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個人養老金時代終於來臨,15日起正式實施,你準備好了嗎?

2024-12-19社會

人一輩子的心思,大多都花在了「有啥能讓日子過得更踏實」上。尤其是上了年紀,最關心的還是退休後的生活能不能有保障。這不,最近國家又搞了個大動作——從12月15日開始,「個人養老金制度」正式全國推廣。

說白了,就是多給大家開了一條攢養老錢的路,聽起來挺好。但細想,這錢怎麽攢?怎麽用?

稅收怎麽算?萬一我不小心早走一步,這錢還能留給家人嗎?這些問題繞不開。

表面上看是個「好事」,但你細琢磨,也有不少門道。到底是給老百姓多了個保障,還是讓我們自己掏腰包去補窟窿?這事兒,咱得掰扯明白。

如今是2024年,咱們國家的養老問題早就成了大夥操心的大事。以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和城鎮職工養老保險是主要的兩根「拐杖」。但問題也明顯:不少農村老人退休後每個月領的養老錢少得可憐,日子過得緊巴巴;而城裏的職工,雖然養老金相對高些,但也擔心幾十年後的錢值不值錢。

為了給大家的養老再添一層「防護網」,國家在兩年前就試點了「個人養老金制度」。試了兩年,發現這事兒還行,沒啥大問題,於是決定2024年12月15日開始,全國正式推廣。這個制度的特點很簡單——自願參與,自己出錢,國家給點稅收優惠。

聽起來像是「理財產品+養老補充保障」的結合體,但其實背後的門道可不少。

那「個人養老金」制度是咋來的呢?其實,事情得從人口老齡化和養老金缺口說起。咱們國家這幾年老年人越來越多,年輕人卻越來越少。

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全國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經超過2。8億,占總人口的近20%。這麽多老人要靠養老金生活,能不能供得上?

說實話,壓力大得很。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繳費基數低,退休後能領的錢自然也少;城鎮職工養老保險雖然每月繳得多,但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未來能不能保證足額發放,也是個大問號。

為了應對這些問題,國家早在兩年前就開始試點「個人養老金」制度。試點範圍包括一些經濟發達的地區,比如北京、上海、廣東等地。簡單來說,就是鼓勵大家自己攢錢養老,同時透過稅收優惠的方式,吸引更多人參與。

這事兒試了兩年,效果還不錯,參與的人數逐漸增加,整體執行也比較穩定。於是,今年國家決定把它從試點推向全國,希望能緩解養老保障的壓力,也給老百姓多一份選擇。

雖然「個人養老金」看起來是個好政策,但真正實施起來,爭議也不少。首先是繳費問題。目前規定,每個人每年最多只能繳納1。

2萬元,這錢可以分月交、分次交,也可以一次性交清。聽起來挺靈活,但問題是,對很多普通家庭來說,這1。2萬元並不是個小數目。

尤其是農村家庭或者低收入人群,本來日子就緊巴巴,哪有閑錢去多繳這筆錢?

再看稅收優惠政策。按照規定,繳納個人養老金時,賬戶裏的收益暫時不收個稅,等到退休以後再領取時,才按3%的比例繳納個人所得稅。這聽起來挺劃算,但很多人還是覺得不痛快:「我自己攢的錢,憑啥還要扣稅?

」尤其是那些收入不高的群體,覺得這筆稅收就像是「羊毛出在羊身上」,自己養老的錢還得再被「薅」一層。

另外,這個制度還有個限制:只有參加了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或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的人,才能參與個人養老金計劃。而已經退休的老年人,以及沒有參保的自由職業者,就被「擋」在了門外。對於一些農村老人來說,這個政策確實有好處,因為他們每月領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金本來就少得可憐,這次多了個渠道攢錢養老。

但對已經退休的老人來說,這個制度等於和他們無關,多少讓人有點失落。

12月15日,個人養老金制度正式推廣的第一天,各大銀行和線上平台都開始提供辦理服務。一時間,大家對這個新政策的討論也達到了高潮。有人覺得,這是給年輕人多了一份保障;也有人質疑,這分明是讓老百姓自己掏錢養老,政府想省事兒。

咱們先看看這個制度的具體操作流程。個人養老金賬戶是專門開設的,錢只能用來買國家批準的儲蓄存款、理財產品、養老保險等金融產品。說白了,賬戶裏的錢雖然是你的,但怎麽用、怎麽投資,都得按照國家的規定來。

很多人就不樂意了:「我自己的錢,為什麽不能隨便花?」尤其是一些習慣存定期、買儲蓄型保險的老年人,覺得這個賬戶雖然利率看起來不錯,但限制太多。

更讓人關心的是,賬戶裏的錢能不能繼承。如果參保人不幸去世,賬戶裏的余額可以作為遺產留給繼承人。這聽起來挺好,但實際操作起來,繼承人需要提供各種證明材料,還得經過銀行的稽核,手續並不簡單。

再說領取條件。目前規定,只有三種情況可以領取個人養老金:一是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二是完全喪失勞動能力,三是移居國外。對於普通職工來說,最常見的還是第一種情況。

但這裏又有個問題——從2025年開始,中國將逐步實施延遲退休政策,新退休年齡規定是男性63歲,女性分別為55歲和58歲。很多人擔心,如果自己活不到退休年齡,賬戶裏的錢是不是就「打水漂」了?

從政策推行的效果來看,個人養老金制度的確為年輕一代提供了一條新的養老保障路徑。尤其是對於那些收入穩定、手頭寬裕的職工來說,這種「強制儲蓄+理財收益+稅收優惠」的模式,確實能起到一定的補充作用。但對於低收入人群和已經退休的老人來說,這個制度的實際意義可能有限。

更重要的是,這個政策也暴露了我們養老體系存在的一些深層問題。老年人口快速增加,養老金缺口逐漸擴大,單靠現有的養老保險制度,顯然不足以覆蓋所有人的需求。個人養老金的推出,更多的是讓大家未雨綢繆,自己為自己的未來多做打算。

【網友熱議】。

這事兒在網上也炸開了鍋,各種觀點五花八門。

有網友「老張愛吐槽」說:「這不就是換個名頭,逼著大家自己掏錢養老嗎?國家不該多承擔點責任嗎?」。

網友「理財小白」評論:「每年1。2萬的繳費上限太低了,就算收益率有4%,幾十年下來也攢不了多少錢,真能養老嗎?」。

另一位網友「村口李大爺」則表示:「對我們農村老人來說,這政策挺好。以前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一個月才領幾百塊,現在多了一條路,能多攢點錢總是好的。」。

還有網友「程式設計師小王」調侃:「我估計這政策是真心為我好,但我就是沒錢交,怎麽辦?」。

對於這些評論,有人拍手叫好,也有人嗤之以鼻。那到底是「好政策」還是「畫餅充饑」?這事兒還真不好說。

養老這件事,說大了是國家戰略,說小了就是每個人的生老病死。個人養老金制度的出台,確實給了大家更多選擇。但問題來了:那些本就攢不下錢的人,這個政策能幫到他們嗎?

延遲退休後,能否保證大家活到領養老金的那一天?還有,那些沒被覆蓋的老年人,誰來替他們養老?

養老是每個人的事,但又不僅僅是個人的事。靠自己攢錢,靠政府保障,哪個才是最靠譜的?您覺得呢?