的交流活動,中國青年報是藏在海運倉社區的一座文化富礦。」張嘯雲說。
參觀結束後,小朋友和家長們在報社內合影留念。姚雪琛/攝
張哮雲的女兒李嘉桐在參觀結束後告訴記者,她非常喜歡尚聞天講解的印刷知識,「我平時很喜歡做手工,比如漆扇、掐絲琺瑯,之後我想帶著學到的印刷知識回去體驗一把印刷手工。」
中青報營運中心媒體策劃部負責人告訴記者,「本報在這些鄰居眼中有些神秘,是因為彼此之間不了解。今天我們組織這場活動,帶著鄰居們參觀報社印刷廠,了解報史,跟中青報人近距離接觸,讓他們感受到中青報人是親切的、熱情的,就像我們構建‘溫暖的BaoBao’一樣,讓中青報變得親切,在身邊。這就是我們組織這場活動的初心,讓本報透過這樣的方式走近青少年,讓他們覺得這裏可感、可親,從而更好地將中青報的文化帶給大家。」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